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1日漏签0天
为了韩妹我们战斗...吧 关注:275贴子:6,30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为了韩妹我...吧
>0< 加载中...

【复习资料】散文复习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散文复习归纳
散文的形象:人物、(写)景、(状)物
(1) 人物形象:
① 思想性。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形象美和精神美
② 艺术性。形象塑造的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如环境描写、其他人物形象的映照和衬托)
(2) 景物形象:
外在特征或特点(如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形象的内在品质(如内涵、本质、精神)
象征意义、寓意以及隐含的深远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特殊性和一般性)
形象在文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主旨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5.议论性散文——观点就是主旨。
*关注篇末的抒情议论;带着作者感情倾向的词句。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散文阅读的四个维度
情感内容——结构——艺术手法——主旨
咏物散文
标题——所咏何物
主要特点
抒情议论的句子——物中所蕴含的东西、
手法运用——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欲扬先抑、联想、比喻、拟人
重要词语
① 主旨词,指能概括全文主旨的词语,是文章的文眼,它有时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出现,有时在标题中出现。
② 结构词。指在文中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的词语,主要指起总领、总结、照应、过渡作用的词语。
③ 指代词。指文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可以是指示代词,也可能是具有指代作用的非指代词。
④ 含蓄词。指句中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达含蓄或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
*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就是要考生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的具体语境义,包括与本义有关的隐含义、情感色彩义、修辞义、象征义,关涉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重要句子
① 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其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领起下文;总结句,对上文作结;过渡句,承上启下,有时总领下文,有时总结上文。总领句、总结句通常也是文章的中心句。
② 修辞句。指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双关、反语等是常用的修辞格。
③ 主旨句。指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即“文眼”。
④ 含蓄句。指的是意思含而不露,话中有话的句子。


2025-08-11 13:19: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答题思路:一要指出具体的表达技巧名称;
二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三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什么技法+表达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达到怎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
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主体事物。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
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④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描写
选取典型性代表性事物
多感官角度(形声色、视听触嗅味觉)
多角度描写(空间变化:高低、远近、上下、俯仰、点面;时间角度:季节转换)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色彩对比的角度
表现手法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凸显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形成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修辞技巧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5.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6.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7.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8.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
9.借代:以简代繁,以虚代实
布局谋篇技巧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答题模式
开头:(形象地)表现(展现、突出、强调)了……领起(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反衬、映衬)了……。
中间:(形象地)表现(展现、突出、强调)了……与上文(下文)……相照应,与……形成对比,衬托(反衬、映衬)了……,为展现主旨作铺垫。
结尾:总结了上文……,与上文……相照应,点明了……中心,引发思考等。
2.谋篇布局还要注意散文组织材料的方式
(1)从时间上组织材料;
(2)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
(3)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
(4)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5)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指出的是线索本身就是材料组织的方式,另外还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呈现形式。可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线索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 大爱_风行者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像不错


  • xiaotuzidsy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加精!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人需要的麽。。小说的也放上来?


2025-08-11 13:13: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小说复习归纳
小说阅读的四个维度: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一、情节类题
(一)概括情节
命题形式 1、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2、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述。
4、概述小说某一部分的内容。
5、围绕某某人物概括小说的情节。
答题思路 1、理清思路,寻找线索,抓住重要事件;也可根据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概括。
2、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3、概括时避免情节交叉;
4、注意审题,做到前后一脉相承。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
命题形式 1、某某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某某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某某情节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4、某某情节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思路 (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
结构(情节):
1、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开头)
2、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
3、 照应前文、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结尾)
4、 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5、 线索,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内容(环境、人物、主题):
1、渲染了……氛围,奠定了……基调
2、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
3、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
4、有利于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语言类题
1、从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的角度分析。
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朴实、典雅、风趣、地方特色、形象、生动……
5、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理感受等。
6.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六、技巧作用题
1、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A、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B、人称运用(第一.二.三人称的妙处)
C、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D、不同顺序的作用。 (顺叙、倒叙、插叙)
2、结构(构思)方式
---(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欲扬先抑、欧亨利式结尾……)
3、表现手法
---(烘托、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4、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互文、双关、通感、用典等。)
人物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 霚於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七、标题类题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情节结构
例: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样处理是否合理?
答题要点:
1、这个结尾水到渠成,前文XX情节作了铺垫。
2、这个结尾升华了XX主题。
3、这个结尾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XX形象。
人物
例: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谁?
答题要点:
1、某人是线索,所有情节都是围绕他展开;
2、写别人是不是都是为了衬托他;
3、XX主题是通过他来展现的。
环境
例:请探究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3、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深化主题


  • xzqkkk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赌五毛这不是手打


  • 大爱_风行者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在哪里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为了韩妹我...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