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考古吧 关注:106贴子:242
  • 0回复贴,共1

【边疆考古】吉大考古探索前沿课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吉林讯(记者陈曦) 10月16日,在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的立项名单中,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刚申报的“哈民忙哈——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综合研究”与杨建华申报的“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获得立项资助。本报记者就项目情况及学术价值采访了两位项目首席专家。
  内蒙古通辽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在科尔沁沙地已探明的最大规模的史前聚落遗址,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此前,该遗址的发掘相继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哈民忙哈遗址文化面貌独特,与周邻已发现命名的新石器文化均不相同,根据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可确认为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哈民忙哈文化’的发现,在空间上填补了该区域考古工作的空白,在时间上恰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发生巨变的关键阶段,在聚落考古方面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本课题研究,对于科尔沁沙地同类遗存的辨识和不同性质遗存的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首席专家朱永刚对记者说。
  据介绍,“哈民忙哈——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综合研究”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为哈民忙哈遗址发掘报告、哈民忙哈遗址动物遗存研究、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综合研究、哈民忙哈遗址植物遗存与古环境研究。该项目以哈民忙哈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以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为科研创新点,在总体安排和各子课题设计的框架内,采用文理交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通过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分子生物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探讨哈民忙哈遗址出土新资料和重大发现的考古学文化与生业形态、聚落形态、人类遗传的性状特征,以及该文化背景下的科尔沁沙地古环境与人地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
  开展边疆考古对于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边疆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对周边国家考古学著作翻译工作的开展。中国和日本、韩国共处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考古也受到很多中国考古学者的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还没有出版过一部日本、韩国考古学者所撰写的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考古学研究译著。“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项目首席专家杨建华告诉记者,该项目以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著作的翻译与研究为对象,将选择通论性和个案研究两类著作进行翻译与研究。通过对最新的日文、韩文、俄文、英文以及新蒙文的考古著作的翻译,使中国学界对东北亚和欧亚草原地区考古有一个全新的了解,拓展我们边疆考古研究视野,深化已有研究,进行更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
  据悉,继本次两位教授申报的项目获得立项,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取得了连续三年获得了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的优良成绩,在全国高校考古学科与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中名列前茅。除本次立项的两项外,前两项分别为2010年魏存成教授承担的“高句丽、渤海文化发展及其关系研究”、2011年朱泓教授承担的“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9月22日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创建40周年的日子,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已成为中国边疆考古领域最富影响力的研究重镇。


1楼2013-03-09 23: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