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8,014贴子:226,789
  • 17回复贴,共1

【科普】“史前的巨鸟”——Me321重型运输滑翔机【坎坷历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监察铁骑 之邀对此类运输滑翔机进行资料整理。



1楼2012-09-22 12:42回复
    弗莱里希领导的梅塞史米特公司拉普汉姆的设计组在规定的最后一天(11 月 1 日) 提出了 Me 321“巨人”(Gigant) 。它以一个长 11 米、宽 3.15 米、高 3.32 米的箱形货舱为中心,前面的机头是可向两旁张开的贝壳形货舱门,能直接装入大体积货物。为方便车辆进出,货舱底板离地面很低并设计了特殊的坡道。货舱底板用坚固的骨架加强,可承载 22 吨货物。货舱地板面积约 40 平方米,整个货舱容积达 108 立方米。在中段增设辅助隔板后,可运送 200 名全付武装的士兵。Me 263 货舱上方是一根钢管焊接 N 型构造的金属机翼大梁,用木制的翼肋保持它的翼型。【ME321的起落架】主翼前缘为木质胶合板外壳,其它部分为布蒙皮。主翼梁钢管支持架向后延伸铰接着全翼展的动翼,动翼分为四段:左右外侧两段为副翼,内翼两段为带调整片的襟翼。整个主翼的内翼段水平而外翼有上反角,内翼外伸的三分之二处到货舱底部骨架间有大型支柱加强。从货舱向后延伸的后机身为钢骨蒙布构造,而全木质的尾翼间也用支柱加强。机身下部左右有四个钢质着陆滑撬,机身尾端也装有带缓冲装置的尾撬。为了起飞滑跑,把Ju 90 主起落架的轮子装在主翼支柱下两侧作主轮,机头下**f 109 主起落架的轮子作前轮,起飞后这些轮子将被投弃。【ME321的生产车间】


    3楼2012-09-22 12: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飞行员的座舱放在主翼前缘位置的货舱天花板上,视界良好。机上乘员组共 5 名:其中飞行员 1 名,通讯士 1 名,搭载指挥员 1 名,机枪手 2 名。机上固定武器为机头货舱门上部左右伸出的 7.9 毫米 MG15 机枪。货舱还有供搭乘士兵用 MG34 机枪射击的小窗。【ME321A初始图纸】


      4楼2012-09-22 13:00
      回复
        航空部审查后于 11 月 6 日发出包括原型机在内生产 200 架的指令。Me 263 设计组不分昼夜地加班进行细部设计,图纸一出就交生产部门。科马德沃的曼尼斯曼公司负责制造钢管焊接的机身骨架和主翼大梁;斯图加特的曼伊家具厂制造木质尾翼、主翼翼肋、前缘外壳和主翼与机身接合部整形材;最后由梅塞史米特公司拉普汉姆工厂组装。12 月底航空部把它的机型番号改为 Me 321,而 Me 263 成为后来梅塞史米特一种火箭动力飞机的番号。
        得到生产命令的 14 个星期后,1941 年 2 月初,组装厂完成“巨人”的原型 1 号机,还有 62 架同时在生产线上组装,其中 11 架己进入最后组装阶段。2 月 25 日,原型 1 号机载 4 吨配重由 Ju 90 曳航试飞成功。除舵感较重外,操纵性良好,没发现什么需修改设计的缺点。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设计人员提出由两人操纵的建议。从生产的第 101 号机起,改为双座驾驶舱。以后,单座驾驶舱的称为 A 型;双座驾驶舱的称为 B 型。


        5楼2012-09-22 13:01
        回复
          这玩意要是让盟军战斗机发现了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12-09-22 13:02
          收起回复
            载运 120 名士兵的运用试飞中。“巨人”右侧的助飞火箭在离地时没有点火,使“巨人”向右侧滑,引起 3 架曳航机的碰撞,“巨人” 和曳航机坠毁在跑道周边森林里,6 名机组乘员、120 名搭载士兵和 3 名曳航机驾驶员全部丧命,成为 1941 年最惨重的飞行事故。


            8楼2012-09-22 13:07
            回复
              尽管事故不断,但在首飞三个月后的 1941 年 6 月,德国空军还是组建了 Me 321 大型运输滑翔机联队。联队包括各装备 6 架“巨人”的 3 个滑翔机中队和各装备 12 架 Bf 110C 的 3 个曳航机中队。在这个联队向东线出动前,又改组为 4 个特别大型滑翔机中队,每个中队由 5 架“巨人”和 15 架 Bf 110C 组成,到 9 月各中队已处于实战状态。9 月中旬,第 1 特别中队配属到北方战区第 1 航空军在里加活动;第 22 特别中队配属中央战区第 2 航空军驻扎在奥尔沙;第 4 特别中队配属给南方战区第 4 航空军开始驻扎刻赤,后驻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留下的第 20 特别中队和联队本部也配给第 2 航空军。【Me 321 W2+SH 在奥尔沙准备起飞】


              9楼2012-09-22 13:10
              回复
                为从欧洲西海岸入侵英国本土而研制的 Me 321 和它的三驾马车曳航方式在俄罗斯严寒条件下使用困难重重。首先这种曳航方式的航程只有 400 千米,在这个范围内要寻找具备 1,200 米铺装跑道的机场,还要准备保证“巨人”运用的必要器材设备,如大型牵引车、离陆车轮及装备器材、助飞火箭燃料贮藏和灌装设备……而由于 He 111Z 的研发迟迟没有到位,在东线作战还只能用 3 机曳航方式,充满危险。9 月 12 日第 1 中队向爱沙尼亚西方里加湾的萨列马运去突击部队,此后又为这个岛上的陆军和第 54 战斗航空团的 Bf 109 补给燃料和弹药。第 22 中队在恰达洛沃卡方面、第 4 中队在基辅. 罗斯托夫战线也都进行过几次补给行动。由于严寒使机场条件恶化,“巨人”陷于瘫痪。在 1941 年底 Me 321 大型运输滑翔机联队被撤消建制,但各独立的中队还残留在战场上。

                  1942 年初,为进行攻占马耳他岛的“大力神”作战,德军计划抽调东线的 Me 321,由 He 111Z 曳航运送两个的空降师(其中一个为意大利师)作战 。但“大力神”作战一拖再拖,最后取消。德军又打算把 Me 321 用于东线的攻击阿斯特拉罕和巴库油田的作战。以后东线战局急转,Me 321 的角色由攻击转为救急。如 1943 年初向斯大林格勒的被围德军紧急空运补给;此后又在克里米亚战线向孤立的库班桥头堡运送弹药……1943 年夏,德军企图用 Me 321 把集结在法国伊斯特勒的两个师运往西西里岛,但由于 He 111Z 曳航机的航程不够而终止。

                  Me 321 在 1941 年生产了 186 架,加上翌年生产的 14 架,共生产 200 架。它虽具备惊人的 22 吨载运能力,却由于自身没有动力而限制了它的实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2-09-22 13: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至此,Me321A型B型由于其使用条件的巨大限制,德国航空部决定给 Me 321 装上发动机,使它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以扩大其实用范围。在 1941 年 3 月就指令梅塞史米特公司进行这项发展。这就是后来的Me 323(W9+SA)。【见下次科普贴】【几张ME321的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2-09-22 13:19
                  回复
                    【END】


                    12楼2012-09-22 13:19
                    回复
                      德国空降部队要是能用这个运载四号。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2-09-22 15:49
                      收起回复
                        木头的,很好。
                        易于生产。
                        不像金属材料搞神马切削之类的,占用有限的机床。


                        15楼2012-09-22 16:01
                        回复
                          长姿势了…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9-22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