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德斯
摘要:
本文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史料,概述了哈萨克族的克烈部落基本概况和其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汗吐合热勒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成吉思汗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克烈部落是哈萨克族的部落联盟之一,在15世纪形成的哈萨克汗国三个玉兹中,克烈部落属中玉兹。中玉兹的六大部落联盟是阿尔根、乃曼、克烈、瓦克、弘吉刺惕、克普恰克。克烈部落的王汗吐合热勒继承其前辈马尔乎孜汗、胡尔加乎孜布依勒克汗的王位,在辽阔的蒙古草原、阿尔泰山以东一带建立了王朝。
一、克烈部落历史概述
1.克烈部落
克烈部落在公元前2、3世纪即已形成。阿里开、马尔乎兰等历史学家认为,克烈部落是鲜卑时代著名的哈萨克部落之一。鲜卑人于公元前1世纪在中亚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克烈就是当时鲜卑的组成部分。波斯、中国史籍均有记载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克烈部落是在公元7、8世纪形成的,也有的学者根据《蒙古秘史》认为克烈部落是在公元10、11世纪形成的。有的突厥学家,例如格尔木?格尔吉买罗认为克烈部落是公元9世纪开始形成的。自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古代游牧民族在文字记载之前,它还应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其历史渊源在中亚、阿尔泰山地的考古发现己有颇具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克烈部落的发祥地蒙古草原、阿尔泰山和哈萨克斯坦出土的文物说明阿尔泰----塔加尔、迈埃米、巴泽雷克文化与哈萨克的先民确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哈萨克族的史诗、族谱、谚语也可为其佐证。例如在塞克、乌孙时哈萨克的先民已建了许多的城市。在突厥、奄蔡、康居、契丹时期又相应地建立了很多城市。在成吉思汗称雄的13世纪,哈萨克的窝特拉尔、土尔库斯坦、萨吾然、斯哈纳克、巴巴塔、哈拉库仑等许多城市在战火中相继被毁灭,此时哈萨克人被邻境强大的民族所融合。在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难之后哈萨克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民族。
历史学家尼合买提?蒙加尼的《哈萨克简史》记载,在《中世纪大事记》、《蒙古秘史》中把克烈记载为“克烈依特”,《元朝史志》中也记载了克烈为“克烈”、“赫烈”、“克烈依”、“赫烈依”,关于克烈,历史学家有过各种推测。14世纪初波斯学者热西丁记载古时有个王汗,生有七个儿子,他们皮色呈褐色(哈语“克热”有褐色的含义),后来他的七个儿子成了一个克烈部落,其余部落归属于克烈部落。阿布勒哈孜?阿勒?花拉孜米著的《突厥史志》一书中记载有七个弟兄,肤色都呈褐色被称为“克热依特”意为克烈人,笔者认为他们是乌古兹部落的后代。哈语“克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的肤色,一种是“山坡”“高地”的意思。607年契普部落的首领克热恩?叶尔肯在“坦干”山(今博格达山)建立王朝,他组织准噶尔各部落与突厥绰若可汗开战取胜,攻占哈密焉耆等地。克热恩的儿子赫烈依建立王朝,《旧唐书》记载赫烈依之父是克热,在隋代称雄;克烈名称取于当时王汗之名。热西丁的著作、哈萨克部落志和中国史籍也有这个记载。波塔宁认为“克烈部落是萨热乌孙的后代”。上述记载说明,克烈部落的形成,是有相当丰富的历史背景。
摘要:
本文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史料,概述了哈萨克族的克烈部落基本概况和其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汗吐合热勒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成吉思汗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克烈部落是哈萨克族的部落联盟之一,在15世纪形成的哈萨克汗国三个玉兹中,克烈部落属中玉兹。中玉兹的六大部落联盟是阿尔根、乃曼、克烈、瓦克、弘吉刺惕、克普恰克。克烈部落的王汗吐合热勒继承其前辈马尔乎孜汗、胡尔加乎孜布依勒克汗的王位,在辽阔的蒙古草原、阿尔泰山以东一带建立了王朝。
一、克烈部落历史概述
1.克烈部落
克烈部落在公元前2、3世纪即已形成。阿里开、马尔乎兰等历史学家认为,克烈部落是鲜卑时代著名的哈萨克部落之一。鲜卑人于公元前1世纪在中亚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克烈就是当时鲜卑的组成部分。波斯、中国史籍均有记载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克烈部落是在公元7、8世纪形成的,也有的学者根据《蒙古秘史》认为克烈部落是在公元10、11世纪形成的。有的突厥学家,例如格尔木?格尔吉买罗认为克烈部落是公元9世纪开始形成的。自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古代游牧民族在文字记载之前,它还应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其历史渊源在中亚、阿尔泰山地的考古发现己有颇具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克烈部落的发祥地蒙古草原、阿尔泰山和哈萨克斯坦出土的文物说明阿尔泰----塔加尔、迈埃米、巴泽雷克文化与哈萨克的先民确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哈萨克族的史诗、族谱、谚语也可为其佐证。例如在塞克、乌孙时哈萨克的先民已建了许多的城市。在突厥、奄蔡、康居、契丹时期又相应地建立了很多城市。在成吉思汗称雄的13世纪,哈萨克的窝特拉尔、土尔库斯坦、萨吾然、斯哈纳克、巴巴塔、哈拉库仑等许多城市在战火中相继被毁灭,此时哈萨克人被邻境强大的民族所融合。在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难之后哈萨克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民族。
历史学家尼合买提?蒙加尼的《哈萨克简史》记载,在《中世纪大事记》、《蒙古秘史》中把克烈记载为“克烈依特”,《元朝史志》中也记载了克烈为“克烈”、“赫烈”、“克烈依”、“赫烈依”,关于克烈,历史学家有过各种推测。14世纪初波斯学者热西丁记载古时有个王汗,生有七个儿子,他们皮色呈褐色(哈语“克热”有褐色的含义),后来他的七个儿子成了一个克烈部落,其余部落归属于克烈部落。阿布勒哈孜?阿勒?花拉孜米著的《突厥史志》一书中记载有七个弟兄,肤色都呈褐色被称为“克热依特”意为克烈人,笔者认为他们是乌古兹部落的后代。哈语“克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的肤色,一种是“山坡”“高地”的意思。607年契普部落的首领克热恩?叶尔肯在“坦干”山(今博格达山)建立王朝,他组织准噶尔各部落与突厥绰若可汗开战取胜,攻占哈密焉耆等地。克热恩的儿子赫烈依建立王朝,《旧唐书》记载赫烈依之父是克热,在隋代称雄;克烈名称取于当时王汗之名。热西丁的著作、哈萨克部落志和中国史籍也有这个记载。波塔宁认为“克烈部落是萨热乌孙的后代”。上述记载说明,克烈部落的形成,是有相当丰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