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改装党似乎发言不多了,大概过节的关系,今天我来客串一把。
以前的致远改装多集中于提高本舰的速射炮和持续投弹量。我倒是想到一点,就是老李为何需要致远这样的重炮舰。其一,是为了对抗浪速;其二,个人感觉还是需要的是为舰队决战提供火力。
那么好吧!如何才能保证致远还是重炮舰的基础上,赶赶QF化的浪潮。
首先计算100毫米以上主要武备重量:
- 210毫米半速射3门(35倍径,不算联装节约的重量了),21吨×3=63吨
- 210毫米共备弹150发(弹头120公斤,发射药包40公斤),0.16×150=24吨
- 6吋半速射副炮2门(35倍径),4.9吨×2=9.8吨
- 6吋副炮共备弹200发(个人推测,至少是这个数量,弹头36公斤,药包15.4公斤),0.0514吨×200=10.28吨
主要武备大约重量为107.08吨
那么,我的方案是:
- 换装早期型号的Armstrong 203毫米QF3门(40倍径),16.54吨×3= 50吨
- 为了提高持续作战能力,203毫米备弹量提高一倍300发(弹头84公斤,发射药18.8公斤),0.1028吨×300=31吨
- 副炮换装4.7吋QF(以江南速射为例)2门,5吨×2=10吨;
- 每门备弹200发共400发(弹头16公斤,药包无烟火药1.8公斤),0.0178吨×400=7.12公斤
主要武备改装后重量为98.12吨(反而减重了)。
进一步改造方案:
- 主炮备弹过少,增加备弹,为了不妨碍整体性能,以不增加总重为目标
首先,考虑减少小型QF。致远装备的是重型57mmQF火炮,一门重量就0.5吨,弹头推测为2.4公斤、药包推测为0.52公斤,考虑到小型QF的备弹量较大,至少500发。如果省下四门57mmQF火炮,总体可以省却重量7.84吨,至少换取主炮弹药76发,每门多增加约25发。
其次,考虑将上面方案中节约的重量(107.08-98.12=8吨超过)用于增加主炮备弹,每门至少增加25发
以上措施,可以让主炮备弹量增加到450发,单门达到150发,以实战全速2发每分钟可以坚持75分钟(考虑到炮管冷却和战斗中的走位,估计可以坚持2小时没有问题)。
- 剩下一点零星的重量,增加测距仪,以提高致远本来就有的原始主跑位火力控制系统的效能。
呵呵!这样就是一款中堂需要的舰队决战用重炮轻巡了。
以前的致远改装多集中于提高本舰的速射炮和持续投弹量。我倒是想到一点,就是老李为何需要致远这样的重炮舰。其一,是为了对抗浪速;其二,个人感觉还是需要的是为舰队决战提供火力。
那么好吧!如何才能保证致远还是重炮舰的基础上,赶赶QF化的浪潮。
首先计算100毫米以上主要武备重量:
- 210毫米半速射3门(35倍径,不算联装节约的重量了),21吨×3=63吨
- 210毫米共备弹150发(弹头120公斤,发射药包40公斤),0.16×150=24吨
- 6吋半速射副炮2门(35倍径),4.9吨×2=9.8吨
- 6吋副炮共备弹200发(个人推测,至少是这个数量,弹头36公斤,药包15.4公斤),0.0514吨×200=10.28吨
主要武备大约重量为107.08吨
那么,我的方案是:
- 换装早期型号的Armstrong 203毫米QF3门(40倍径),16.54吨×3= 50吨
- 为了提高持续作战能力,203毫米备弹量提高一倍300发(弹头84公斤,发射药18.8公斤),0.1028吨×300=31吨
- 副炮换装4.7吋QF(以江南速射为例)2门,5吨×2=10吨;
- 每门备弹200发共400发(弹头16公斤,药包无烟火药1.8公斤),0.0178吨×400=7.12公斤
主要武备改装后重量为98.12吨(反而减重了)。
进一步改造方案:
- 主炮备弹过少,增加备弹,为了不妨碍整体性能,以不增加总重为目标
首先,考虑减少小型QF。致远装备的是重型57mmQF火炮,一门重量就0.5吨,弹头推测为2.4公斤、药包推测为0.52公斤,考虑到小型QF的备弹量较大,至少500发。如果省下四门57mmQF火炮,总体可以省却重量7.84吨,至少换取主炮弹药76发,每门多增加约25发。
其次,考虑将上面方案中节约的重量(107.08-98.12=8吨超过)用于增加主炮备弹,每门至少增加25发
以上措施,可以让主炮备弹量增加到450发,单门达到150发,以实战全速2发每分钟可以坚持75分钟(考虑到炮管冷却和战斗中的走位,估计可以坚持2小时没有问题)。
- 剩下一点零星的重量,增加测距仪,以提高致远本来就有的原始主跑位火力控制系统的效能。
呵呵!这样就是一款中堂需要的舰队决战用重炮轻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