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吧 关注:632贴子:9,123
  • 64回复贴,共1

鬼谷子捭阖之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待租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2-27 12:05回复
    至于鬼谷子他老人家的相关信息一类我就不说了,直入正题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2-27 12:07
    回复
      2025-08-15 03:27: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捭阖为先,乃纵横天下。大家都知道鬼谷子一代纵横家。所谓捭阖即是沟通,但却非一般意义上的沟通。捭阖的目的是为了纵横,争夺政治高地。苏秦的六国封相可谓政界的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张仪似乎更高一筹。总而言之,鬼谷子的阴阳学的能量之大,是其他各家难以比拟的。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2-27 12:16
      收起回复
        捭阖之道以阴阳拭之。就是沟通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而且前提是弄清楚对方的心里,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看面色说话。察其情是很重要的。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2-27 12:24
        回复
          捭阖最重要的是谋。谋也分阴谋和阳谋,所谓阴阳嘛。但这个阴谋跟现在所说的阴谋得呈的阴谋是不一样的,它仅仅是相对于阳谋而言。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2-27 12:29
          回复
            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必以阳谋阴也。阴谋就是你心中的谋划(中性),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不管这个谋划是好是坏。阳谋就是阴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本质一样),它是为他人或组织等谋利益的(这不能有半点假),但结果一定要是:不别人或组织等得到了利益,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叫以阳谋阴。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2-27 12:40
            回复
              这叫双赢,是顺道而为,如果你只为自己着想,你往往得不到自己的目的。在道德经里是这样的: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所以最大自私就是无私。而鬼谷子也赞同这样的无为,顺道的有为。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27 12:45
              回复
                @撒卡利亚斯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3-06 23:33
                收起回复
                  2025-08-15 03:21: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只能说鬼谷子是不出世的圣人,他和他所代表的纵横家在计谋方面也可谓诸子百家无人能出其右,如果用儒家和纵横家作对比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过于维护皇权了(尤其是董仲舒改良过的儒学),而纵横家的思想我认为更适用于宫廷比如唐朝玄宗早期的丞相刘幽求就可以说是唐朝纵横家的集大成者,但是纵横家的思想不适用于治国所以很快刘幽求就被罢相(个人愚见,不对的请指教)


                  IP属地:陕西10楼2014-03-06 21:31
                  收起回复
                    @cywoxihuanni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3-15 00:42
                    收起回复
                      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0-15 10:55
                      收起回复
                        飞就是乍同乍异,钳就是使其不得不如此。
                        情有好恶,欲有大小,利用其好恶和欲望钳制,即是飞钳。
                        就说泡妞吧,通过一些观察可以发现,投其所好是飞、生米煮成熟饭是钳。
                        另一面投其所恶是飞,类似激将法或毁人法使其受制。
                        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道德体系或是形势,均是钳制人心用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0-23 17: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