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71,182贴子:32,007,865
  • 5回复贴,共1

刚入驻本吧~来个处贴乒乓球生胶打法技巧(热心球友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乒乓球生胶打法技巧(热心球友分享) 源自楚天运动频道
一、 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之种类划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厂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弹速度是也。倘若谈及每一种生胶,身为业余喜好,定不能试遍所有(以下仅以个别为例)。
然分析器材之品质,认识胶皮之性能,亦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标注型号之依据也!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
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
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
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生胶与其它正胶一样,不同的型号,颗粒的密度与形状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反之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粗细之外,还有长、短之分,而胶皮颗粒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近似圆台形。
一般颗粒分布较密的生胶,颗粒多为圆柱形,相对稍细、稍长,也很软,因此回球的弹力弱一些,接近长胶的性能,有人称之为“小长胶,”一般长胶怕生胶,就是怕在这里,对生胶来讲,有点以夷制夷的味道。
一般颗粒分布较疏的生胶,颗粒多为近似圆台形,都较粗、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弹力更足,性能亦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   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这是原因之一。
3、关于胶皮搭配海绵的情况。
针对生胶的基本特点,一般是配以较薄、较软的海绵,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及以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出生胶击球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长。但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
如王涛使用的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一般业余选手在主动发力与击球合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现象,使胶皮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也得不到发挥,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胁。   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极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来用。什么人适合用哪种生胶?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不多,有诗可以为证:“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


IP属地:四川1楼2013-01-03 21:51回复
    4、 接上旋攻球
    上旋攻球一般指前冲弧圈球。当对方上手前冲的时候,生胶选手就只有华山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稳住拍形,极力前倾,盯准来球,快带回头。
    击球部位是顶端偏下,击球时机是上升后期,击打瞬间,。球拍应向前下方轻压、轻盖,而不是一味向前推带。
    这里必须说一句实话,生胶虽然有自己的特长,但与其他胶皮一样,也怕弧圈暴冲。故此,当以预防为主,回防为辅,积极备战,不失信念。毕竟其它胶皮也惧我生胶三分呢!   5、 接不转球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发力进攻,那就只有挥拍抵挡,形似快带,在稳住直立拍形借力之时,力求控制落点,以阻止对手连续进攻。
    不转球如果是对方突然放短,而且很轻,那就最要生胶的命!因小球手感差本为生胶之短。   当然,这种理想之球是很难实现的,不然生胶也就没的使用了。但这种理想的手段又必然成为生胶对手的追求对象和努力方向,所以生胶选手经常遇见与此相类似的困难。
    那么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看来,失误的关键在于对节奏的突变没有心理准备,尚以彼时之节奏应对此时之来球。若能及早观察和判断,就会及时发现和准备。
    常言“没有救不起来的球”就是这个道理。不转球本来最单一,但实战中情况复杂,使你难有单一的心情,所以才覆舟于溪流,跌跤于闲庭。当然,如能积极主动,压制对手,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6、 关于侧旋球。
    一般侧旋球,都与上、下旋结合应用,所以在处理时,可结合个人平日经验,或参照前面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调整。
    上述问题先暂谈至此,总而言之,生胶是一种特长特短的胶皮,充分发挥特长就不容易,而扬长避短,灵活应用,就更需要反复实践,多重认识了。
    最后,敬请随时对照:当你只能慢而不能快了,只能轻而不能重了,只能搓而不能打了,只能应付而不能制造了,只能节奏单一而不能随机变化了,这个时候,这种感受,就说明你没有用好生胶,没有发挥出生胶的特点,以己之短去克他人之长,就会注定要失败的。当然,反过来就成功了。
    问一个有关正胶和生胶的问题
    长胶、生胶、正胶颗粒一次变短,可以说性能也是从怪到不太怪(应该说是从与反胶相差大到接近反胶)。
    具体可以看这段海绵正贴胶皮拍   海绵正贴胶皮拍又分为二种:
    (一)海绵正贴“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弹力适中,胶粒上刻有花纹(胶粒面上还有一些小颗粒),击球时能“吃”住球(胶粒上花纹越深,“吃”球性能越好),速度快。   在发球、搓球和拉球时能产生一定的旋转。但其控制球的稳健性不如胶皮拍,制造旋转不如海绵反贴胶皮拍。
    这种球拍为我国快攻型的运动员所广泛使用。一般来说,左推右攻和两面攻打法的人,使用这种球拍仅在海绵的选择上有所不同,前者使用的海绵较硬,后者使用的海绵较软。
    (二)海绵正贴”生”胶拍
    这种球拍的胶皮有较大的弹性,胶皮上的胶粒较“熟”胶的胶粒大,胶粒上一般不带花纹(胶粒面呈光滑状)。由于胶皮的反弹力大,故击球时速度快。
    在对推、对攻及回击弧圈球时,打出的球着台后有迅速下沉的现象。减力挡短球时,球不往前走,因此对付弧圈球较好。
    (三)海绵正贴“长”胶拍
    这种球拍胶皮的胶粒高度比一般胶皮的胶粒长(约在1.6一1.9毫米左右),故称“长”胶;胶粒直径较一般胶皮的胶粒小,因而质地较软。
    “长”胶拍的性能是:球触及胶皮时,由于胶粒细,长、软,故胶粒容易倒斜。在回击对方的轻拉球和不转搓球时,回球是不转球;回出对方的加转弧圈球或突击球时,回球呈下旋;回接对方的下旋发球或搓球时,回球呈上旋。对方来球旋转越强,回球的反向旋转也越烈。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球拍不易主动制造强烈的旋转,主要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的旋转。
    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发球,若能迅速集中摩擦球,也可发出转球;在中远台接突击球,用大臂发力把球送回,可削出不转球,然而,这种球拍对球的控制性能差。   “长”胶拍主要为削、攻结合的运动员所采用。为了有利发挥“长”胶皮的特点和进攻,一般使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薄海绵。


    IP属地:四川3楼2013-01-03 21:51
    回复
      2025-08-31 11:3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祝大家和自己都多多涨球~ 最近久板子换了面生胶 刚好学习时又看到此文 所以和大家分享下~


      IP属地:四川4楼2013-01-03 21:53
      回复
        抢个楼层容易吗?怕楼主删,怕度娘删,怕楼下大神喷。但我还是要抢啊。


        IP属地:江苏5楼2013-01-03 21:54
        收起回复
          谢谢指点


          IP属地:上海6楼2021-03-12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