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吧 关注:758贴子:3,641

淮安人方言大汇集【精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10-22 10:12回复
    1.挖五呱唧 (乱七八糟) .
    2.小气一兹到尬罗 (小车一开到家了。我们那儿车说成蔡) .
    3.小锤靠 (小锤敲) .
    4.七饭 (吃饭) .
    5.恩那 (好的) .
    6.西会 (社会) .
    7.挖头挖脑、挖而日脑 (使蛮劲,表示很傻) .
    8.愚而其缀(其实就是愚缀,意思是很啰嗦)
    9.傻里呱唧 (傻) .
    10.假踏气子 (自行车) .
    11.味儿(读出儿话音) (神经病) .
    12.各见 (好像是咯吱或者见外的意思吧,不清除) .
    13.噻泡噻 (撒泡尿) .
    14.阿着 (鸭子) .
    15.海着 (鞋子) .
    16.K(第二声)你 (打你) .
    17.老爹 (爷爷) .
    18.二爷 (叔叔,或伯伯) .
    19.什里呀 (什么呀) .
    20.恩 (我) .
    21.酪切图 (赖皮) .

    


    2楼2012-10-22 10:12
    回复
      2025-05-21 11:30:59
      广告
      22.你尬登哪块呀(你家在哪儿?) .
      23.够人 (讨厌) .
      24.剩人着的 (讨厌,更表示恶心) .
      25.挖笔窝子( 凹里去的地方).
      26.内滩没得几滩好(那儿没有这儿好) .
      27.迫通一哈着掉赫去六(噗通一下子掉下去了) .
      28.你们少刺钢我,死色喽.(你们不要激我,死色喽就是死色喽)
      29.滴溜拉挂的 (拖得很长的意思).
      30.磕几头子 (膝盖,我们那儿说成磕地头子) .
      31.腾(4声)子 (嗓子) .
      32.饭嫌 (普通话也讲,就是犯嫌的意思,表示讨人厌).
      33.小气拉巴的.(貌似淮安话应该是小气不拉的,表示很小气)
      34.恩不晓得.(我不知道的意思)
      35.撅队了!(很好,PERFECT!)
      36.怎干地的啊? (怎么了?)
      37.火打火六--即瞧你那高兴样.
      38.小就、侠子--即小孩.
      39.大不(姑妈).
      40.滑肉(纯肉).
      41.屎橛子 (大便).
      42.夹蛆(东北人的闹磕儿,还表示扯淡的意思)
      43.你们急西死小揪!(你们这些死小孩)


      3楼2012-10-22 10:13
      回复
        有一种饼叫曹排,有一种瓜子叫照葵,有一种方向叫直冲有一种衣服叫小汗踏子,有一种不守规叫不上路子,有一种不完美叫不一当,有一种左撇子叫左比辣子,有一种散步叫创创,有一种小气叫扣**子,有一种洼地叫大刻塘,有一种睡觉叫托尸,有一种邋遢叫窝不几招,有一种谈心叫插寡,有一种疲惫叫西累的,有一种兴奋叫精神落国,有一种贬低叫日绝,有一种问路叫蹲哪块的,有一种粗话叫辣称,有一种傻子叫二五刮鸡,有一种精神叫杨二疯,有一种猥琐叫活剩人子的,有一种不着急叫表动滴,有一种无奈叫倒头鬼,有一种小孩叫小就,有一种硬币叫大刊壳子,有一种蛤蟆叫赖蛄子,有一种调皮叫厚比脸,有一种感慨叫坑的了妈,有一种瞌睡叫充冷,有一种训斥叫次刚,有一种乱跑叫冲军,有一种变态叫二衣子,有一种整理叫适当适当,有一种不正经叫五二骂鬼,有一种看帖不转的叫没翘


        4楼2012-10-22 10:13
        回复
          1.【阿嚏】〔象声词〕打喷嚏的声音。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正末同旦儿打嚏科云)~!”例:她连住打了好几个~。《声音描写词典》收录此语。
          2.【阿姨】〔名词〕对与其母亲年龄相仿且无血缘关系的女性的尊称。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死。”例:你~没在家,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
          3.【啊】〔助词〕境内口语中多以“啦”、“喳”、“嗲”、“呀”、“嘎”、“咭”、“啢”等词来替代“啊”,实际上应是“哩啊”、“的啊”、“子啊”、“个啊”、“去啊”与“了啊”的合音。例A:你找我做哩嗲?例B:晚饭后没事~咭?
          4.【呆】〔形容词〕呆板;死板。“呆”,原本发【ái】音,但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口语习惯,国家语言委员会要求从1987年开始,改发【dāi】音。然而“呆”,在境内的口语中仍发“挨”音。例:他那人~得很。
          5.【呆板】〔形容词〕死板;不灵活;不知变通。例:我很了解她,她做事很~。
          6.【呆板板】〔形容词〕“呆板”的重迭形式(ABB式),较之“呆板”,语意更甚。例:他就像算盘珠子一样,~的,不拨不动。
          7.【呆的】〔形容词〕肯定的;必然的。例:他一见女人脸就红,这是~。
          8.【呆木】〔形容词〕做事呆板,不灵活。例:别提她,做事~得很。
          9.【呆钱】〔名词〕固定的收入,亦称“死钱”。例:我也就每月拿点~,不像你们活套钱很多。
          10.【呆事】〔名词〕不需要动脑筋事或现成的事。例:他啊,一口用没得,平时也只能就做点~。
          


          5楼2012-10-22 10:13
          回复
            11.【呆账】〔名词〕一目了然的账目。例:这是笔~,用嘴码码就可以码出来的。
            12.【哎哟黄天】〔成语〕意指叫苦连天。例:一让你做点个事,你就~、推三阻四的。
            13.【哎喓喂】 ①〔象声词〕护疼时的叫声。②〔感叹词〕其语意较活,不同的语境下则有不同的意思。例A:~,多大事呀!我就这么着,你能怎干啊?例B:~,这么点小事,纯粹是举手之劳。
            14.【爱理不理】〔成语〕待人不热情,冷淡。境内口语中,类似的词语有:爱看不看、爱说不说、爱吃不吃、爱玩不玩等等。《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黄二麻子~的,问他什么事。”《围城》:“孙太太~地应了一声。”例:她搞瘟鸡似的,对任何人都是一副~的样子,哪能做营业员啊?
            15.【爱死不活】〔成语〕形容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例:年轻人一点个朝气都没得,看你什么样子哦,~的。
            16. 【爱斯】〔名词〕扑克牌中的“A”牌。亦说“大尖子”、“小一子”或“爱尖子”。
            17.【爱小】〔动词〕爱贪小便宜。《西游记》第三七回:“君王忒也~,就与他拜为兄弟。”又第五十回:“三藏道:‘不可!不可: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等悟空来走路,出家人不要这等~。’” 例:别看他平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其实他骨子里才~呢。
            18.【挨】①〔动词〕被。例:小明一大早就~老师克了一顿。②〔动词〕靠近;接触。例:我的手~都没~到他,怎么可能打他呢?又如:~~倡倡。③〔副词〕依次,顺次。如:~门逐户;~排排;~排住。④〔动词〕承受。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⑤〔动词〕轮到。例:我今个就在这儿慢慢的排(队),我就不信~不到我。
            19.【挨摆】〔形容词〕明显的;情理之中,本该如此。例:我跟你讲,事态发展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是~的,神仙都没法更改。境内有“秃子头上拿虱蚤(虱子)——~的”之歇后语。
            20.【挨边】〔动词〕①接近;靠近。例:他家跟我家~,山头。


            6楼2012-10-22 10:13
            回复
              4、褒义词: 绝对(非常好,优等),独盖(唯独一个好的,相当于天下第一) ,一当(妥当又很好),颜闹闹的(很热闹的),结杠(结实,身体壮)
                 5.贬义词:二衣yì子(变态),痴子(白痴),挖头rà脑的,猪头三(笨蛋),椅风做骑,骑皮郭掉的,神气六国的(精神状态良好,过分表达自我表现),死不烂俺的(不灵活,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哇呜国机的(没有条理),渗不拉机的,死头眯眼的,眉次目瞪,鬼大流吹的。
                 6、名词:膀接(“接”可省略)弯子(膀肋部),克接(“接”可省略)头子(膝盖),一哇脑(一巴掌),羊蜡子(昆虫,刺毛虫的幼虫,夏季树上常见),铅kàn 壳子(硬币),把拔(屎),汗踏子(衬衫),大汪(小湖或相对比较大的有水的水坑),小究 / 峡子,磕堂,次所,国睹睹来气(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要生气,一般是看到不受欢迎的人),给个/煤个/骑个,盐荽(香菜)。
                 7、食品:洋沙芋(马铃薯),沙叶(山药),大夹豁(韭菜盒子),坨子(肉圆),混荡(混饨),蹄爪zhǎo(猪爪子),蒸芹菜(黄花菜),滑肉(全是肉)。


              8楼2012-10-22 10:14
              回复
                 典型常用句:
                1. 恩桂桂,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 (恩乖乖,这个东西还就有用或好用)
                2. 这老头身体多结杠啊! (身体结实,健壮)
                3. 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 (我用手举起来,给你一个巴掌)
                4. 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 (我能一个巴掌,把你这小孩拍死了,注语气词,不是要杀人,而是表达生气)
                5. 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责次就到了。(我家住在健康路,从承德路直走就到了)
                6. 则母的啊?泽里的啊? (想做什么?想干什么呀?)
                7. 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 (我能把你踢到很远的地方!踢死你哦)
                8. 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 (怎么呀,我能怎敢对你干什么?)
                9. 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 (我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你的)
                10. 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 (这个水饺全是肉馅包的)
                11. 小揪脸长的唧咕唧咕的!


                9楼2012-10-22 10:14
                回复
                  2025-05-21 11:24:59
                  广告
                  1.胡二第=捞急毒 (???) .
                    2.挖五呱唧 (乱七八糟) .
                    3.小气一兹到尬罗 (小车一开到家了) .
                    4.小锤靠 (小锤敲) .
                    5.七饭 (吃饭) .
                    6.恩那 (好的) .
                    7.西会 (社会) .
                    8.挖头挖脑、挖而日脑 (???) .
                    9.愚而其缀(???)
                    10.傻里呱唧 (傻) .
                    11.假踏气子 (???) .
                    12.味儿(读出儿话音) (神经病) .
                    13.各见 (???) .
                    14.噻泡噻 (撒泡尿) .
                    15.阿着 (鸭子) .
                    16.海着 (鞋子) .
                    17.K(第二声)你 (打你) .
                    18.老爹 (爷爷) .
                    19.二爷 (叔叔,或伯伯) .
                    20.什里呀 (什么呀) .
                    21.恩 (我) .
                    22.酪切图 (赖皮) .
                    23.你尬登哪块呀(???) .
                    24.够人 (讨厌) .
                    25.剩人着的 (讨厌) .
                    26.挖笔窝子( 凹里去的地方).
                    27.内滩没得几滩好 .
                    28.迫通一哈着掉赫去六 .
                    29.你们少刺钢我,死色喽.
                    30.滴溜拉挂的 (拖得很长的意思).
                    31.磕几头子 (膝盖) .
                    32.腾(4声)子 (嗓子) .
                    33.饭嫌 (???).
                    34.小气拉巴的.
                    35.恩不晓得.
                    36.撅队了!
                    37.怎干地的啊?
                    38.一厢嗄切.
                    39.火打火六--即瞧你那高兴样.
                    40.小就、侠子--即小孩.
                    41.大鼓大 (大姑父).
                    42.大不(姑妈).
                    43.滑肉(纯肉).
                    44.坑死鞑漏,斗死逸群涩里人呕!(晕死了,都是一群什么人啊!)
                    45.屎橛子 (大便).
                    46.夹蛆(???)
                    47.节洗小泡子着的,光晓得玩,不晓得瞎席。
                    48.你们急西死小揪!(???)
                    


                  10楼2012-10-22 10:23
                  回复
                    “我姐姐家的孙子现在已经快5岁了,叫我姐夫都是‘爷爷’。而在我们小时候、甚至是在我们孩子小时候,称呼自己的祖父还都是‘爹爹’。”家住都天庙街的洪女士可谓是淮安的“老市民”,自幼深谙淮安方言的她,感觉淮安的一些传统方言称谓现在已经发生变化,“孩子现在称呼长辈都已经‘普通话’化了,老淮安的传统方言称谓已接近消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2000后出生的淮安儿童、以及相当一部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市区孩子中,称呼自己的长辈时,已经难觅淮安传统方言称谓的影子,他们对祖父辈以及叔辈的称呼,更多地接近于普通话的格式。“在市区,爷爷、奶奶的传统称呼往往为‘爹爹、奶奶’或是‘老爹、老奶’;称呼外公、外婆为‘婆爹’、‘婆奶’。称呼自己母亲的姐妹为‘姨娘’;称呼自己父亲的姐妹为‘布布’等,但现在淮安儿童的嘴里,‘姨娘’已经变成了‘阿姨’;‘布布’(bu读一声)也直接演化成普通话中的‘姑姑’。”家住清浦区的一位六十岁的退休教师这样对记者阐述道。
                      随着独生子女在社会人口比例中的不断加大,记者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尤其是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在孩子初学语言时,便让其称呼其孩子母亲的父母为“爷爷、奶奶”,而不是普通话中的“外公、外婆”、甚至淮安方言中的“婆爹、婆奶”。
                      “淮安儿童对长辈称谓的变化,一部分源于普通话的推广和发展。”淮安市民俗专家、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陈瑾这样分析道,“市区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起,学校教育教学就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加之这些儿童的父母,在校接受了长达十几年的普通话教育,因而他们的语言习惯更多地接近普通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瑾称,现在“4+2+1”的家庭模式,让儿童可以接触的亲属成员越来越少,“现在很多儿童的父母就是独生子女,因此这些孩子也没有舅舅、‘姨娘’、叔叔、伯伯、‘布布’,因而他们也很难了解这些称谓。”但是陈瑾认为,方言称呼虽然可以被普通话“同化”,但是绝不能被“异化”,“比如称呼自己的‘婆爹、婆奶’为爷爷、奶奶,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中国礼仪习俗的。中国人讲究礼制、讲究‘名正言顺’,这样不分具体称呼的随意喊叫,不仅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礼仪,更会给孩子造成混淆不清的概念。”


                    11楼2012-10-22 10:23
                    回复
                      原创列表 > 【淮安方言短剧】拾钱风波
                      


                      12楼2012-10-22 10:26
                      回复
                        视频: 落叶归根抢劫片段(苏北方言版)

                        


                        13楼2012-10-22 10:27
                        回复
                          视频: 大话西游淮安方言版

                          


                          14楼2012-10-22 10:28
                          回复

                            乐活
                            淮安方言花车表演


                            15楼2012-10-22 10:28
                            回复
                              2025-05-21 11:18:59
                              广告
                              在市区,爷爷、奶奶的传统称呼往往为‘爹爹、奶奶’或是‘老爹、老奶’;称呼外公、外婆为‘婆爹’、‘婆奶’。称呼自己母亲的姐妹为‘姨娘’;称呼自己父 亲的姐妹为‘布布’等,但现在淮安儿童的嘴里,‘姨娘’已经变成了‘阿姨’;‘布布’(bu读一声)也直接演化成普通话中的‘姑姑’。


                              16楼2012-10-22 10: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