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0日漏签0天
历史剧吧 关注:19,388贴子:653,82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233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历史剧吧
>0< 加载中...

【服饰研究】1987年黄虹版《王昭君》服饰赏析(转;图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百度半仙兼淡定鼻祖在上……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注】:此帖乃古代服饰研究者“菜鸟飞飞888”仁兄的作品。某淡定只是转载而已。
原帖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据“菜鸟飞飞888”仁兄说,其中不免有些错误。希望诸位仁兄尽量辩证、淡定观之……


2025-08-30 10:4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下为原帖内容——
黄虹版《王昭君》由昭君的娘家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与昭君的婆家内蒙古电视台联合摄制,当年播出时广受好评,连续拿了若干重要的奖项。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外景道具(主要是建筑)比较粗糙,但其服饰则非常考究,多有所据,非常用心。该剧的导演孙光明亦是之前另一部汉代题材的连续剧李法曾版《诸葛亮》的导演。《诸葛亮》剧组请来了当时著名的古服饰研究专家周锡保教授担任该片的服装顾问,故该片的服饰极其严谨,而片中展现出来的一些汉代风俗亦为他片所未见,可见制作之精良,远胜于94版央视《三国演义》,至今仍是经典——在我印象中,这两部片子是我迄今唯一见到较为正确地表现汉代佩绶制度的电视剧,诚为难能可贵!
这个贴子对黄虹版《王昭君》中出现的服饰名物进行赏析,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较为直观的影视形象,以便于大家在进行汉代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能做到更严谨有据。
需要说明的是,剧中的服饰制度大多依据东汉的文物(出土的陶俑、木俑、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等)进行复原,时代上难免与昭君所处的西汉晚期略有差异,但这是由于出土的西汉文物的实物资料远不如东汉丰富的原因造成的。另外,剧中有些服饰系在无出土实物可供参照的情况下根据文献资料进行想象复原的,因而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这一点我们不能苛求剧组主创人员,但要加以辨析,不可以讹传讹。
下面逐集进行点评。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片头,乌兰夫同志题写的片名,当时是名符其实的HX啊,呵呵。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导演是李法曾版《诸葛亮》的导演孙光明。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演职员表,俺只选择了一些与服饰设计有关的人员名单,希望大家都能认可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剧的片头采用的是汉代画像砖作为片头背景。这一幅采用的题材是乐舞图。
上两层楼的是车马出行图,骖驾的轺车。所谓骖驾,就是三匹马拉的车。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舞女戴冠,延袖(接续而成的极长的袖子,类似于今天京剧中的水袖)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阙下图


2025-08-30 10:38: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骑吏图
骑吏戴武弁大冠,弁下为平上帻,手持为幡旌之类的仪仗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下为第一集
先贴个特写,呵呵。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昭君的第一个发型:双鬟髻,正在吟诵她的老同乡大诗人屈原的《橘颂》。秭归被称为中国“柑橘之乡”、“脐橙之乡”,据考证野生橘树就是在三峡一带最早被巴楚先民驯化种植的。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双鬟髻是“鬟髻”家族的一种。所谓“鬟髻”,就是“环髻”,指梳成环状的髻式。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昭君的两个女伴,左边着红衣的梳双鬟髻,右边着蓝衣的叫珍珍,梳双丫髻。两人所着均为直裾衣,脚蹬翘头履。


2025-08-30 10:32: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云飞柳
  • 天下大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代的袍,领口多裁成鸡心状,如上图中左边红衣女子的黄缘领口样式。二人均直袖,袖口窄小,为汉代常见样式。
从这个角度看红衣女伴的鸡心形领口很明显,梳双鬟髻;右侧珍珍为交领衣,梳双丫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233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历史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