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生胶打法技巧(热心球友分享) 源自楚天运动频道
一、 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之种类划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厂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弹速度是也。倘若谈及每一种生胶,身为业余喜好,定不能试遍所有(以下仅以个别为例)。
然分析器材之品质,认识胶皮之性能,亦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标注型号之依据也!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
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
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
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生胶与其它正胶一样,不同的型号,颗粒的密度与形状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反之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粗细之外,还有长、短之分,而胶皮颗粒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近似圆台形。
一般颗粒分布较密的生胶,颗粒多为圆柱形,相对稍细、稍长,也很软,因此回球的弹力弱一些,接近长胶的性能,有人称之为“小长胶,”一般长胶怕生胶,就是怕在这里,对生胶来讲,有点以夷制夷的味道。
一般颗粒分布较疏的生胶,颗粒多为近似圆台形,都较粗、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弹力更足,性能亦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 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这是原因之一。
3、关于胶皮搭配海绵的情况。
针对生胶的基本特点,一般是配以较薄、较软的海绵,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及以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出生胶击球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长。但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
如王涛使用的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一般业余选手在主动发力与击球合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现象,使胶皮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也得不到发挥,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胁。 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极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来用。什么人适合用哪种生胶?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不多,有诗可以为证:“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
一、 生胶的种类,每一种生胶的特点。
生胶之种类划分,有明察暗思二法。明者,厂家所制,商家所售是也。暗者,硫化程度,回弹速度是也。倘若谈及每一种生胶,身为业余喜好,定不能试遍所有(以下仅以个别为例)。
然分析器材之品质,认识胶皮之性能,亦是解决问题之根本,标注型号之依据也!
生胶,实为正胶之一,只因硫化程度极低,而接近天然橡胶,质地柔韧,反应灵敏,回弹快速而不易控制。故使用者一定是快攻打法,而且要抢攻、抢打。
不可以缓,不可以守,一旦球速慢下来,轻起来,这球就轮不到你控制,而手执利器,却任人摆布了。
说到生胶的具体种类与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一是胶皮的生熟程度,这关系到胶皮回弹与控球性能;二是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这关系到胶皮对来球的反应和作用;三是胶皮搭配海绵的方案。关于底板和胶水,限于篇幅,这回暂且不谈。
因胶皮、海绵的种类很多,所以在分析胶皮时,暂不考虑海绵的变数,而假定其为固定的一种,反之亦然。
1、关于胶皮的生熟程度。
生胶的性能如前所述,击球时回弹较快。如对方快攻或拉冲,生胶可顺手快带,借力回球,以快制快,伺机反攻;如对方回搓下旋球,生胶则可从容掌握击球时机,准确发力,击打来球中下部,造成对方因回球下沉,而处于被动的局面。
生胶胶皮虽反应灵敏,不易控制,但只要能发上力或借上力,特别是球能撞到底板再弹出,球的运行就会因快速而稳定。反之,若对方快摆台内短球,且轻而飘,生胶因匆忙应对,未及悉心合力或借力,使胶皮吃球过浅,回球飘乎不定,就易出高球,若盲目发力,又极易使球飞出界外。
2、关于胶皮颗粒的密度与形状。
生胶与其它正胶一样,不同的型号,颗粒的密度与形状就可能不同。密度大的胶皮颗粒较细、较多,反之颗粒较少、较粗。胶皮颗粒除粗细之外,还有长、短之分,而胶皮颗粒从侧面看,还有圆柱形,圆柱与圆台结合型,近似圆台形。
一般颗粒分布较密的生胶,颗粒多为圆柱形,相对稍细、稍长,也很软,因此回球的弹力弱一些,接近长胶的性能,有人称之为“小长胶,”一般长胶怕生胶,就是怕在这里,对生胶来讲,有点以夷制夷的味道。
一般颗粒分布较疏的生胶,颗粒多为近似圆台形,都较粗、较短,也硬一些,因此回球的弹力更足,性能亦接近传统正胶,击球时轻球的飘忽感和重球的下沉感都不是很强,对球的旋转也有明显的反应和作用。 圆台形的胶皮颗粒,上细下粗,当受到来球挤压触及底板时,较粗的根部可以减缓底板对球体的直接压力,从而减小球体的变形,使球的运行相对稳定。有些进口生胶不如国产生胶的味道足,这是原因之一。
3、关于胶皮搭配海绵的情况。
针对生胶的基本特点,一般是配以较薄、较软的海绵,如厚度1.5-1.8mm,硬度35度。这样可以使生胶吃球浅,回避旋转,及以海绵辅助底板击球,发挥出生胶击球轻快上手、飘忽下沉的特长。但有些进口生胶的海绵较厚。
如王涛使用的tsp spectol,海绵虽然较软,但厚度为2.15mm,,一般业余选手在主动发力与击球合力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使用中存在打不到底板的现象,使胶皮颗粒短粗、出球速度飞快的特点也得不到发挥,因而只是一味吃球却打不出生胶快速、下沉的味道,形不成威胁。 另一种stiga clippa生胶的海绵就稍薄一些,击球略带下沉,胶粒呈近似圆台形,粗短稀疏,出球极快。
二、 生胶适合什么人来用。什么人适合用哪种生胶?
生胶适合喜欢使用和善于使用的人来用,呵呵。其中善于使用是指能够按上述方法有效地使用。其实生胶对使用者的理想条件要求不多,有诗可以为证:“积极主动,勇于抢攻,随机应变,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