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宁抗战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由该村农民李铜始创。2012年秋季,承德县这位普通的农民自筹资金,在该村寇杖子和建厂沟门两地分别竖立了“承平宁抗战纪念碑”和“承平宁抗日根据地遗址群所在地”。国内多家媒体对此事件予以跟踪报道,网络上也纷纷转载该农民的感人事迹。

附图、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承平宁抗战纪念碑。(韩树军摄影)
承平宁抗战纪念碑,坐落在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村。石碑的材料是花岗岩,周身用茶色彩钢铝合金镶嵌,高3.3米,宽0.6米,厚0.1米。底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镶嵌花岗岩,看上去肃穆大气。碑文前后都是镀金粉的行楷字体,正面写“承平宁抗战纪念碑”,由河北省首届书法大赛第一名李春华题字。纪念碑的后面,则简单介绍了这段抗战历史。李铜是建厂村人,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当年抗日的传奇故事。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驻地,和后来组建的承平宁(承德、平泉、宁城)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区都在这。而且村里还有第三区队政委杨玉民办公地点和八路军后方野战医院的遗址,《热河**史》都有记录。怀着对抗战时期牺牲在此地**先烈的深深敬意,也为了让后人不忘日寇侵华这段惨痛的历史,李铜决定在家乡建立纪念碑。
为纪念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地区队(高桥部队)挺进热河70周年(1943年5月1日组建)与承平宁联合县建立70周年(1943年5月末),李铜决定在原五道河乡林场驻建厂沟大院成立纪念馆。他的行动得到了承德县政府、五道河乡政府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要求通过展板等形式展现**先烈的英雄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道河、十一道河、圣祖庙、杨营村及社会各界都对李铜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提供广泛的支持。平泉县、宁城市、唐山市等地的老同志及烈士子女也纷纷来电来函,表示愿意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设尽绵薄之力,帮助**老区早日摆脱贫困。
2013年2月,北京润讯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策划了一套外观精美、内容详实的展板。在国防、人防宣教领域工作多年的高级文案策划韩树军,为展馆前言、后记撰稿。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立,正如展板前言里说的那样,让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入侵也要勇敢亮剑的精神世代相传,既是承平宁**老区光辉斗争的历史见证,又是对牺牲于这片热土之上的数百位先烈的最好缅怀。

附图、河北省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承平宁抗战纪念碑。(韩树军摄影)
承平宁抗战纪念碑,坐落在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村。石碑的材料是花岗岩,周身用茶色彩钢铝合金镶嵌,高3.3米,宽0.6米,厚0.1米。底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镶嵌花岗岩,看上去肃穆大气。碑文前后都是镀金粉的行楷字体,正面写“承平宁抗战纪念碑”,由河北省首届书法大赛第一名李春华题字。纪念碑的后面,则简单介绍了这段抗战历史。李铜是建厂村人,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当年抗日的传奇故事。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驻地,和后来组建的承平宁(承德、平泉、宁城)抗日游击根据地一区都在这。而且村里还有第三区队政委杨玉民办公地点和八路军后方野战医院的遗址,《热河**史》都有记录。怀着对抗战时期牺牲在此地**先烈的深深敬意,也为了让后人不忘日寇侵华这段惨痛的历史,李铜决定在家乡建立纪念碑。
为纪念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三地区队(高桥部队)挺进热河70周年(1943年5月1日组建)与承平宁联合县建立70周年(1943年5月末),李铜决定在原五道河乡林场驻建厂沟大院成立纪念馆。他的行动得到了承德县政府、五道河乡政府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要求通过展板等形式展现**先烈的英雄事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道河、十一道河、圣祖庙、杨营村及社会各界都对李铜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提供广泛的支持。平泉县、宁城市、唐山市等地的老同志及烈士子女也纷纷来电来函,表示愿意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设尽绵薄之力,帮助**老区早日摆脱贫困。
2013年2月,北京润讯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策划了一套外观精美、内容详实的展板。在国防、人防宣教领域工作多年的高级文案策划韩树军,为展馆前言、后记撰稿。承平宁抗战纪念馆的建立,正如展板前言里说的那样,让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入侵也要勇敢亮剑的精神世代相传,既是承平宁**老区光辉斗争的历史见证,又是对牺牲于这片热土之上的数百位先烈的最好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