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几位的意见未必正确
------------------------
引楼上楼上的『后文有一段说:马厅长把机会给了我,袁振海他能服? 』
此处的“机会”显然是指接班人,也就是接厅长职位
袁震海和池大为结下梁子是从池大为成为医政处的副处长开始的。当晚池大为到马厅长家,马厅长给袁震海就打电话,第二天袁就对池态度大幅度转变。
※引文:马厅长说:“小池今天上任了吧。”我说:“去了。”董柳说:“上任了就应该高兴,组织上信任你,多挑担子,不知他怎么就不太高兴,叫他还不肯来呢。”马厅长说:“小池他还不高兴,不会吧。”我说:“说起来都是小事。”马厅长说:“小事也跟我说说,我看有几斤几两?”我厚着脸皮把事情说了,又说:“我主要是想到以后怎么更好地开展工作,稀稀拉拉开个会,我以后就不好说话了。”马厅长笑了说:“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我这就打个电话。”放下饭碗就去了书房,我拦也没拦住。一会出来说:“你明天照常去上班吧。”
由此推断,袁震海并没有在联名信一役有所贡献,否则马厅长就不会打这个电话。
--------------------------
再前面有几位提出可能是苏主任
※引文:上了桌县血防办苏主任致了欢迎辞。
苏主任是华源县的,和厅里面还沾不上边
-----------------------
“如果渺渺不病那么一场,又如果尹玉娥不向舒少华推荐我,我这一辈子也许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另有一段忘记在何处了,以后再重读时候再找。
从他们这些人所处的角度可以看到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边缘人物”;第二是“位子很久不动”。否则不可能被舒少华联合,并得到匿名信
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人,同时又是池大为接触不是很多的人——”有人在说话,声音似乎有点熟,却想不起是谁“。需要再次重读之后才可能发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