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7,784贴子:74,743,432

二战日本三大“祥瑞战舰”及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祥瑞”雪风号
按说日本二战时期名舰如云,要是按吨位排,不知道得什么时候才能轮得到“雪风”,可是俗话说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雪风”号靠自己的运气,一举让自己挤入“大和”、“金刚”、“赤城”等名舰行列,不能不说是一段传奇
雪风号传奇
——“当雪风的诅咒将整个太平洋纳入射程之时,大日本海军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仍旧懵懂无知”
昭和15年(1940年)1月20日,日本海军“阳炎”级甲型驱逐舰8号舰竣工。次年3月24日下水并被命名“雪风”号,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是一艘拥有神秘诅咒,能够把周边友军的运气统统吸走的超甲等扫把星。从这一天起,被不断吸走国运的“大日本帝国”便逐步走向了必败的命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雪风被编入第3舰队第4突击部队,参加了攻击菲律宾吕宋岛、支援拉蒙湾登陆作战、占领苏拉威西岛、苏腊巴亚海战(泗水海战)等行动。之后,调南太平洋战区第3舰队第10战队给“翔鹤”、“瑞鹤”号航空母舰护航。
1942年11月12日,第3次所罗门海战中。雪风与其他13艘驱逐舰及轻巡“长良”共同护卫“雾岛”、“比睿”这两艘战列舰。23时30分,美军巡洋舰“海伦娜”发现日舰;23时50分,两军舰队靠拢,展开了历时24分钟的混乱炮战。战斗以美军败退告终,但日军也有驱逐舰2艘沉没,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受伤。其中比睿号作为雪风的主要护卫对象,不但初战便受重创,更在第二天遭到美军空袭,被炸到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自行凿沉。而雪风则在此战中毫发无伤,从此拉开了它克死僚舰无数的祥瑞史序幕。
42年底到43年初,雪风先后护送“飞鹰”、“瑞凤”两艘航母,3次运输瓜岛陆军撤退,并顺便把重伤的姊妹舰“舞风”拖回鲁特克。在这一连串作战中,雪风始终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1943年3月1日,雪风在俾斯麦海为前往新几内亚的运输船队护航。由于美军连日空袭,日军共损失4艘驱逐舰“白雪”、“朝潮”、“时津风”、“荒潮”和以及7艘运输舰,人员伤亡巨大。但雪风和它运载的1个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还顺便打捞起一大群友军落水士兵。
7月12日,换装了新式雷达和声纳(13号对空雷达、21号对海雷达、23号射击指挥雷达和3式声纳)的雪风在科隆班加拉岛夜战中率先发现美军,为海战指挥官作出正确判断立下了功劳,不过另一方面,雪风也没忘发挥“祥瑞”之功:是役,美军向雪风发射鱼雷,但这颗鱼雷因为定深过大,从“雪风”号的舰底钻过去,击中了编队的旗舰轻巡洋舰“神通”号……
雪风在战斗结束后安全地运送1200名陆军士兵登陆。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爆发,“雪风”号本来是要上一线的,但是由于战前的一次训练中意外损坏推进器,速度减半,被临时改派为归国油船“西洋丸”的护航任务,饶是如此, “雪风”号祥瑞依旧,其间遭遇美军潜艇,“西洋丸”号被重创,“雪风”号例行公事完成了救助工作。尽管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祥瑞”,不过“雪风”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联合舰队的“祥瑞NO.2”时雨号和“祥瑞NO.3”野分号共同“努力”,把日军的“大凤”号、“翔鹤”号以及“飞鹰”号三艘航空母舰克进了太平洋的海底。照这样下去,雪风恐怕NO.1地位不保。
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之后的10月20日,号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展开。日军三大祥瑞舰同台竞技,分别克死重巡“爱宕”、“摩耶”;战列舰“武藏”、“山城”、“扶桑”;轻巡洋舰“最上”;航母“千岁”、“瑞鹤”、“瑞凤”、“千代田”;航母战舰“伊势”、“日向”以及其他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祥瑞三兄弟的老三野分在此役中孤身遭遇美军34特混编队(6艘新型战列舰、8艘巡洋舰、N多驱逐舰),被美军用足以战翻一个舰队的饱和火力打成零件,无人生还。而雪风在此役中毫发无伤,还捞起了一大群友军落水船员。


IP属地:四川1楼2012-12-01 18:30回复
    补充:
      1947年7月6日,作为日本赔偿舰之第1艘的雪风号在长浦港出发驶向上海,末任舰长东日出夫中佐、航海长中岛典次及以下部分官兵和少数旧镇守府官员前往送行,说了些伤心和激励的话,并希望在交接时能保持最好的形态。最后在一片沉默中目送雪风号的身影消失在港外海角。
      交接仪式在上海的码头上进行,根据日方记载,舰内整洁如新,检查该舰的英美军官赞不绝口,声称“我们没见过如此整洁的军舰!”
      所以雪风号被称为“保住了日本最后的尊严。”
      正式移交后,雪风号被命名丹阳号,编号DD-12,加入中华民国海军。
      交接那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敲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丧钟,这也成为了雪风号祥瑞的又一次经典表现。
      该舰移交时舰上火炮已全部拆除,接收后前主炮装备双联127毫米炮一门 (来源不明,因与原雪风号之炮塔型式完全不同,有一说是拆自寿山上的岸炮),后主炮备两门双联100/60炮,与日军战时吨位最大的驱逐舰秋月级航空母舰防空直卫舰上所装的是同一型式 (射程为对海2万米、对空1万2千米,是日军在战争末期发展的最新锐火炮),所用的炮拆自左营军港后山高地的防空炮,此外丹阳舰还装有日制25毫米机炮8门。1956年丹阳舰因弹药补给与库存限问题决定改装美式火炮127毫米炮3门(开敞式炮位)、76毫米炮2门、40毫米炮10门。因鱼雷无来源,故鱼雷发射装置未恢复。1966年11月16日退役,但仍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直到1971年才拆毁。


    IP属地:四川3楼2012-12-01 18:32
    回复
      2025-08-21 02:0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日本二战海军三大“祥瑞”舰之一,排行第二。另两艘为雪风号驱逐舰与野分号驱逐舰
        日本海军“时雨”号驱逐舰属于“白露”级,一九三五年服役。该舰和雪风差不多,也是属于那种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家伙。不过具体来看,时雨要比雪风邪门的多。
        为什么?因为时雨号是联合舰队里面RP值最低,逢战必败,逢败必跑。雪风好歹也会打捞落水的,可是“时雨”从来不干这事,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雪风积了阴德顺利活到战后,而“时雨”终于在1945年年初遭到报应……
        来看看:
        1942.5.7-5.8.珊瑚海海战,时雨为日本航母担任护航工作,无伤亡。
        1942.10.14-10.15?瓜岛战役,参加炮击瓜岛的行动,无伤亡。
        1942.10.14-10.15第二次瓜岛战役打响,结果,日本的雾岛号战列舰和凌波号驱逐舰被击沉。时雨再次毫发无损。
        截止到现在为止,时雨似乎也只能够的上好运。但是不要着急,接下来的事例会让大家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邪门。
        1943年8月6日,韦拉湾海战,四艘日本驱逐舰被美军伏击,结果,萩风、岚、江风三艘驱逐舰被击沉。舰上人员几乎全部丧生。而时雨虽然也被击中一条鱼雷,但居然没有爆炸,因而得以生还。而且经过清点……全舰无人伤亡!
        1944年6月,时雨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此役日军被击沉航母3艘、油船2艘,被击伤航母3艘、战列舰、巡洋舰和油船各1艘,舰载机损失404架,占全部舰载机的92%;岸基飞机损失247架,几乎全军覆没;出动36艘潜艇几乎没几个浮上来的,而时雨仍然奇迹般的维持着0伤亡记录。
        1944年十月的莱特湾大海战,时雨伴随西村编队进入苏里高海峡,结果被以逸待劳的美军候个正着。在鱼雷和巨炮的联合打击下,战列舰“扶桑”和“山城”迅速被还原为零件状态,随行的护航舰也均造灭顶之灾。舰上人员几乎全部丧生。时雨被美军重巡洋舰命中一发炮弹。不过居然又是发哑弹。时雨立即以30节的高速发足狂奔,逃出了地狱。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能看出,虽然人品都不怎么样。但雪风在战斗结束后至少还可以救助一下落水人员,时雨可没那么麻烦,多半情况下连捞人这个程序都省了,因为几乎没人可捞!
        至于联合舰队内部流传的“吴港雪风,佐世保时雨”已经更加进化为赌局,尽管雪风“祥瑞无敌”,可时雨也是颇有“战果”。很难评出胜负。
        不过到了1945年1月24日,这场由上帝操纵的比赛终于有了结果:时雨在新加坡以北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
        这样看来,时雨不能算作真正的祥瑞之舰,只不过是提前预支了好运而已,同时也应了一句流行的名言:出来混,是迟早要还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2-12-01 18:32
      回复
         野分号驱逐舰日本二战海军三大“祥瑞”舰之一,排行第三(另两艘为雪风号驱逐舰与时雨号驱逐舰)属于阳炎级驱逐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000吨,满载排水量2500吨
          全长:118.49米;全宽:10.82米;吃水:3.76米
          轮机:3台重油锅炉,2座舰本式齿轮减速蒸汽轮机,双轴推进
          输出功率:52000马力
          搭载燃料:重油622吨
          最大航速:35节
          续航力: 18节/5000海里(计划),18节/6000海里(实测)
          【野分号的“祥瑞”历史】
          野分是二战中“著名”的一艘日本驱逐舰,号称补枪王,专门给自己舰队中已经身中数弹、回天乏术的舰艇以最后一击,以便同伴往升天堂。貌似按击沉吨位来算这家伙在二战所有的驱逐舰里算第一了……当然击沉的基本上都是自家的……
          武藏是最倒霉的,莱特湾海战时,左边是“雪风”右边是“野分”,就算超级战列舰也没用了。
          中途岛战役中击沉赤城,马里亚纳海战中击沉大凤。
          莱特湾时栗田主力从萨马岛撤走后留下来击沉鸟海、铃谷、筑摩……
          然后又单枪匹马“单挑”整个34特混编队……
          【野分号的灭亡】
          相比于“雪风”和“时雨”虽然会给自己人带来霉运,但毕竟一般不会朝自己人开火,“野分”号在这方面来看就凶猛得多,尽管它只是按照上头的命令击沉已严重受损的己方舰艇,但仍背上了一个“补枪王”的恶名。或许是由于这些炮下亡魂的怨念,“野分”最后也恰恰是因为“补枪”导致了自身的覆灭:在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中,栗田主力从萨马岛撤走后留下了已经无法动弹的鸟海、铃谷、筑摩三舰,“补枪”的差使依然是野分号来干。在完成任务后野分带上筑摩的舰员趁夜追赶舰队的时候被赶来驰援的满腔郁闷的34特混编队(6艘新型战列舰、8 艘巡洋舰、一票驱逐舰)兜个正着,45分钟后被打得如同字面意义一般粉身碎骨,所载筑摩的舰员无一人生还。战况之激烈,以至于美军认为他们不是在同一艘驱逐舰交火。
          野分号最后的结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下边是美军对于击沉野分号的描述:
          “在那么远的距离,我们新泽西号不可能认出击沉的是什么类型的日本军舰,所以我通过电传向前方各舰询问。回来的答案,真可算是对我们夜战观察准确性的最佳礼赞(???)”
          文森斯号轻巡洋舰报告“是青叶级或者爱宕级重巡洋舰”
          迈阿密号轻巡洋舰“一艘吹雪级或朝潮级驱逐舰”
          比洛西号轻巡洋舰出言谨慎“一艘巡洋舰”
          发射鱼雷的米勒号驱逐舰“照月级驱逐舰”
          欧文号驱逐舰“一艘扶桑级战列舰”
          驱逐舰中队司令“夕张级轻巡洋舰”
          我们的巡洋舰分舰队司令“我没意见,大概是一艘巡洋舰就对了”
          “这就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全部真相了”
          ——《哈尔西海军上将回忆录》


        IP属地:四川5楼2012-12-01 18:34
        回复
          祥瑞御免~


          6楼2012-12-01 18:34
          回复
            侵华日军第四师团
            大阪第四师团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各种佚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编有第四师团这支部队。
            大战前官兵集体装病,暴怒指挥官坐镇医务室
              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配备了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怎样才能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呢?日军大本营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训该师团,例如绰号“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担任过师团长,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
              精训两年后,第四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与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仙台师团(即第二师团)接到命令后,强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IP属地:四川7楼2012-12-01 18:34
            收起回复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的日军联队长在狂怒之下,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这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的笑话也就此在日军中流传开来。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极怠工。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4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消息传来,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地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实在看不过去,提起笔把日军报纸呈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拐弯抹角地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尽管出尽了洋相,但第四师团运气却相当好,因为当时侵略华中地区日军战事吃紧,急需增援,日本军部只好放弃追究第四师团,急调其南下增援。第四师团摇身一变,又成了日军精锐的第十一军中的一员。
                “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也会打输……”
                其实,第四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耳闻,早在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当时,面对日军合围,李宗仁指挥四十万大军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中国军队突围后已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了很多,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
                因为部队已十分疲惫,中国军队发现敌军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日军追来,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军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奇怪的日军部队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


              IP属地:四川8楼2012-12-01 18:35
              收起回复
                由于刚刚跳出日军包围,形势仍十分危险,中国军队只好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横穿公路而走,结果竟一路平安。事后,南进支队的部队长却以“严格遵守作战纪律”为由向上级解释道:“没有得到对中国军队进行截击的命令。”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的说法就流行开来。每次战斗,中国军队一听对手是“大阪师团”,往往士气大增,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刚到前线的第四师团猝不及防,接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甚至牵连了友军,以至于友邻部队向十一军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也会打输……”
                  自此,日军第十一军指挥官只好让第四师团专心在后方“待机”了。曾有一次,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不信邪,派第四师团在长沙会战中打主攻,结果第四师团一进长沙就被赶了出来,全线溃败。守长沙的国民党军队是薛岳所部精锐,也只有阿南这种榆木脑袋会用第四师团当主攻。
                  鉴于长沙会战中的表现,第四师团成了日军的“丧门星”,哪个军都不要它,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这下第四师团的兵有的吹了:“老子当兵就在甲种师团,开战时属于关东军——精锐,仗打起来在十一军——还是精锐,最后十一军装不下我们了,只好改大本营直辖……”
                  “保命最重要”成时髦道别语,投降后在美军营前摆地摊
                  第四师团虽说窝囊,但毕竟是甲种师团,老兵多。由于日军作战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老兵,便不时抽调第四师团官兵补充到其他师团。当时,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师团,战况较好时就说“武运长久”;情况不妙时就说“九段坂见”(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却常说“御身大切”,翻译过来,即“保重贵体”、“身体第一”,或者干脆就是“保命最重要”。
                  后来,日军在进攻衡阳和芷江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一开始,来自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作战。当负伤的日军士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不愿意参战时,这些“病号”却豪气冲天地说:“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1942年4月,第四师团被调往菲律宾,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
                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的功劳,而是菲律宾
                的美菲军已被切断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活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此后,第四师
                团在日军战线后方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


                IP属地:四川9楼2012-12-01 18:35
                回复
                  2025-08-21 01:57: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次补充:
                  雪风号作为开战后就一直活跃在一线的老家伙,它自己的命运还是值得肯定的,开战时的82艘驱逐舰,到投降时就只有它一个了。其航程大概是12万4800英里,每次战斗中弹不是非要害部位,就是近失弹,所以,他的损失很小,总共战死者不到26人。如此看来,倒是无愧于“不死鸟”、“奇迹之幸运舰”这样的赞美之词。


                  IP属地:四川12楼2012-12-01 18:36
                  收起回复
                    @文选清吏司 求精


                    IP属地:四川13楼2012-12-01 18:38
                    回复
                      我记得大阪第四师团的第一任师团长是。。。。。。东武天皇


                      14楼2012-12-01 18:39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2-12-01 18:40
                        回复
                          最后它是怎么死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2-12-01 18:43
                          收起回复
                            哈哈


                            IP属地:河北19楼2012-12-01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