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厚黑学》一书我已读将近十年,《厚黑学论》此文可以通篇全部背诵。自觉略有所得,今天兴起写文章一篇与大家分享。
厚黑学全书,如果通读完整则发现这是一本经典之作。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多浮躁,多懒惰,读书多不求甚解,影响了对其精髓的理解。宗吾大师作《厚黑学》其实际目的并不是让人去学“厚黑”,而是以“厚黑”为引子,引人来观其更深邃的其他文章,既实现其年代文人报效国家之志向,又实现其立言后世之理想。此举表明了宗吾大师虽然在官场并不十分得志但是又想匡扶社稷的夙愿。
《厚黑学》全书的中心从一定层面揭示了很多社会规律,但是今天我不论全书的整本,只说出自己对《厚黑学论》的一点看法,让大家明白《厚黑学论》此篇文章的片面性,就像宗吾大师自己在序言说的那样“认真厚黑起来,是要终归失败的”。
《厚黑学论》想必大家都读过。开篇就说“我自读书识字以来,就想为英雄豪杰……”最后得出结论“……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试问,天下熙熙攘攘,又有哪个血性男儿不想为英雄豪杰?这样开篇,当然效果轰动,把人的愿望和他的“厚黑大法”联系在了一起。无论你信不信,你都会有兴趣的读下去,最后的结论是大多人真的信了……
当你真的相信脸厚心黑就可以成就大事,那么你就真的错了。《厚黑学》全书写的很有逻辑性,很理智,但是如果你不是带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你被他“忽悠”了。
三个问题:一、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二、成就大事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三、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科学处事方法?
综合论述:
文中举例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的例子和楚汉争霸时期刘邦、项羽,包括韩信、范曾等人的例子,得出的谬论空前绝后:“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敌手”,“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贯之:厚黑而已。“等等。仿佛只要一厚黑就取得成功,不够厚黑就必然失败。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