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吧 关注:600,626贴子:7,913,863
  • 12回复贴,共1

无言的丰碑,历史的见证:承平宁抗战纪念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承平宁抗战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由该村农民李铜始创。2012年秋季,承德县这位普通的农民自筹资金,在该村寇杖子和建厂沟门两地分别竖立了“承平宁抗战纪念碑”和“承平宁抗日根据地遗址群所在地”。国内多家媒体对此事件予以跟踪报道,网络上也纷纷转载该农民的感人事迹。

附图、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承平宁抗战纪念碑。(韩树军摄影)
承平宁抗战纪念碑,坐落在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村。石碑的材料是花岗岩,周身用茶色彩钢铝合金镶嵌,高3.3米,宽0.6米,厚0.1米。底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镶嵌花岗岩,看上去肃穆大气。碑文前后都是镀金粉的行楷字体,正面写“承平宁抗战纪念碑”,由河北省首届书法大赛第一名李春华题字。纪念碑的后面,则简单介绍了这段抗战历史。李铜是建厂村人,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当年抗日的传奇故事。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驻地,和后来组建的承平宁(承德、平泉、宁城)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区都在这。而且村里还有第三区队政委杨玉民办公地点和八路军后方野战医院的遗址,《热河**史》都有记录。怀着对抗战时期牺牲在此地**先烈的深深敬意,也为了让后人不忘日寇侵华这段惨痛的历史,李铜决定在家乡建立纪念碑。
为纪念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地区队(高桥部队)挺进热河70周年(1943年5月1日组建)与承平宁联合县建立70周年(1943年5月末),李铜决定在原五道河乡林场驻建厂沟大院成立纪念馆。他的行动得到了承德县政府、五道河乡政府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要求通过展板等形式展现**先烈的英雄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道河、十一道河、圣祖庙、杨营村及社会各界都对李铜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提供广泛的支持。平泉县、宁城市、唐山市等地的老同志及烈士子女也纷纷来电来函,表示愿意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设尽绵薄之力,帮助**老区早日摆脱贫困。
2013年2月,北京润讯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策划了一套外观精美、内容详实的展板。在国防、人防宣教领域工作多年的高级文案策划韩树军,为展馆前言、后记撰稿。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立,正如展板前言里说的那样,让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入侵也要勇敢亮剑的精神世代相传,既是承平宁**老区光辉斗争的历史见证,又是对牺牲于这片热土之上的数百位先烈的最好缅怀。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3-03 15:00回复

    《义勇军进行曲》再现了长城抗战精神。
    1933年日本侵略者气势汹汹,骄横嚣张,侵占热河,进逼长城,华北危机,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面对凶恶的侵略者,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以宋哲元为首的29军,从民族大义出发,奔赴长城前线,血战喜峰口、杀敌5000,我数千将士为国捐躯。在喜峰口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中,500精兵组成大刀队与日军血肉相博,砍杀大量日寇,血溅雄关,生还者仅23人。两次夜袭敌营,杀敌数千,捣毁辎重车辆、装甲车、大炮无数,令敌闻风丧胆。在冷口黄光华师与日军浴血搏杀,使阵地失而复得,3000将士为国捐躯。在古北口,关麟徵部二十五师和东北军王以哲部与日寇血战3昼夜,4000多将士伤亡。长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自卫团配合29军抗日杀敌,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军队送米送面,送柴送菜,救护伤员,挖战壕,送给养,军民共同御敌。北平、南京、上海、天津各大城市和全国各地人民捐款捐物,支援29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颤动着历史的声音,其中也包括了华北危机和长城抗战的悲壮历史。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长城抗战将士的心声,充分表现了长城抗战精神。


    2楼2013-03-05 22:32
    回复
      2025-08-27 21:58: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礼


      3楼2013-03-05 22:39
      回复
        承平宁抗战**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4楼2013-03-05 22:40
        回复
          非专业挽尊三十天


          5楼2013-03-05 22:40
          回复

            《走遍全中国,难忘十道河(村志)》和《承平宁抗战纪念馆前言与后记》是韩树军利用2013年春节休假期间在家乡创作的,他亲自走访知情者、亲历者,结合近年来回乡拍照,收集上千份图文资料,数据详实可靠。这一系列文章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并被网友转载、传播。村志,散发着避暑胜地承德所特有的浓郁乡土气息,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塞外民俗、抗战故事,在小韩的笔下尽情挥洒,娓娓道来。展馆前言、后记磅礴大气,带着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对老区人民的真情挚意和未来寄语,读后给人的感觉“始惊、次醉、终狂”。


            IP属地:北京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3-03-09 16:46
            回复

              追寻先烈的足迹:承德县建厂沟村农民李铜筹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掠影


              IP属地:北京7楼2013-03-15 10:31
              回复

                1943年2月4日,农历年三十,那天傍晚雪下得很大。日军调集常备军3个联队和守备队,热河的伪军7个团、宪兵队、讨伐队,上万人的武装力量,兵分四路,向光头山一带扑来。那时候,武工队和冀东部队第十一团、十二团的两个连及区干部约300多人,正在承德县三沟东沟集结休整,被日伪军包围。后经彻夜激战,部队突围至光头山一带。(韩树军《三沟东沟抗战史话》


                IP属地:北京8楼2013-03-29 12:38
                回复
                  2025-08-27 21:52: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13年,是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地区队(高桥部队)挺进热河暨承平宁联合县建立70周年。承德县三沟东沟一带,作为原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第一区,是我党在热中“满洲国”境内最早建立的区级抗日民主政权,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消灭并牵制了日伪军大量兵力。
                  三沟东沟,是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晋察冀边区第13军分区第一远征工作队”,在此建立起秘密交通线。建厂沟,现有八路军冀东第三区队后方医院、承平宁联合县政府所在地等遗址。高桥、杨雨民、周治国、赵文进等数百名抗日志士,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圣祖庙拐棒沟,打响光头山突围战第一枪。承平宁武装工作队与高桥部队的许多英烈们,把最后一滴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


                  IP属地:北京通过百度相册上传9楼2013-03-29 12:40
                  回复

                    抗战精神(挂图、展板)民族财富,2015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同心共筑强大国防!


                    IP属地:北京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5-05-12 00:50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5-12 05:5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5-12 0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