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吧 关注:731,061贴子:25,117,481

【军官】无畏的海洋-德意志帝国海军国王级战列舰(抄,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König class battleship of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1-19 21:38回复
    插!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1-19 21:45
    回复
      挟普法战争胜利之威,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登基成为德意志皇帝,德国历史进入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时期。统一后的德国在欧洲大陆成为了新的超级强国,但此时已显得有些狭窄的中欧腹地已经容纳不下这位巨人了。

      【借助于工业**,德国国力在19世纪晚期大增,对海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开始变得饥渴起来,特别羡慕英国人在海外取得的“成就”】
      19世纪晚期,德国工业力量取得了爆发性增长,但与此相伴随的还有强烈的经济诉求。德国人日益羡慕英国英国巨大的海上航运和贸易规模,以及其广袤的海外殖民地。虽然殖民地在历史上是血腥、暴力、奴役和掠夺等负面词汇的总和,不过从经济角度看,提供原料供应、商品销售市场的殖民地被视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德国工商业迫切希望取得英国人那样的“丰功伟绩”,因此很多人认为,为推进德国继续快速发展,应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借助这种舆论思潮,作为德国海军司令的提尔皮茨轻松说服了德皇威廉二世组建一个规模空前的德国海军,其假想敌目标直指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英国海军。

      【德国公海舰队的缔造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海军元帅,(1849.3.19-1930.3.6)】

      【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1859.1.27-1941.6.3)】


      IP属地:河南4楼2013-01-19 21:59
      收起回复
        卤煮记得改原文中那神一般的860KG APC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1-19 22:14
        收起回复
          不过,根据提尔皮茨著名的“风险理论”来看,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直接全面抗衡英国海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也考虑到,英国人始终害怕两个强国的海军会联合起来(比如法国和俄罗斯海军),破坏英国传统上的均势策略。为此,德国海军需要具备的实力是:有能力对英国海军构成打击,破坏其“两强标准”(英国海军实力足以对抗另外两个国家海军之和)。在这样的条件下,英国虽然有首屈一指的海军舰队规模,但也会投鼠忌器,不会贸然投入全部的海军力量与德国海军决战。这个思路可为简单明了。不幸的是,俾斯麦之后帝国再无可以在欧洲左右逢源的外交家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俄罗斯海军不仅没有趁英德海军交战期间挑战英国的海权,反而站在了英国一边,德国海军使尽浑身解数也不得不接受被封锁在北海直至战败的结局。
          还有一个未被预见的因素,破坏了德国人的算计--志大才疏的德皇威廉二世。作为泛日耳曼主义的首席宣传员,威廉二世雄心勃勃、嚣张跋扈、口无遮拦的发言,使欧洲其他国家陷入惶恐不安之中。虽然英国素来有“光荣孤立”的传统,或许可以容忍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无比强大的陆军,但是德国想成为一个强大的海上力量,无疑会让英国人难以安眠,出资普通政客之口还可以让人视而不见,但这些话从德皇嘴中亲口讲出来,这必然会震动英伦,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正如温斯顿·丘吉尔的评论:“大陆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决心同时成为至少排第二位的海军强国,这是世界事务中一个具有头等重大意义的事件。”为德国的扩张野心担忧的不只有英国人,还有法国人和俄国人。为抗衡德奥联盟,英法俄抛弃了过去的芥蒂,在之前签署的《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又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正式站在了一起。浓厚的阴云开始在欧陆和北海上空汇聚......


          IP属地:河南6楼2013-01-19 22:21
          回复
            1898年,提尔皮茨说服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首个《海军法案》。依据这一法案,德国海军舰队将达到拥有19艘战列舰和8艘岸防舰的规模:
            5艘威特尔斯巴赫(Wittelsbach)级
            1艘奥尔登堡(Oldenburg)级
            5艘凯撒(Kaiser)级
            6艘西格弗里德(Siegfried)级
            4艘沃斯(Woerth)级
            1艘奥丁(Odin)级
            4艘巴登(Baden)级
            1艘埃吉尔(Aegir)级
            法案中规定了战列舰的使用寿命(25年)这一阶段的新舰建造项目将在1903年告一段落。而这与德国海军希望的扩张速度还相距甚远,提尔皮茨充分利用由布尔战争产生的反英情绪,推动了1900年签署的第二个海军法案,编制规模又将近翻了一番:
            2艘舰队旗舰
            32艘战列舰(4个现役中队)还有4艘处于储备状态的战列舰
            8艘大型巡洋舰
            北海的另一端,英国人把德国大张旗鼓的海军计划作为对其地位的直接挑战,两个国家由此开始了一轮你追我赶的海军军备竞赛,直接促进了一战爆发。不过德国人,特别是提尔皮茨,其实并不希望发生世界大战,他们不能理解英国人为什么对德国的舰队扩张做出如此严重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猜忌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益严重。德国人认为,英国人试图“哥本哈根化”他们,或其他的说法,总之是要让德国成为一个没有海外影响力的国家。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英国人会对的过的主要海军基地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摧毁德国的公海舰队。


            IP属地:河南7楼2013-01-19 22:38
            收起回复
              1911年战列舰方案争议
              在制定1911年战列舰的指标时,争论的改进焦点是,到底是提高舰炮的口径还是数量,或是改变炮塔的位置,以及是否将有望拿到的柴油发动机安装到中轴上来改善动力性能。首先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改进都必须慎重考虑成本问题。

              【出于多种原因,德国人一开始并不青睐中心线布置炮塔设计,导致舰炮火力效率不高,拿骚级战列舰(上)虽然有6座炮塔,但最多只能有4座炮塔可以进行侧舷齐射;与之相比,只有5座炮塔的的无畏级(下)却同样可以拿出4座炮塔进行侧舷齐射】

              1909年底,针对新型战列舰的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尔皮茨倾向于保留上一级战列舰-凯撒级,确切的说是“路易特波特”号的设计(该舰计划安装12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驱动中央推进轴),以避免建造拖延,保证不超出预算。海军部的首脑则希望能拿到使用新型MAN柴油发动机的测试结果再做决定,他反对照搬凯撒级,并坚持认为将主炮布置在中心线上是最合理的选择。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3-01-19 23:31
              回复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0楼2013-01-20 14:58
                回复
                  坐等更新


                  IP属地:江苏11楼2013-01-20 15:03
                  回复
                    以后开始了 玩德系的肯定最多 但是以后德系不出新战舰了 战后就没得了


                    IP属地:湖南12楼2013-01-20 15:47
                    收起回复
                      1910年5月之后又继续进行了一系列会谈,首先加以论证的是是否引入柴油发动机的问题。接下来的会议讨论了三联装炮塔,但这个议题和是否引入329毫米炮一样都迅速搁浅了,原因很简单-成本至上。与会者担忧英国人和美国人将他们的舰炮口径提高到了343和356毫米,弹道性能和德国人的320毫米类似。但提尔皮茨仍然坚持认为远距离追逐战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事实上,他的观点更多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而非以现实为依据。
                      提尔皮茨希望将舰炮口径问题推迟到1912年后再做定夺。他还反对主炮沿中心线布置,并提出了多种理由,比如会导致建造延迟,和阶梯状上下布置的主炮不能在另一门正上方射击等。他进一步指出因为成本和重量制约,提高口径会付出炮管数量的代价,在5月底,中心线炮塔布置问题也未达成共识。
                      同期,发动机制造部门总设计师维斯指出大型柴油发动机还没达到实用状态,但提尔皮茨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过,当海军上校冯·托塔表示了对中心线布置炮塔的支持后,提尔皮茨最终被说服,并指令提出一种改进设计,但仍然表示,任何一种新的改进都会使得海军的“预算池”付出一定的代价。有限的预算不仅在两年前拖了凯撒级研发的后腿,也使得新研制的国王级趋于保守。
                      最终,国王级的所有主炮塔都布置在了中心线上,并未安装柴油发动机。尽管因为成本控制有些改进措施并未采用,但国王(König)级仍可谓是最成功且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价值的一级德国战列舰。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1-21 16:57
                      收起回复
                        国王级概述
                        国王级是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最新服役的战列舰,其首舰“国王”号战列舰是德国1911年造舰项目中的一部分,同年度项目还包括他的姊妹舰“藩侯”号和“大选帝侯”号,以及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号。作为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海军的顶级主力舰,国王级战列舰和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反映了德国在超无畏舰(主炮口径超过343毫米)出现前无畏舰的最高水平。

                        【德国凯撒级战列舰,该舰计划安装12000马力柴油发动机,驱动中央推进轴,但由于发动机不能到位,最后只得采用双轴推进】
                        在日德兰海战中,“国王”号是德国海军最为精锐的第三战列舰中队(保尔·贝恩克海军少将指挥,辖国王级和凯撒级战列舰各4艘)的旗舰。使用381毫米舰炮的巴伐利亚级因建成时间较晚,没有赶上日德兰海战。考虑到英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时已经装备了超无畏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380毫米舰炮),铁公爵级(343毫米舰炮)、乔治五世级(343毫米舰炮)和俄里翁级(343毫米舰炮)战列舰,显然德国战列舰在火力方面处于下风(国王级舰炮口径为305毫米),德国人自己对继续使用305毫米炮,确切说在更大口径舰炮实用化方面的迟缓表现也颇有微词,较轻的炮弹理论上意味着可以达到更高的初速,确保射程和精度,不过这种弹道计算在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是弄巧成拙;而且国外更大口径的舰炮由于较低的火炮射击初速,射击品质有所提高,对炮管的磨损也减少了。
                        虽然火力方面落在了英国人后面,不过到1914年时,德国人在损管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领先英国人的成就。德国人在装甲和机械方面也均有值得称道之处。由于从地理角度讲英伦三岛堵在德国门口,所以德国人相信,一旦开战英国将全力封锁德国海岸,因此他们对续航力和适航性不那么看重,这也有利于增强装甲防护。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3-01-21 17:24
                        收起回复
                          实际上,英国作为一个保守的海权国家,不可能允许德国挑战他们的骄傲,那是他们生存的资本。同时,由于德皇和提尔皮茨狭隘的眼光,使得法国和俄国站在了英国一边,对于德国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德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位于欧洲西部,资源匮乏,兵员也并不多。要想在海军上有所发展,必然要放弃陆权。但是法国和俄国的威胁使得德国必须保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军费和资源需要向陆军倾斜,这就是德国为什么没有一只庞大的海军的原因。同时看看与德国对阵的三个国家,英国孤悬海外,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对,因此不必保留规模庞大的陆军常备军,一心一意发展海军,而且英联邦拥有众多的殖民地,通过海洋,源源不断的向帝国中心输入新鲜的血液。而法国,陆军在一战里也得到了检验,尽管是小毛奇修改了施里芬伯爵的计划,但在凡尔登绞肉机战役中,法国在克里孟梭这只老虎的带领下,不可谓不强大,况且那时候福煦没死。而俄国,拥有最为广阔的领土,最为庞大的兵员,尽管无法对德国构成直接威胁,但却牵制了德国的战略部署,使其不得不布兵防御来自俄国的威胁。至于德国的盟友,呵呵,懒得吐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1-21 17:28
                          回复


                            IP属地:河北17楼2013-01-22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