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洞与仙洞山的故事
离我家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有一坐山,原名叫狐仙洞山,现在叫仙洞山。
这里是完达山支脉,杂树丛生,森林茂密,一百年前还保留着杳无人烟的原始状态,山连山,岭连岭,漫山遍野长满树木,一条大河——窝棚河,自东向西蜿蜒穿过,河里鱼虾成群,山上蘑菇野果遍地,虎、豹、鹿、狍子各种野兽穿梭其间。
相传,一个渔人冬天在窝棚河打冰眼捕鱼时,来了一只一瘸一拐受伤的狐狸,摇着粗大的尾巴,眼泪汪汪仿佛向他诉说什么,或者要他帮助。渔人觉得狐狸很可怜,发了慈悲心,顺手把刚刚打上来的一条大鱼扔给狐狸,狐狸吃掉鱼之后向渔人作了个揖,一瘸一拐地走了。
之后,狐狸几乎天天来,渔人也把狐狸当成家养的狗了,天天给它鱼吃。
一个月后,狐狸的伤好了,在吃完渔人的最后一条鱼时,向渔人作了三个揖,一步三回头,慢悠悠向附近大山走去,再也没回来。
数年之后,盛夏季节,天发大水,窝棚河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渔人翻了船,被洪水卷走。迷迷糊糊顺流而下,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石洞中,洞很大,光线虽然有些发暗,还能看清东西,就是有些潮湿阴冷。他举目仔细瞧看,只见洞中清一色的石头摆设,石桌、石凳、石椅,连床也是石头做的。心想我这是到那儿了,莫非到了《西游记》中的水帘洞?他试着要坐起来,但是稍一动弹就浑身的疼痛。这时从洞外进来一只狐狸,走到他身边趴了下来,仔细一看正是当年救过的那只。还没等他细想,只见狐狸口吐人言,问他:你好些了吗?见狐狸说起人话,渔人大惊,赶忙回答说:我好多了。之后渔人和狐狸聊了起来,狐狸告诉他,这里是姥它姥家,它家在这南面,它就是当年渔人救下的狐狸,知道他遇难,为报答救命之恩,把他从大洪水中救了上来。告诉渔人说他已经昏睡七天七夜了。现在大洪水早已退去,让他马上回家,家人正四处寻找他呢,要他以后不要打渔了,在他家门前桃山西侧地下埋藏宝贝,有吃不完用不尽的财富。渔人听了狐狸的话,坚持走出石洞,天正中午,晴空万里,他对狐狸十分感谢,临走时狐狸告诉他以后只要他有事,无论何时只要在它姥姥门前点上香,祷告三遍,它就会赶来帮助的。说完狐狸一堕落毛不见了,渔人再仔细四处瞧看,自己正处在茫茫大山中一个悬崖峭壁下,身边就是峭壁下的洞口,他知道自己是遇见狐仙了,于是默默记住了洞口的位置,信步走下山,回到家中。
家人见渔人几天不归,正四处寻找,见他回来了,十分高兴,免不了摆酒庆贺。席间渔人把几天来所见所闻如何狐狸相救,又如何得以生还的事一五一十说给了家人和邻里,大家听后都说他遇见的肯定是得道狐仙,一些信奉神鬼之人让他带领大家去拜谒狐仙,借着酒劲,渔人领着大家寻找到了他去过的洞口,有胆大的人走进洞中,见石桌石椅仍在,只是没有狐狸,方才相信渔人所说不假。于是叩头烧香,祈祷狐仙保佑一方太平,家家平安。此后人们就把这个洞叫狐仙洞,山也随之而叫狐仙洞山。山民渔户凡有病灾等为难之事,无论大小,都来狐仙洞拜求狐仙,请狐仙解决,并予以保佑。
多年之后,渔人忽然想起狐狸说在桃山脚下有埋有宝藏的事,于是找来锹镐,来到桃山西侧,挖了起来,干了好多天,结果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挖着,渔人泄气了,以为狐狸说的未必是真。
后来渔人死了,他的后人在下葬埋他的时候,在地下发现了黑乎乎象土非土,象石非石的东西,有好事者拿回家中,放在灶里竟然能燃烧,之后又有人在挖菜窖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种东西。再后来,日本人来了,叫这种东西为煤,于是大家知道在桃山附近有煤,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开发规模,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国家才大规模开发了这里的煤田,把这里叫七台河矿区,后来改成七台河特区,直到发展为现在的七台河市。
不管朝代如何变更,老百姓还是始终没有忘记狐仙洞山里的狐仙,解放后,政府号召“破四旧、立四新”,官员说狐仙洞是四旧,封建迷信,不许老百姓前去朝拜,但是老百姓还是偷偷地去拜谒。
离我家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有一坐山,原名叫狐仙洞山,现在叫仙洞山。
这里是完达山支脉,杂树丛生,森林茂密,一百年前还保留着杳无人烟的原始状态,山连山,岭连岭,漫山遍野长满树木,一条大河——窝棚河,自东向西蜿蜒穿过,河里鱼虾成群,山上蘑菇野果遍地,虎、豹、鹿、狍子各种野兽穿梭其间。
相传,一个渔人冬天在窝棚河打冰眼捕鱼时,来了一只一瘸一拐受伤的狐狸,摇着粗大的尾巴,眼泪汪汪仿佛向他诉说什么,或者要他帮助。渔人觉得狐狸很可怜,发了慈悲心,顺手把刚刚打上来的一条大鱼扔给狐狸,狐狸吃掉鱼之后向渔人作了个揖,一瘸一拐地走了。
之后,狐狸几乎天天来,渔人也把狐狸当成家养的狗了,天天给它鱼吃。
一个月后,狐狸的伤好了,在吃完渔人的最后一条鱼时,向渔人作了三个揖,一步三回头,慢悠悠向附近大山走去,再也没回来。
数年之后,盛夏季节,天发大水,窝棚河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渔人翻了船,被洪水卷走。迷迷糊糊顺流而下,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石洞中,洞很大,光线虽然有些发暗,还能看清东西,就是有些潮湿阴冷。他举目仔细瞧看,只见洞中清一色的石头摆设,石桌、石凳、石椅,连床也是石头做的。心想我这是到那儿了,莫非到了《西游记》中的水帘洞?他试着要坐起来,但是稍一动弹就浑身的疼痛。这时从洞外进来一只狐狸,走到他身边趴了下来,仔细一看正是当年救过的那只。还没等他细想,只见狐狸口吐人言,问他:你好些了吗?见狐狸说起人话,渔人大惊,赶忙回答说:我好多了。之后渔人和狐狸聊了起来,狐狸告诉他,这里是姥它姥家,它家在这南面,它就是当年渔人救下的狐狸,知道他遇难,为报答救命之恩,把他从大洪水中救了上来。告诉渔人说他已经昏睡七天七夜了。现在大洪水早已退去,让他马上回家,家人正四处寻找他呢,要他以后不要打渔了,在他家门前桃山西侧地下埋藏宝贝,有吃不完用不尽的财富。渔人听了狐狸的话,坚持走出石洞,天正中午,晴空万里,他对狐狸十分感谢,临走时狐狸告诉他以后只要他有事,无论何时只要在它姥姥门前点上香,祷告三遍,它就会赶来帮助的。说完狐狸一堕落毛不见了,渔人再仔细四处瞧看,自己正处在茫茫大山中一个悬崖峭壁下,身边就是峭壁下的洞口,他知道自己是遇见狐仙了,于是默默记住了洞口的位置,信步走下山,回到家中。
家人见渔人几天不归,正四处寻找,见他回来了,十分高兴,免不了摆酒庆贺。席间渔人把几天来所见所闻如何狐狸相救,又如何得以生还的事一五一十说给了家人和邻里,大家听后都说他遇见的肯定是得道狐仙,一些信奉神鬼之人让他带领大家去拜谒狐仙,借着酒劲,渔人领着大家寻找到了他去过的洞口,有胆大的人走进洞中,见石桌石椅仍在,只是没有狐狸,方才相信渔人所说不假。于是叩头烧香,祈祷狐仙保佑一方太平,家家平安。此后人们就把这个洞叫狐仙洞,山也随之而叫狐仙洞山。山民渔户凡有病灾等为难之事,无论大小,都来狐仙洞拜求狐仙,请狐仙解决,并予以保佑。
多年之后,渔人忽然想起狐狸说在桃山脚下有埋有宝藏的事,于是找来锹镐,来到桃山西侧,挖了起来,干了好多天,结果一无所获,什么也没挖着,渔人泄气了,以为狐狸说的未必是真。
后来渔人死了,他的后人在下葬埋他的时候,在地下发现了黑乎乎象土非土,象石非石的东西,有好事者拿回家中,放在灶里竟然能燃烧,之后又有人在挖菜窖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种东西。再后来,日本人来了,叫这种东西为煤,于是大家知道在桃山附近有煤,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开发规模,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国家才大规模开发了这里的煤田,把这里叫七台河矿区,后来改成七台河特区,直到发展为现在的七台河市。
不管朝代如何变更,老百姓还是始终没有忘记狐仙洞山里的狐仙,解放后,政府号召“破四旧、立四新”,官员说狐仙洞是四旧,封建迷信,不许老百姓前去朝拜,但是老百姓还是偷偷地去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