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到40岁吧吧 关注:324贴子:1,969

【汉服吧转】 一个高中生分享的PP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青少年,不要低估自己的影响力】
我个人附带参考了 回复的同袍的 各种指正和修改 集合整理了一下


1楼2013-04-17 18:05回复


    洛鸢·宫
    进士9
    开始
    这里是成都温江中学的一名普通高中生子非瑜。
    学校有一个活动,叫百家讲坛【其实我一直觉得用这个名字挺对不住央视的。。。。】,由学生自行准备PPT与演讲稿,然后历史老师指导并给出意见,最后面向同年级学生演讲,一人对几百人那种模式。于是当时正值高一的我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靠着朋友们的鼓励就去了【其实要是现在让我去我还真的不敢】,意料不到的是效果非常好。
    当时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校长和年级主任都到了,还有我的历史老师。可能是她的建议吧,学校还特意录了像,但是视频效果我真的不敢保证【那天穿襦裙很热,一直在流汗】,所以还是不放了。
    可能因为我的演说,今年选了几十个家长和学生穿着汉服参加高三毕业典礼,其中就有我的老姐。学校官网也发了文章,包括因病没来看的班主任也在事后告诉我反响很好。
    于是杂七杂八的后续图片最后放,下面是我的PPT内容,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在发完之后留下自己的邮箱,我会尽量挨个发的。除此之外还有国画大图【大概1GB】和其他比较短适合班会的PPT,要的话请注明。
    LZ发此贴只是希望很多【包括我之前也是】比较不满亲友社【和谐】会态度或者舆论的同袍们,尤其是青少年,千万不要放弃。我们的力量很大!不比任何人小!
    未来之中国,在于少年!�3title


    2楼2013-04-17 18:44
    回复
      2025-07-29 17:0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考虑到排同学们的座位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插了一段倾尽天下的古风音乐在开头,现在想起来可能为龙会比较合适。
      【请自行忽略LZ的真实姓名。。。】


      3楼2013-04-17 18:45
      回复

        忘记说了,这个PPT的最初模板是别人做的。因为高中时间很紧,所以没有空来做太长的PPT,就在别人发给我的PPT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修改然后用来演说。那段时间我收了很多PPT来参考,所以不知道这个PPT的原作者是谁,在此LZ表示抱歉和感谢。
        【最右边的 邮票 楼主解释 09年的国庆邮票【具体是哪年不清楚了】家里有的,其他民族的也是类此的马褂】


        4楼2013-04-17 18:46
        回复


          LZ在一个PPT里是做了上下层的,所以截图的效果就是介个样子,之后还会有类似于这样的重叠情况,请各位见谅


          5楼2013-04-17 18:47
          回复

            横线也是按了之后才会出现,老师说这个地方最好重点解释一下。


            6楼2013-04-17 18:48
            回复

              原作者的这张做的真的很好,简单明了的就说清楚了汉服的混淆点。
              【后来LZ补充了关于唐装的内容,连着旗袍一起说的效果很不错。】
              【LZ有说清楚,现在的【唐装】基本是指马褂。在这一点上,维基百科也同意唐装和汉服是两码事~】

              当时LZ穿的是襦裙,另带了一套粉色曲裾。这张图出来的时候我邀请了一位同学来试穿曲裾。
              【此图片有误~ 有同袍见解:汉服不是所有都交领右衽的= =
              下两条也错了= =误导大众啊� 所以 如果有朋友 要用此图 ,【请慎重】】


              7楼2013-04-17 18:52
              回复

                交领右衽也是老师建议我要多说的一点。当然LZ有小坏心眼的把英语书上各种奇葩的孔子像墨子像洗刷了一下~
                以下是LZ补充的部分
                孔子曾曰:“微管仲,吾皆披发左衽矣
                以下是一些同袍的见解:
                【明左衽 貌似因为清军入关 民众为表决心 皆穿上左衽衣服(丧服)来以死抗争】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万物负阴而抱阳,穿衣左为阳右为阴,交领后自然为右衽】
                【明左衽很大程度上是承元的习俗,蒙古早期受突厥影响着左衽,后受汉文化影响改成右任,虽然元史舆服志提倡右任,但是民间依旧保留左衽,明左衽属于这一风俗的遗留,但是只限于便服范围,另外告诉层主,左衽表死人这种说法目前没有考古支持,左衽只代表蛮夷】
                【在和服中,左衽属于丧服,寿衣。据说是从唐朝时传过去的。


                8楼2013-04-17 18:56
                回复
                  2025-07-29 16:5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应该还有垂胡袖,但是由于LZ现在都不怎么分得清琵琶和垂胡,于是就没有补充了。。
                  同袍见解 :
                  【我得说句,怎么把头发都挽起来了,我记得是已婚妇女才可以把头发都挽起来的啊???】
                  【琵琶袖大多用在明袄,呈圆滑的浅弧形,形如琵琶,无摺。 垂胡袖用在曲踞上,袖身宽而袖口窄,袖口有褶子,形如牛脖子。】
                  【这幅图的袖子应该是垂胡袖。垂胡袖是先裁成广袖的样子再收起来的,琵琶袖则直接裁剪成那个样子。】
                  【已婚妇女是全不挽起来,未婚的只可以掉几根下来,你被电视剧害惨了吧···

                  【绣春坊的曲裾不就是垂胡袖,看来真是和琵琶袖弄混了,没关系,慢慢区分吧】


                  9楼2013-04-17 18:59
                  回复

                    这个地方也必须要说清楚,否则要是有人问什么“宋代服装是什么样的”“这个是唐朝的服饰吧”真的很麻烦�9title


                    10楼2013-04-17 18:59
                    回复

                      同袍见解:
                      【我记得之前吧主小将专门就深衣与曲裾的问题专门发了一个帖子,具体怎么说我忘了,大致意思是说,深衣是定义为衣裳(chang)相连的裳(shang),所以曲裾和直裾归为深衣类。要不让咱们一起找找那帖子?(表PIA我)】

                      现在我有点混乱。让我一点点理个思路:1.袍的定义为“是归入‘衣’一类的服制,因为它有表有里,是双层的布帛,在这双层之间夹以丝绵。与襌衣相对”。2.深衣制的定义为“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饰形制”。
                      3.深衣的定义是“长勿覆土,短勿露肤,要缝半下,圆袂方袷,负下如绳准,下齐如权衡。此外还有裳片十二片,分裁然后缝合等”。4.他们之间的关系为“袍是属于深衣制服饰的一种”、“深衣制包含深衣,但并不仅仅是深衣,还可以包含袍、襕衫等等许多款式。 ”P201
                      :5.关于曲裾与直裾:衣裾不折曲就是直裾。衣裾要折曲的,就是曲裾。这与穿衣时的形态无关,只与衣裁制时本身的形制和结构有关。”“直裾”“曲裾”并不是衣服的款式,而只是衣服上某一个部位的结构。小曲”无疑是襦,但它其实是直裾的襦。 (此观点与小将相似,回头我再找找小将的)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画了个韦恩图,这才知道如果仅用语言表达,这是个多么变态的话题。我现在发不了图,您自己画个图就知道这些名词的关系了。


                      11楼2013-04-17 19:03
                      回复

                        LZ其实有意识的替换了一些原作者的图,毕竟对于刚接触汉服的人们来说,养眼是很重要的。�9title
                        同袍见解
                        【关于第一件小曲裾 小曲,早期考证失误的产物,现在大多数同袍认为它不算汉服。其原型是兵马俑身上的军服,下面配裤子,方便骑马和行军。 】


                        12楼2013-04-17 19:05
                        回复

                          月曜使·檀越之 虽然已经是吧里的名人,为人却很好,当时LZ找他要图图的时候,直接发了个压缩包。。。。很给力。
                          除此之外,LZ也用了不少商家的图【我事后有问过童鞋的意见,他们基本没注意广告,这一点也算没有造成什么误导吧】,在此表示抱歉和感谢
                          同袍见解
                          【说实话 左边的男子果然英俊,但是那个发型很让人无语】


                          13楼2013-04-17 19:06
                          回复

                            汉服同袍见解
                            【汉服的样式怎么会变动大呢,不然如何体现它最初的内涵】


                            15楼2013-04-17 19:10
                            回复
                              2025-07-29 16:49: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张图片不必讲解太多,大概说一下就OK。
                              顺便给讲演的童鞋们提个小建议,最好不要光呼啦啦的看图片,每一张图片都有很多可以讲解的地方。比如说形制和发展,甚至还可以穿插些小故事。
                              苏洵: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


                              16楼2013-04-17 1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