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ky 安装好后会自动为当前用户创建配置文件
root/.conkyrc
大家想要实现什么功能就修改这份文件就可以了。
当然,默认的配置文件也不适合每个人,所以还需要进行个性化配置。不过它的配置文件初看起来非常乱,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其实Conky的配置参数并不多,只要掌握了规律还是非常容易入手的,下面分析一下:
首先,Conky的配置文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Conky的全局属性做设定,比如字体、嵌入桌面等等;第二部分是定义Conky的输出格式,也就是Conky呈现在桌面上的样式。
在全局属性的部分,重要的参数有:
1、background no:是否嵌入桌面,“no”表示不嵌入;“yes”表示嵌入。
2、out_to_console no:是否输出结果到终端,主要在判断Conky在哪里出错时使用,一般情况下为“no”即可。
3、use_xft yes:是否使用xft字体,一般为“yes”。
4、xftfont sans-serif:size=10:设置一个默认字体,在下面的样式定义段可以特别定义使用别的字体,如不特别指定,则使用默认字体;这里最好选则一个等宽中文字体,比如我这里选的就是“sans-serif”,字体大小为“10”。
5、update_interval 1:刷新时间。Conky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要监视的系统状态并把结果输出到屏幕上,设定的时间间隔越短,监控的实时性越好,但系统负担也越重;间隔时间越长则系统负担越轻,但是监控的实时性越差。我这里设定为1秒。
6、minimum_size 280 5:设定Conky的边界范围,最小宽度为280像素,最小高度为5像素,一般没有用,我这里没有使用,前面插入“#”号表示注释掉。
7、maximum_width 308:Conky边界范围最大宽度308像素,很多时候用这个参数来限制Conky的边界。
8、default_color white:设定Conky默认颜色,在样式定义中可以设定使用任何一种颜色,如果没有设置则采用缺省的颜色。这里设定缺省颜色为“white”,也可以用16位值表示的颜色值,如“#0A0F00”。
9、gap_x 10
gap_y 10:以上两条设定Conky输出范围距离屏幕边界的像素数量,最小为10像素。
alignment top_right:设定Conky输出范围在屏幕上的位置,“top_right”表示右上方,依此类推,“bottom_left”是左下角。
10、uppercase no:如果值设为“yes”则所有输出的文字都变成大写字母。
下面介绍一下输出样式定义区:
Conky样式定义的语法和编写网页有点相似,首先,以字符“TEXT”标志样式定义的开始。Conky样式的定义以行为单位,每一行对应Conky输出到屏幕时的一行。
每一行可以分为样式属性、文字和元素。其中样式属性和元素都以“$”开头,并包含在“{}”里面,“${}”应该放在应用目标的前面。
样式属性如颜色、字体大小、停靠位置等,其中,颜色的定义格式为:
${color #5000a0}
其中的16位值色可以用X中定义的颜色名称代替,如:
${color snow}
你可以在/etc/X11/rgb.txt中找到全部颜色的列表。
字体属性的定义格式如下:
${font Monospace:style=Bold:size=10}
上面三个字体属性中任何一个不设定则使用上面定义的默认值。
${alignr}表示以该参数定义的元素向右对齐,${alignl}表示左对齐,${alignc}表示居中对齐。
需要注意的是,${}中定义的颜色和字体属性将一直影响到Conky配置文件的最后,即如果你在前面定义了第一行的颜色为“white”,那么以后各行的颜色都是白色。所以原则上你需要为每一行甚至每一行的各个元素设定颜色或者字体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