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6,846贴子:8,274,091

我收集整理的一些紫砂民国陶刻名家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世纪30年代,宜兴紫砂业掀起了制壶与陶刻的高潮。一些陶刻的名家高手们在紫砂茗壶上或书法或绘画,书画高雅刀法遒劲,山水人物法度严谨,茗壶名刻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特的民国紫砂艺术,增强了紫砂茗壶的艺术魅力,深得民国上层人士的青睐。“壶随字贵,字依壶传”,故当时名家刻陶的工价要比制作茗壶的壶坯价格高。
民国壶陶刻的落款一般要受到陶商与店号的制约。壶上署款以陶刻艺人的名号与店号为主,有些落款十分混乱,随意性很大,如一人用多款,几人共一款,故相当一部分署款现在无法考证具体作者。
民国壶中,署款最乱的有三款:=====“陶”、“石如”、“石生”,现说明如下:
在民国的吴德盛公司里,“陶”,“企陶”是几人共用名款,店主吴汉文用,蒋永西用,任淦庭也用;民国壶上的“石如”款原为陈和大的名号,但上世纪30年代陈经耕也用过“石如”款,40~50年代范泽林也用过;民国壶上的“石生”款原为蒋永西的名号,但民国的陈经耕、范泽林也用过“石生”款,建国以后至文革,赵炳生也用过“石生”款(赵炳生,1930年生,宜兴紫砂工艺厂陶刻班班长)。



1楼2012-09-29 11:50回复
    因民国陶刻落款的不确定性,一般壶友很难弄清这些陶刻名号背后的名家高手。我致力于玩老壶至今,对陶刻中一人多款及几人共用款也十分困惑。从沪宁杭三位著名紫砂藏家许四海、沙志明、李长平,以及国内馆藏、台湾珍藏及本人自藏的民国壶中,整理分析,探求民国陶刻名家高手们的师承关系,陶刻风格以及艰辛的从艺之路,并列出表格,可使广大壶友对他们的名号、职务、师承一目了然,从玩赏中品味陶刻文化,从收藏中延伸壶艺传承。
    =======一、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
    韩泰出身碑刻世家。他上中学时就与当时的宜兴著名金石书画家卢兰芳、紫砂实业家胡汉文结为好友。民国初年,韩泰被艺古斋的紫砂实业家赵松亭聘为技师,专门从事紫砂陶刻。他发挥碑刻的特点,把金文、篆文、钟鼓文及青铜器上的纹饰巧妙地运用在陶刻上,使他的陶刻作品古色古香,风格独特,深受客户喜爱。
    1920年以后,韩泰受聘于宜兴吴德盛公司,担任陶刻技师,其间他的作品笔力雄健,刀法老辣,而署款由吴汉文所定,至1926年病逝,享年52岁。其传器有圆腹提梁壶、大圆壶、鼓腹壶以及仿古尊、仿古鼎、仿古等。
    南京博物院藏,铁画轩出品,韩泰刻。此碗器形为仿古,主面以琢地法陶刻“秦命丞相作颂功德”,落款为:“秦碑文八字,南陵刻”,肩部刻有“慕唐集中有此碑,南林”。
    二、邵云如(1888-1937年),号北岩、北研、筠如,又号北茗、严如、逸然轩主、半山房主,清末民初陶刻专业的开山宗师,宜兴上袁人。邵云如的先祖邵敏展北宋时期与苏东坡同窗,苏东坡晚年曾被邵敏展邀至宜兴邵家,共创“海棠院”。邵云如是清末紫砂名家邵大赦的第三子,清嘉道壶艺巨匠邵大亨的侄子,家传壶艺,渊源深远。
    


    2楼2012-09-29 11:53
    回复


      4楼2012-09-29 11:58
      回复
        七、诸葛勋(1897-1957年),号友石、卧龙、又号云石、玉如,民国陶刻高手,宜兴丁山人。诸葛勋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师从名师崔克顺,学习陶刻彩绘技艺。艺成后的30年代初,诸葛勋被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在壶盆上陶刻,经过对大量的日用陶器的陶刻,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快刻技艺。到30年代的中后期,诸葛勋开始在高档紫砂器上陶刻装饰,落款为友石、云石、卧龙。抗战后,诸葛勋为生活所迫走街串巷,在一些农家的紫砂器上进行陶刻。建国后,他参加了合作社,除继续陶刻外,还对陶刻班艺徒进行指导,直至1957年去世,享年60岁。其传器有狮球壶、洋桶壶、花瓶、帽筒等。
        紫砂柿竹壶,范祖德制,诸葛勋刻。壶的主面刻有行草诗句:“满盅芬芳羡碧霞,红炉石桩试新芽。石氏制,落款为“友石主人”。
        八、蒋永西(1900-1957年),号岩如,石生,又号聚莲老人,民国陶刻名家,宜兴蜀山人。蒋永西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刻字班,师从名师邵云如。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各种陶刻技法,并由邵云如为蒋取名号“岩如”。艺成后,蒋永西被宜兴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刻制了大量的瓶盆紫砂器。上世纪30年代初,蒋永西被宜兴名店------“毛顺兴”聘为技师,专刻花盆。上世纪30年代中期,蒋在吴德盛公司任技师,并与任淦庭合作,由任书画,蒋陶刻,落款均为“陶”或“企陶”。建国后,蒋永西参加了合作社,继续陶刻生涯,直至1957年去世,享年57岁。其传器有钵盂壶、扁腹壶、竹节提梁壶、六角花盆等。
        紫砂竹鼎壶,笔者藏,王坚臣制,蒋永西刻。壶的主面刻有砖文、瓦文及钱币,落款“仿金石索本,岩如刻”副面刻有山水村落~~~
        九、范福筹(1900-1959年),号瘦石,民国陶刻高手,宜兴蜀山人。
        范福筹幼时念过三年私塾,16岁随父制壶。1921年,范福筹拜任淦庭为师,学习陶刻。艺成后,他为任淦庭当助手,在----吴德盛公司刻制紫砂器。范福筹比较老实笨拙,虽为任淦庭的大弟子,但因技艺进展缓慢而常受到师父的批评。上世纪30年代后,范又为-------毛顺兴店陶刻,取名号“瘦石”,陶刻的紫砂器均署“瘦石”款。抗战后,范福筹又一度制壶,但主要业务还是以陶刻为主。建国后,范福筹参加了合作社,直至1959年去世,享年59岁。其传器有东坡提梁壶、高狮灯壶、竹鼓壶、竹段壶等。
        紫砂狮球壶台湾藏,江祖臣制,范福筹刻。壶的主面刻有隶书:“春满玉壶随意酌,味余诗思扩胸襟。瘦石刻。”
        


        7楼2012-09-29 12:08
        回复
          继续


          8楼2012-09-29 12:09
          回复



            12楼2012-09-29 12:18
            回复


              13楼2012-09-29 12:30
              回复
                受教


                14楼2012-09-29 12:48
                回复
                  


                  IP属地:甘肃15楼2012-09-29 13:30
                  回复
                    如师友们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可以接上!!! 为感~~~~


                    16楼2012-09-29 14:08
                    回复
                      怎么看的人这么少呢?


                      17楼2012-09-29 18:35
                      回复



                        IP属地:山西18楼2012-09-29 23:27
                        回复
                          感谢,学习…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2-09-30 02:03
                          收起回复
                            石云是何人,很多紫砂壶有石云<50年代>,请指点


                            22楼2013-06-30 0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