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9日漏签0天
胶东吧 关注:4,193贴子:53,65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胶东吧
>0< 加载中...

[历史考据] 漫话胶东我军部队沿革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胶东地区,一般是指山东半岛,若是分得仔细些,就是指山东省胶州、平度、莱州(旧称掖县)以东的地区,这里三面环海,北临渤海,南向黄海,西接山东腹地。如果就作战区域而言,还要西延至潍县,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喜欢读点军事历史的人都知道,胶东是我军27、31、32、41军等英雄部队的诞生地,至今27、31、41集团军还继续保留在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之中。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39年1月在黄县成立65团。
(后来,吴克华带走的这个团到鲁中后参加山东纵队1939年1月开始的第一期整军,该部和山东纵队第12支队合编为新2支队,司令员吴克华,政治委员阎世印。1939年4月,新2支队改称第7支队,8月恢复原番号。
1939年8月至12月,山东纵队进行第二期整军,纵队特务团一部调入2支队,支队编3个基干营和1个特务营。
1940年2月至5月,山东纵队进行第三期整军,2支队与八路军津浦支队合编,仍称第2支队,支队下无团的建制,各营属支队直辖。津浦支队里有红军成分,如385旅769团10连,就是现在的31集团军86师256团4连。
1940年9月开始,山东纵队进行第四期整军,2支队与9支队一部及1支队2团合编组建为山东纵队第2旅。其中原2支队和9支队一部合编为第2旅4团。
1942年8月,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2旅4团调归115师教导第1旅建制,仍称第4团。
1943年3月,新的山东军区成立,115师教导第1旅与鲁中军区合并,仍称鲁中军区,4团在其建制,为主力团队。
以后,该团在1945年8月编为山东解放军第4师第10团,1945年12月改称鲁中军区第4师第10团。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2师64团,1949年2月改称三野26军76师226团。1967年7月该团随师入赣,曾改称88师262团,后离赣入闽,又改番号为29军86师256团,现该团为31集团军86师256团。这是后话。)


2025-08-29 06:09: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5支队成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蓬黄掖保卫战(1939年2月)、黄县石板丁家、潘家集伏击战(1939年3月5日)、奇袭招远城(1939年3月7日)、掖县围攻战(1939年3月)、盛家、拉各庄歼灭战(1939年4月)等等。
1939年4月至6月,遵照八路军总部和山东纵队的指示,利用战斗间隙,5支队进行了第一期整训,撤销了旅的番号,将63、62、64团临时合编为一个团,称15团,上述3个团依次称1、2、3营。这一番号基本没用,各营还是沿用原来团的番号,直到9月整编。61团1营、65团直属5支队指挥。
1939年春夏之间,蓬黄掖地区抗日武装有了新的发展,组建了一批地方武装,其中蓬黄战区指挥部所属的掖县3区海防大队、黄县县大队和掖县独立营(招掖独立营)是27军241团的前身。
一期整训期间战斗仍然频繁:叶县乌盆吕家遭遇战(1939年5月)、掖县土山战斗(1939年5月11日)、收复栖霞城(1939年5月)、招远玲珑金矿袭击战(1939年5月24日)、莱阳城战斗(1939年5月26日到30日)等等。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月,胶东我军奉命进行第三期整训,5支队改称山纵第5旅,吴克华任旅长,高锦纯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赵一萍任参谋长。下辖13、14、15团,并指挥抗大1分校3支校(胶东支校)。
13团,团长李绍桥,政委苏晓风;
14团,副团长于得水,政委雨晴;
15团,团长梁海波,政委李丙令;
抗大胶东支校校长刘汉,政委廖海光,副校长贾若瑜(不久任校长)。
同时,胶东第3军区所辖部队奉命改编为新的第5支队,王彬任新5支队司令员,王文任政委,李发任参谋长,仲曦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2、3团和3个海区的地方武装。
1团即原第3军区特务1团,组建于1940年2月,前身为胶东区党委保卫大队(前军事部警卫2营)和平、招、掖地方武装。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该团1营为27军237团2营前身。
2团即原第3军区特务2团,组建于1940年8月,由东海二次起义的1、5、8营依次编为1、2、3营。团长孙端夫兼,政委蔡雍泉。3营为27军242团1营前身。
3团副团长张怀忠。
1940年8月到12月,我军发起“百团大战”,胶东我军积极配合,从9月起发起一系列战斗:半壁店伏击战(9月9日至11日)、上夼、两目山战斗(10月12日至23日)、强攻郭家店(12月5日至10日)。
郭家店战斗结束后,我13团在掖县上庄一带休整,团部和2营驻上庄。12月21日清晨,日伪军200余人乘大雾偷袭上庄,团长李绍桥在战斗中牺牲,政委苏晓风身负重伤,被捕遇害,13团伤亡百余人。后由政治处主任沈阳代行政委职责,副团长卢福三代行团长职责。这是13团建团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李绍桥,河南商城人,1930年参加红军,曾在延安任抗大1分校的营长。这位团长在13团任职仅8个月,27军许多老人都说,这个老红军虽然在13团任职时间不长,但指挥13团打过不少好仗,对13团的战斗作风形成做出很大贡献。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胶东地区国民党顽固势力对我军力量悬殊,顽军超过5万余人,我军仅1.6万余人。2月27日,山纵第3旅旅长许世友率领清河独立团到达胶东,3月14日成立胶东反投降作战指挥部,许世友任指挥,林浩任政委,吴克华任副指挥,开始了历时5个月的反投降作战:
奇袭牙山、攻占观水(3月16日至18日)、崖子、郭城战斗(3月21日至26日)、榆山攻防战和吉格庄战斗(3月27日至5月4日)、赤山战斗(5月23日)、发城围歼战(5月30日至7月28日)等等。胶东我军打垮赵保原、蔡晋康等十多个大小投降派,俘敌8千余人,打散万余,开创了新的根据地,部队兵员扩大,战斗力明显提高。赤山战斗我15团团长梁海波牺牲。我军伤亡和消耗很大,已无力攻击莱阳万第赵保原余部。
战后许世友升任山纵参谋长,率清河独立团离开胶东西返归建。
胶东我军主力反投降作战期间,14团在大泽山区进行游击战,配合主力,牵制日伪军。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成立,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参谋处长贾若瑜,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军区直辖16、17团,抗大胶东支校以及4个军分区,并统一指挥第5旅。
5旅旅长吴克华,政委高锦纯,政治部主任欧阳文。下辖13、14、15团:
13团(235团前身),团长巫金锋,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丙令,参谋长裴宗澄。
14团(361、363团前身),副团长官俊亭,政委回东(李华)。
15团(241团前身),团长萧镜海(即卜才,又名刘静海),副政委苗雨村,副团长夏侯苏民。
16团由原5支队1团改编,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其1营(237团2营前身)营长黄振东,教导员郝玉明。其2、3营(为东北野战军4纵12师34团前身,即“塔山英雄团”,后为41军123师367团)1945年11月渡海赴东北。
17团由原5支队2团改编,团长萧平,政委常青。其3营(242团1营前身)营长鞠文义,教导员岳炎。
原5支队3团拆编,其2营补入东海军分区,为东海独立团2营。
胶东军区下辖东、北、西、南海军分区,依次为1、2、3、4军分区。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2年冬,日伪军集中2万余兵力,对胶东实行“拉网扫荡”。11月23日,日军5千余人在马石山地区收“网”,牟平、海阳、栖霞等县群众和一批我军政人员2千余人被拉入“网”中。我13团7连2排6班在执行完任务后返回部队途中,也被拉入“网”中,面对凶残的日寇,10位战士没有见死不救,而是义无反顾地掩护群众突围。在班长王殿元的指挥下,乘夜带领乡亲们突围,当夜数次往返,冲破火网,救出群众1千余人,最后全班陷入重围。拼杀到第二天上午,班长王殿元在弹药用尽,全班只剩3人的情况下,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胶东人民誉之为“马石山10勇士”。
在被救出来的人中有一位海阳青年农民辛殿良,后来在1947年6月参军来到13团,当时已是9纵25师73团,辛殿良后任8连2排长、7连副连长、连长、3营副营长,是著名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他常说:“没有10勇士就没有我辛殿良!”
与此同时,马石山北麓,我16团3连1排20余人;东麓,东海独立团2连1排10余人;南坡,胶东公安局警卫排18人,也为救援群众壮烈牺牲。
日伪军经40多天的8次反复“拉网扫荡”,5次合围,并未达到消灭我军的目的,反而遭到我军打击,被拖得精疲力尽,付出2千余人的代价,于12月28日撤回原防地。我军付出500余人的牺牲,胶东军区卫生部政委夏云超,16团政委张寰旭、参谋长陈子英,为掩护群众转移在战斗中牺牲。
“拉网扫荡”之后日伪军急于休整,我军乘机发起反击:三都河、蔡庄反顽战斗(1943年1月9日至18日)、南城子歼灭战(1943年1月5日)、春季反“扫荡”(1943年1月27日至3月17日)。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43年5月22日至24日,我13团为保卫麦收,拔除了蛇窝泊位军据点,炸毁了高13米、墙厚1米、号称“鲁东第一大碉堡”,全歼守敌伪栖霞警备队120余人。
我军还进行了如下战斗:反抢粮作战(1943年5月至6月)、烟青路反封锁斗争(1943年7月至12月)、坚持南海区斗争,开辟崂山区(1943年5月至9月)。
1月至4月,胶东部队进行了以地雷战、“麻雀战”为主的技术战术训练;5月至8月,又进行学习反“拉网”战术和攻坚战术。
1944年2月18日,我13团长途奔袭,突然发起攻击莱阳城西南的河源西沟战斗,全歼顽军赵保原部4团和保安6团12个连,共1600余人,赵部3团5个连增援部队也被我14团击溃。此战的胜利扭转了我南海区腹背受敌的局面,也标志了我军攻坚能力的提高。
80年代27军军史撰写期间,原军史办主任张克勤和聂凤智聊到济南攻坚的时候,蛇窝泊和河源西沟战斗的指挥者、亲历者聂将军说,当年攻克河源西沟后,胶东军区首长说:“胶东部队真正对筑垒地域的攻击,就是从河源西沟开始的”。河源西沟敌人的碉堡有10座之多,而且有地道相连,受到攻击可相互支援,而且外围还有鹿砦、铁丝网,防御工事是一个整体,不是像蛇窝泊的碉堡可以同日而语的。因此,聂凤智不仅亲自带领干部和战斗骨干,化装侦察和勘查,还向参加修建河源西沟工事的民工作调查。更绝的是,聂团长还在艾崮山下,专门修筑了一道类似河源西沟工事的围墙、壕沟和几座碉堡,组织部队进行演练,所以战斗进行得如此顺利。
3月至5月,胶东我军发起春季反“蚕食”、反封锁攻势作战。
7月1日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栾家村召开首届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8月至9月胶东我军发起秋季攻势作战,又称夏秋攻势,共投入7个团兵力,13、14、16团及4个军分区的独立团,历时一个月,攻克或迫退敌人据点138处,毙伤日伪军4451人,扩大解放区5千余平方公里,使4个军分区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我军兵力,也增强了我军战斗力。
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间,胶东我军进行了整训和练兵。
1945年2月11日发起讨伐赵保原战役,连续作战8天,毙伤2千余人,俘7370人,连同打散或投诚的顽军,共歼灭8个团1.2万余人。


2025-08-29 06:03: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5月胶东我军取得海阳、莱阳边区反“扫荡”的胜利,6月至8月又取得平度以西讨顽战斗的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由参加对日全面反攻,收复威海、烟台(1945年8月16日至24日)、攻克即墨城(8月26日)、收复平度城(9月7日至10日)。
8月,我胶东部队边打边整编,至9月整编就绪,编成两个师和两个警备旅。
山东军区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兼),参谋长萧镜海,政治部主任刘浩天,辖3个团:
13团,原胶东军区13团转隶,团长夏侯苏民,政委孙同盛(235团前身);
14团,原胶东军区16团,团长江燮元,政委田野(代)(其1营为237团2营前身,其2、3营渡海到东北和西海独立2团2营组建3纵4旅10团,即4纵12旅34团前身,著名的“塔山英雄团”,后为41军123师367团);
15团,原东海独立1团,副团长李洪茂,政治处主任郝亮(这是渡海后组建的4纵10旅29团前身,“鞍山团”,后为41军121师362团)。
山东军区6师,代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副师长兼参谋长蔡正国,政治部主任李冠元,辖3个团:
16团,原胶东军区14团,团长杜光华,政委王伟元(这是渡海后4纵10旅28团“海城团”、(塔山)“守备英雄团”,30团“大石桥团”的前身,后为41军121师361、363团);
17团,原西海独立1团,团长萧平,政委常青(这是渡海后组建的4纵11旅31、33团的前身,后为41军122师364、366团, 31团1948年2月辽阳攻坚战后被授予“英勇善战模范团”);
18团,原中海独立团,团长官俊亭,政委姜子宽(这是9纵25师75团前身,后为27军79师237团)。
山东军区警备第4旅,旅长刘涌,政委仲曦东,参谋长张怀忠,政治部主任张少虹,初辖两个团:
7团(238团前身),由原东海独立2团改编,1营由老东海独立团2营4、6连扩编而成,2营由文西、牟平独立营各一部编成,3营由文登、荣成独立营各一部编成。副团长王旭,副政委常勇。
8团(239团前身),由原东海独立4团改编,1营由文西、牟平独立营各一部编成,2营乳山独立营改编,3营由海阳独立营改编。团长政委暂缺,参谋长赵洪济,政治处主任郝亮。
11月27日,原东海独立5团改归警4旅建制,为9团(243团前身),1营由原东海军分区特务营改编,2、3营依次为烟台独立大队和威海独立营改编。副团长罗映臣,副政委孙超。
9月18日组建山东军区警备第5旅,旅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辖两个团:
9团(241团前身),由原南海独立团改编,其前身系1943年3月整编前的5旅15团。副团长盖仲民(宋鸿书、宋凯),副政委陶庸。
10团由西海独立2团改编(10月与6师18团对调,该团赴东北,原6师18团被暂编为警5旅10团)。这个团到东北后被拆散分编了,2营编入4纵12旅34团,1营编入5纵13师37团,3营编入5纵14师40团,详述如后。
中海军分区于9月2日撤销,东、北、西、南海4个军分区如前。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一段时期是胶东地区部队番号较乱的时期,此时胶东部队一边在打仗,一边在整编,一边还在组织渡海北上,部队番号新旧交替使用,有时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什么番号;加上部队仗打得多,补充也快,地方武装升级也快,部队番号自然就多,变化就复杂,你就觉得乱,容易犯迷糊。80年代,27军军史撰写期间,第一任军史办主任张克勤曾经走访过很多胶东部队的老人,老人们在番号问题上叙述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张克勤也给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老人家是搞机要出身的,就给部队加上各种脚注,如原部队番号、成立年代、部队首长姓名等等,逐渐才搞清头绪。今天,当笔者有问题请教他时,他见笔者迷糊就笑,说很正常,当年我也一样。
一些书籍也搞错,如《山东地方志军事部分》、《胶东雄师》,就把5师14团(原胶东军区16团)团长、政委写成杜光华、王伟元,6师16团(原胶东军区14团)团长、政委写成江燮元、田野。错的原因是:部队番号改了,首长没有改。正确的为:5师14团团长、政委:江燮元、田野;6师16团团长、政委:杜光华、王伟元。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解放战争赴东北部队沿革
1945年9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指示》,胶东军区遵照山东军区命令,先后抽调10个团,由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率领,于10月至11月间分两批渡海赴东北。
以下是27集团军军史94页一段注释:
(注)关于由于吴克华等率领渡海赴东北的10个团,据史料记载和吴克华同志回忆,说明如下:
1、5师14团 (即1945年8月以前的胶东军区第16团,该团1营与18团2营对调,编为该团3营,原2、3营改为1、2营)和15团(即1945年8月以前的东海独立1团)赴东北,5师师部及13团留胶东。以东独3团顶替13团去东北;
2、6师率16团(即1945年8月以前的胶东军区第14团)和17团(即1945年8月以前的西独1团)赴东北,18团(中海独立团)留胶东,5师14团1营编为18团2营(今237团2营),西独2团顶替18团赴东北;
3、北海独立1团(1营留胶东,原老17团3营——今242团1营)和2团赴东北;
4、海军支队(为一个团)和部分县独立营组建一个团赴东北。
以上共10个团赴东北后,8个团编入第41军,一个团编入49军,海军支队除一部编入38军外,大部调入海军。
5、留胶东的部队有:5师师部和13团(原5旅13团),6师18团(中海独立团,其2营为老16团1营)、南海独立团(原5旅15团)、北海独立1团1营(老17团3营)、东海独立2团(1营为5支队3团2营)、4团、5团、6团(1946年1月东独6团改称独立团),后编入华野9纵。
这一段叙述是我们探寻胶东渡海去东北的部队沿革的重要线索。
如果把1945年8月胶东部队编成两师两旅时的5师、6师称为第一次组建,那么实际上渡海去东北的5师、6师就是第二次组建,虽然一般资料不这么说,如《山东地方志军事部分》,而将后来留胶东的部队于1945年11月组建新5、6师,称为第二次组建;9纵一出胶东后于1947年3月又组建新5、6师,称为第三次组建。和1945年8月第一次组建的5、6师相比,渡海去东北的5、6师有很大不同:
5师留下了13团,用东海独立3团顶替;6师留下了中海独立团,用西海独立团顶替。所以渡海的5、6师不同于1945年8月组建的5、6师,也不同于1945年11月组建的新5、6师。
5师13团,即原东海独立3团。
14团,即原胶东军区16团,由2、3营和西海独立2团(顶替6师18团)2营依次为1、2、3营,团长江燮元,全团1923人。
15团,即原东海独立1团,团长李洪茂,全团1906人。
6师16团,即原胶东军区14团,团长杜光华,全团1900人。
17团,即原西海独立1团,团长周光
18团,即原西海独立2团(欠一个营)
两师实到东北8942人,长枪2250支,机枪136挺。
加上北海独立1团(欠一个营)和2团,海军支队(田松支队)一个团和胶东地区部分县独立营主见的一个团,一共10个团兵力。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8团3营(即顶替6师18团的西海独立2团的3营)到通化与第16军分区组建的58团合编为独立团。1945年11月,北上的鲁南军区一些干部编入该团,在二道江改编为通化支队第1团。以后发展为杨靖宇支队1团、辽宁军区独立第2师4团、5纵14师40团,即42军125师373团,现为武警第126师373团。中央军委主席江XX曾视察该团并题词:“做人民共和国的忠诚卫士”。
18团团部和1营于1945年12月编为辽东军区直属支队第1团,1946年1月组建安东军区时,该团编为安东保安纵队(机关由军区兼)1团。1946年5月为辽南独立师1团,后称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1团,1948年3月称5纵13师37团,1948年11月改为42军124师370团。
以上为42军的沿革。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北海独立1团团部和(老)1营,加上安东保安司令部,编入3纵直属3支队,支队长王奎先,政委吕其恩(《国共争战大东北》81页)。
1945年11月由支队长王奎先带领去北满,为哈尔滨警卫部队,后发展为松江军区第7团,1947年4月改编为独立4师10团。1948年3月改编为12纵35师103团,1948年11月改称49军146师436团。
以上为49军的沿革。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海军支队系1944年11月胶东刘公岛起义的伪海军练兵营、龙须岛起义的伪海军派遣队,合编为“陆军第18集团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支队长郑道济,政委欧阳文(兼)。这是八路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1945年8月,海军支队奉命配合胶东主力部队参加了攻打即墨城的战斗。9月,驻莱阳水沟头,补充地方武装,其中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所在的牟平独立营就编入海军支队。总兵力达千余人,田松(小说《林海雪原》中的田副司令原型)接任副支队长,该部队又称“田松支队”。10月,部队抵龙口,渡海赴东北。
在辽宁庄河登陆后给番号为“东北人民自治军3纵2支队,郑道济、欧阳文调出另有任用。11月部队由田松率领进驻宽甸、拉古哨一带剿匪,月底挺进吉北地区。
1946年1月改番号为牡丹江军区2支队,支队长田松,政委李伟,下辖1、2团。
1团,副团长萧永志,副政委王茂才,政治处主任刘金凯;
2团,副政委曲波(《林海雪原》作者),参谋长连城(有说是《林海雪原》中参谋长少剑波的原型),政治处主任王日轩。
6月,军区机关和2支队机关合并,组建为合江军区第1(牡丹江)军分区,1、2团改称为军分区独立1、2团。8月重组建牡丹江军区,司令员刘贤权,政委李大章,副司令员田松,副政委金光侠,参谋长王波,政治部主任李伟。
1947年1月独立2团侦察排长杨子荣率5名战友化装打入匪穴,俘国民党东北纵队2支队匪首“座山雕”张乐山以下25人。2月23日,杨子荣在海林梨树沟剿匪战斗中牺牲。
1947年1月,牡丹江军分区独立1团奉命调入东野1纵,7月独立2团也调入1纵,3个营分别编入1纵1师的3个团中。杨子荣生前的2团侦察排调入1师侦察连,编为第3排,现为38军112机械化步兵师侦察营装甲侦察连第3排。
到1948年1月,原田松支队分别编入1纵、独立8师、铁道兵公安纵队、炮兵纵队等部。
田松解放后任海军青岛舰艇学校教育长,海军广州基地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2000年8月在广州逝世。
另外,在万毅率领的东北挺进纵队中还有一个胶东军区特务营,到东北后,1946年1月随纵队编入东北民主联军7纵20旅,8月编入1纵3师8团,后改称38军114师341团。
以上为38军的沿革。


2025-08-29 05:57: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胶东书院5
  • 汉武东巡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解放战争留胶东部队沿革
当年关于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林浩的去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及罗荣桓、黎玉等人都有过往来电报,最后二位还是留在了胶东。
聂凤智的去留颇具戏剧性:1945年9月8日平度攻克后,中旬撤销了中海军分区,调聂凤智任6师代理师长。当时已接到命令,6师3个团将渡海去东北。一天接到通知要聂凤智和李丙令赶往军区所在地莱阳,告知聂凤智留胶东任新5师师长,李丙令带6师去东北。聂凤智表示要去东北打大仗,林浩说胶东一样有大仗打。许世友更干脆:叫你留下,你就留下吧!后来才知道,许世友给军委发电说聂凤智患急性肺结核,正处“开放期”,不能去东北,建议换人。(参见《战场——将军的摇篮》23-24页)
1945年11月7日,新5师(9纵25师、27军79师前身)在胶东即墨泊岚正式成立,师长聂凤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浩天,参谋长萧镜海。辖3个团:
13团,(235团前身)即老5师13团,团长夏侯苏民,政委孙同盛;
14团,(236团前身)1945年10月在即墨县组建,1营由13团特务连、15团特务连和师特务营3连合编而成;2营由西海独立2团4连、南掖独立营6连和平北独立营一部合编而成;3营由原北海特务团2营转隶。副团长张慕韩,副政委孙子宇。
15团,(237团前身)1945年10月在五龙县组建,以6师18团(即原中海独立团,10月间一度为警5旅10团)1营和老5师14团(即原胶东军区16团)1营依次编为1、2营;11月在即墨由莱东、海阳和五龙3县独立营中各抽一个连合编为3营。团长官俊亭,代政委姜子宽。
山东军区警4旅如前,警5旅番号撤销,其9团仍为南海独立团(241团前身)。此后,各军分区又组建了一到两个独立团,其中东海独立1团(第6个东海团)就是240团前身。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3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胶东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