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吧 关注:124,726贴子:817,560

我们做好让国学重新成为主流文化的准备了吗?【其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泛道德化问题:崇高的,高尚的道德论调,道德至上、唯道德论。胡适先生说:过分崇尚道德的国家,会陷入一种人人谈道德,面从心违的集体虚伪中来。而不讲道德,务于制度建设的国家,虽然没有道德提升的要求,但久而久之会回归到道德上来。法国的勒庞先生也曾说过,一个崇尚超人道德的国家,必定会是一个虚伪的国家。
传统中国是一个讲求人治的国家,传统士大夫认为再好的法制法规,没有好的对的人来执行,同样会变成害政。基于这个结论,传统中国极为崇尚个人道德,主流的儒家文化就期待“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硕儒孟子也说“人之四端”说“性善”,宋明的儒生也煞有介事的说“满街都是尧舜”。他们都希望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道德楷模,相反,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就被打入冷宫,儒学传承之中几乎没有他的位置。


IP属地:北京1楼2013-01-01 22:59回复
    【好吧这一节我因为吐槽收不住,跑题了。。。你们可以直接跳过了,看下一节吧。。。】
    于是一定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儒家如何的糟糕,儒家如何的误国,乃至误了我们三千年。但我以为,了解历史,了解传统学术,应当本着一个冷静客观公平的心态,去深入了解传统社会背景,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论断,并且维持了上千年。而一上来就抱定成见,某家好,某家坏,所以对心理认同的某家有意无意的回护,而对心里不认同的某家则专盯住他的短处大家挞伐。实际上,历史中的学术,哪一家哪一派没有问题呢?如果心里的成见是经过丰富的阅读,详密的考证,从正反两方向反复讨论得出的最终结果,那么庶几矣可。但就怕很多人,在书店买了几本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看一看原文,看一看白话翻译,囫囵吞枣的有了一个理解,就形成了内心的定见。尤可怕者,原文看得少,看他人写的诸子、经史见解的多,拿二手材料,就形成了心中定见,急急抒发胸臆。在这一方面,史学家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有更详尽的讨论,严耕望先生本人的治学态度,也极应当成为我辈的楷模。


    IP属地:北京2楼2013-01-01 23:04
    回复
      好吧,跑题结束。我认为,以儒学为主流文化思想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道德至上,唯道德论是有必然的内在逻辑的。为什么呢?我在同@ mo0573 兄讨论的时候,讲到了传统社会的基础。
      为什么传统中国几千年都是儒学得势,朝野上下推崇儒学?为什么孔子说“礼失求诸野”,礼仁核心的儒学是从贵族阶层、统治阶层流向草根阶层的嘛?为什么中国会对人人平等的西方思想感到如此的不适应?答案就在这个社会基础。


      IP属地:北京4楼2013-01-01 23:05
      回复
        所以儒家将孝悌之义,讲君君臣臣,讲以君为父,以民为子,今天我们认为这是道德范畴,但在古代属于社会思想和社会制度范畴,是真正的国之根基。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孔子看到君不君,臣不臣,陪臣执国命,庶民谋其君上的乱世,是如此的惶恐。因为那是在败坏社会和国家的根基。(春秋战国比较来讲,崇奉的是伦常社会以外的强权逻辑,在乱世,也只有强权逻辑能够收拾局面。但实际上,这种变奏只是暂时的,只要海内秩序重建,就必然要回归到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即宗法社会,血缘亲疏社会,和伦常社会。在此不细展开了)
        因此,为什么大一统汉朝建立以后,想要突破无为政治,就要兴儒学呢?就是因为,儒家主张对症宗法社会。道家没有这个组织体系和调整伦常社会基础的学术基础。黄老道家有那么点意思,但不够,道家的最后一次争取就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可惜武皇帝最终还是不用。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能够替代其他诸子,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当然,大一统以后的儒学内涵的转变,是另一个深入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IP属地:北京6楼2013-01-01 23:06
        回复
          而孔子之所以说“礼失求诸野”,是因为儒家的礼仁、孝悌主张,和传统宗法社会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底层社会离不开它。哪怕上层统治者,如魏晋清谈者流,举国不从儒术,底层百姓也是不可须臾离开的。所以,在今天的某些农村,那种传统的尊卑逻辑还产生着效力。
          这种伦常观念如此深深的印在传统中国,某些程度上也影响着当下中国的一部分人,无怪乎西方式的民主平等观念对中国,会感到格格不入。这个不是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这是社会基础和观念习惯的问题。


          IP属地:北京7楼2013-01-01 23:06
          回复
            终于又说到了道德的问题,经过上面的铺垫,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传统中国对道德有着如此的坚持和依赖。孟子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被人奉为圭臬。世界上,孟子提到的不能相信的书,叫做《逸周书》,上面记载的是武王伐纣,以致血流漂杵的描绘。孟子他始终认为以仁伐不仁,兵不血刃。但事实上,考证证明,《逸周书》不是伪书,极有可能是当时的信史。可见在传统的意识中,真善美的排名,应当是善、真、美。(孔子体现这一价值观的显证就是他老人家流传千古的《春秋》,在他眼中,历史的价值,首要的不是真实,而是对当时社会有实际的意义,比如,诛讨悖逆。所以,《春秋》不能当史书看,而要当经来看。)
            虽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很令人惋惜,也可能激怒崇儒者,但这是有内在逻辑的。(也不是说传统社会就完全不注重求真,乾嘉的考据学人们的求真精神和成就,就是非常符合科学精神,值得令人敬佩的)不是说求善不好,但我以为以牺牲求真为代价的求善,极容易产生虚浮无根的流弊。


            IP属地:北京8楼2013-01-01 23:07
            收起回复
              所以,我前面一篇中提到“回归原典”,不要空发议论,也是一种求真。今天的我们承受着这种牺牲求真之余的求善。才导致了种种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议论、发表意见,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话——
              1.你这么说是居心叵测,用意何在?!黑儒?!(目的论 掩盖事实讨论,隐含逻辑就是“先看你的立场和动机,立场动机不对,说什么都是错的”不以事实为出发点,掩盖无法批驳事实的无能)
              2.(提到西方文化的优势,或者评价传统文化的不足)狗还不嫌家贫呢!!!你有本事出国去啊,吃着中国人的饭,还为美帝张目,说你缺德那是夸你!!!(抢占道德制高点,完全忽略事实真相。没有能力做基于求真的讨论,只求在道德层面打击他人,这是最简单有效,粗暴有快感,同时又输不了的方式)
              3.……实在想不起来了,举例子不是我强项……总之就是忽略事实问题,扯到道德批判的言论


              IP属地:北京9楼2013-01-01 23:07
              回复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的是:传统中国因为他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态,道德对于它来说具有实际的应用作用,意义不仅仅是个人修养那么简单,还掺杂着政治、社会因素(甚至相当大程度决定了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但在今天,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儒学对于我们,没有了这种社会组织功能,那么对于他们所提倡的道德,也不需要狂热追求。
                但值得警惕的,是我最后所说的:有很多人主观上认同这种“反对唯道德论”的观点,但潜意识中,依然有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道德虚伪。其表现,就是在交流中扯道德大旗作为攻击异己的武器,而对讨论事实是非,缺乏意识和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警惕和内自省的,包括我。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1-01 23:08
                回复
                  今天的强国都是泛道德化的,白宫和好莱坞就是今天最大的道德宣传家,价值观整天挂在嘴边上。日本人、韩国人也很讲道德。
                  中国是今天我见过的最不讲道德、最寡廉鲜耻的国家,雇佣一大堆0.5元党,整天诋毁道德。
                  人没有道德,就是禽兽。


                  11楼2013-01-01 23:09
                  收起回复
                    人就算是有所谓的道德还是一半兽性。人要生存就必须掠夺。有个根本问题,什么是道德,评价标准为何?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1-03 00:30
                    收起回复
                      1.孟子相信流血漂杵(前文已经所有述说,孟子认为这句话是夸张之词)
                      2.孟子认为武王之师不算是至仁
                      那么,初步的进行解读意义就是,孟子说“因为至仁伐至不仁,不会有流血漂杵的事发生,而且武王之师不算是至仁,所以他打得仗才会有流血漂杵的情况。”这样一看似乎很顺遂,但意译后的句子,重点有二【1.武王之师非至仁;2.流血漂杵是真的】这问题就出来了——原文的重点显然在“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在原文来看属于一种结果,后面提到的“仁人无敌于天下”等句,逻辑上是对结果句的解释。如果按照上面意译来看,这一结果句凭空不见了,而且按照意译的解释,孟子只取二三策的理由根本不成立!
                      所以,我才认为,孟子在这里,强调“只取二三简”,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武王伐纣会有流血,而且还是流血漂杵!在他眼里《武成》属于造谣。所以,他后面紧跟着一句“仁人无敌于天下”,为什么这么跟呢?是因为他想说,武王之师至仁,他的军队讨伐至不仁,怎么会有流血漂杵的事呢?连“何其血之流杵也”的反问表达否定的口气,都是对应的。
                      总结而言,我认为孟子是不相信流血漂杵的,在他心里,至仁之师武王的军队只能是兵不血刃,否则,这里是记载就是错的,所以他对这种错误的历史记载,才只取二三策而已。
                      以上。@吾道一以贯之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1-03 23:11
                      回复
                        【不好意思,这一部分是回复的第一部分,被系统删掉了,这两楼倒着读吧】
                        @ 吾道以一贯之 关于《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的一节,因为事起仓促,我手边能找的相关资料极有限,只能约略说一说,算是和@吾道以一贯之 兄商榷。
                        首先,关于历史的真实性,从做孟子正义的焦循的叙述中,得出原书确有(孔壁出书),只是
                        因为未列为学官又亡佚了,后出者为伪书。而王冲的《论衡》记载了真本《武成》中流血漂杵的细节。根据焦循的叙述,后出的伪书,对这一段伐纣的记载可谓曲为回护,说血流漂杵,乃是因为这血不是双方攻战的血,而是纣王一干人等自杀的血。
                        但实际上,焦循的《正义》进一步剖析——无论再怎么虐杀,流血漂杵这种说法都太夸张了。
                        汉之赵岐对此的解释为:《尚书》经有所美,言事或过他举了一些尚书中的例子,认为不仅是《武成》篇,整部尚书行文都多有夸大处。焦循还那《过秦论》《战国策》做对比,认为流血漂杵的记载是属于古语的固式表达,以这种夸张的手段说明战事激烈。而且牧野之战在河北,土质干燥,血流必被吸收,不至于如此。况且,行军作战,军队带着杵子也不太合情理。所以,夸大其词的结论应该可以坐实了。但注意不是空穴来风,赵岐、焦循的分析正好证明,这场战争不是兵不血刃,一定是存在一定规模的伤亡的。
                        那么,按照赵岐的说法,孟子只取二三策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尚书》多夸词,而自动过滤掉这一部分内容吗?我窃以为不是。我们稍微比较一下一篇《武成》的总字数,和三条竹简所能容纳的字数(经书的竹简按制比诸子的简更长一些,七寸貌似,我记不得了,总之是属于长简),如果这三条简以外的内容都属夸词,那。。。这《尚书》的水分似乎也着实高了点。而且,焦循对赵岐提到的一些《尚书》篇章的所谓夸词也分析了一下,认为这些也算不得夸张的话。
                        所以,
                        1.
                        武王伐纣之时,的确发生了双方的战争伤亡;
                        2.
                        《武成》对战争的描述,的确有夸张处,即虽然很激烈,但还到不了漂杵的地步


                        IP属地:北京15楼2013-01-03 23:18
                        回复

                          另一边,赵岐又说孟子言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殷人箪食壶浆而迎其王师,何乃至於血流漂杵乎?根据大经师的这一番话,表明2点。
                          1.
                          在孟子眼中,武王之师是为仁义之师
                          2.
                          孟子口中所说的至仁,指的就是武王之师
                          所以,针对兄说的,孟子认为武王之师不是至仁之师,其仁德有亏的观点,于此引汉代经师之言,提出不同的意见。
                          的确,孔子曾说《韶》尽美矣,未尽善也,兄以此作证孟子认为武王之师不是至仁之师的观点,但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孔孟的政治观的差别——
                          孔子对殷周有深厚的感情,于情于理,都要支持宗法之正统。殷为其故国,周为孔子心目中的正统政权。他应当很可能了解武王伐纣,期间有战争伤亡的事实,所以认为这样的讨伐仍然不算尽善尽美。但到了孟子一世,环境背景就变了。根据孟子曾劝齐王伐燕的故事来看,孟子其人并不以战争为非,因为只要出于义战就是好的(春秋无义战)。两相比较,武王仁于齐王甚矣,商纣不仁于燕国甚矣,如果齐伐燕都可以算是仁,那么武王伐纣自然是至仁之甚矣。

                          综合以上两层的意见,我认为,孟子认同武王为至仁,当无疑矣。
                          再从另一个逻辑的角度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样一句话,如果按照兄的意思,


                          IP属地:北京16楼2013-01-03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