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吧 关注:5,306贴子:75,751
  • 12回复贴,共1

楚国的常胜将军---昭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是楚国大司马 令尹---昭阳


1楼2012-09-19 19:02回复
    常胜将军都打了什么胜仗?


    IP属地:湖北2楼2012-09-19 19:05
    回复
      2025-08-29 16:4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常胜将军咋没干赢秦国?


      IP属地:湖北3楼2012-09-19 19:14
      收起回复
        昭阳就是安徽寿县考古出土的【鄂君启金节】中记载的楚国大司马邵阳,就是楚国三莒中的邵氏,昭氏就是楚国文字中的邵氏,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4楼2012-09-19 19:16
        回复

          昭阳像  昭阳名云,字阳,谥号“山子”。战国楚国令尹楚昭王后裔。原为大司马,主管楚国军事;兼领柱国,卫戍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封上爵执珪。 人物概述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战国时楚国所设官名,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楚国的最高武官,也称上柱国。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使兴化一带并入楚国。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又率兵攻打魏国,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邑,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此后不久,昭阳在封地病死。为表彰他的战功,楚烈王便以周穆王“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故后人称昭阳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他所葬的地方为“山子村”,意在赞美和纪念这位楚国良将。 家族背景  其祖父昭奚恤为春秋时楚宣王(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42年)大臣。楚王族本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史记·项羽本纪》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生平概述  楚怀王六年(前323年),为了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回魏当太子,率楚军伐魏,大败魏军于襄陵(今河南雎县),占领八邑。随即又移兵向东伐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当时正在齐国的秦使陈轸,到楚营中对他说:君已官为柱国,伐魏有功,可升令尹;今又伐齐,岂非画蛇添足!经陈轸劝说,遂引兵而退。楚国对此次伐魏之战极为重视,并以此事记年。“鄂君启节”舟节与车节铭文开头,都有“大司马昭阳败晋(三晋,这里指魏国)师于襄陵之岁”的记载。被任为令尹,当在襄陵战役之后。 相关事迹  昭阳的有关事迹,记载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和《国语》、《战国策》及地方志等史籍中。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兴化县新志》(欧志)记载:“阳有惠政,邑人祠而祀之。死葬于西山,去城三、四里高阜,隐隐隆隆,今俗称‘山子庙’者是。”“山子庙”有前后两进高大方形大门殿宇,前殿供奉着昭阳将军的部将(此殿及部分配套建筑于明万历年间改为“香山寺”),后殿为昭阳殿,重檐下挂着“昭阳殿”匾额,殿内供奉着身着戎装、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昭阳将军站立塑像。塑像上方屋梁上悬挂着“昭阳山子府君”横匾,两边挂着“勃海镇军压六王而霸楚,阳山食采留三户以诛秦”的抱柱盈联。大殿东西墙壁上彩绘着昭阳将军率兵攻城略地的战斗场景图画。昭阳墓位于此殿西北侧,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麒麟等石像生,墓门上嵌有“楚将昭阳之墓”的石额,墓碑上镌刻着“昭阳山子府君之墓”八个大字。   坟茔筑石为台,封土为墓,其高三丈有余,周围二十余丈,加上筑在距地面一、二丈高的土墩上,远远望去,煞似一座小山,故称此为昭阳山,简称阳山。明代兴化著名诗人李沂在《昭阳山》诗中写道:“孤城野水带斜曛,西望高原楚将坟。”可见当时的昭阳墓是何等雄伟,简直可与高原相比。巍峨的“山子庙”建筑群和高大的昭阳墓周围碧水环抱、九河汇聚,劲松、古柏、皂荚树林郁郁苍苍,为兴化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两千多年间一大名胜景观。   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在游览、瞻仰、歌咏“昭阳墓”、“山子庙”时,情有独钟,发现每当傍晚红日即将西沉时的阳山景色最为迷人壮观——天幕上如血的残阳余辉映衬着高原般的古墓,一座座高大殿宇及四周参天茂密林木,影影绰绰,浑然一体地突兀在荒原平川之上,活脱脱一幅绚丽无比的彩色水印木刻画,越发显出不凡的气象,故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共识,称此美景为“阳山夕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2-09-19 19:22
          回复
            旧时兴化及其周边地区的文人雅士、工商名流及广大市民观看“阳山夕照”时的壮观情景,简直可以和“泰山观日出”、“钱塘看海潮”的人流相媲美。   被后人称之为“五朝元老”的明代永乐十三年(1514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副宰相)的高谷在咏叹、赞美“阳山夕照”景色时写道:“阳山一带望中微,翠?苍崖映夕辉。斜影半侵行客骑,余光犹烛定僧衣。树头鸟雀参差集,草际牛羊次第归。明日登临重载酒,莫令迟暮感芳菲。”诗人被这迷人景色陶醉而流连忘返的心情跃然纸上。   到了清乾隆年间(1736至1796年),“阳山夕照”的基本景点“山子庙”和“昭阳墓”,虽经历代战火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而荒败,但当时兴化诗人李?的《昭阳墓》诗仍然写出了它当年的风采:“高原突兀倚晴空,楚将雄猷想象中。芳草离离嘶石马,幽宫寂寂冷青松。碑荒苔卧龙蛇迹,地避春喧燕雀风。铁骑雕戈今不见,忠魂千载起长虹。”   令人遗憾的是,“阳山夕照”美景、“山子庙”和“昭阳墓”不幸毁于抗日烽火。但值得庆幸的是,“山子庙”还有十多件珍贵的遗物仍然保存在市博物馆内,其中有大殿兽吻一具,经幢一座,雕花石柱三根,碑刻两块及“宝诰”一件,为日后重修这一名胜,恢复“阳山夕照”景观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将这一遗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2-09-19 19:22
            回复
              现接受邵阳一生的主要事迹:
              1.战国中期,邵阳率领楚军击败势头正劲的魏军,攻取魏国八座城邑,并趁势准备攻打齐国,被陈轸劝阻,这就是画蛇添足成语的由来
              2.公元前333年率领楚军在南京地区与越军会战,大败越军,杀越王无疆,占领越都,越人逃到福建
              3.击败越军后,兵锋转向挑拨楚越关系的齐国,在山东滕州附近,击败申傅齐军
              4.楚国为报秦楚丹阳之战失败之仇,年迈的昭阳率领约20余万楚军一路攻克武关,打到蓝田,对秦国都城咸阳形成包围之势,后来韩魏联军断楚军粮道和后路,邵阳在与秦国签订协议后,被迫撤军,秦国归还汉中一半土地,这是记载中邵阳少有的挫折之一
              5.公元前340年左右,邵阳率领楚军向巴国都城进攻,并且占领巴都
              6.张仪是邵阳手下的门客,有次邵阳开家庭舞会,玩的正高兴,邵阳忽然发现自己身上的和氏璧丢失,就把倒霉旦张仪暴打一顿【张仪实际是冤枉的】,从此张仪与楚国接下梁子
              7.战国中期,楚国的军权大多掌握在邵氏家族,楚国有5--6位邵氏担任令尹,通过考古和正史得知邵氏还担任越国 韩国 蜀国的丞相
              8.邵阳的封地在苏北 鲁南一带,其中的昭阳山 昭阳湖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楚国有王宫叫昭阳宫,也是为纪念他
              9.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出土于一个叫邵滑的楚国贵族墓葬中


              7楼2012-09-19 19:42
              回复
                昭阳楚水,昭阳楚梅,甚至韩国都有昭阳湖,可见他在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8楼2012-09-19 19:58
                回复
                  2025-08-29 16:3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昭阳伐魏后,楚怀王伐韩,置新城郡,楚国主将也是昭阳吗?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9-20 18:58
                  回复
                    蓝田之役也是昭阳打的?


                    IP属地:上海12楼2012-09-21 0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