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吧 关注:18,745贴子:435,365

三代五将军世家——振威将军赖恩爵家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赖恩爵将军(1795-1849),字简廷,广东新安县大鹏城(即现在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人,汉族客家人。祖籍永安县(今紫金县),为永安赖参廷九世孙。先祖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迁新安大鹏古城乌涌村(今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祖父赖世超武举人,官至二品都尉。父亲赖英扬任浙江淀海总兵,叔父赖信扬任福建厦门水师提督,官至一品。弟赖恩禄,将军官衔,任福建晋江镇镇台。父亲赖英扬一生致力于缉匪抗盗,战绩彪炳,官至浙江定海镇总兵官,死后晋封振威将军;叔父信扬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封安鹭将军。赖恩爵少时随父出任阳江,后在阳江入伍。历任兵士、把总、千总、守备、都司、 游击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年)补海门营参将。



1楼2012-09-14 09:28回复
    道光十九年七月(1839年9月),赖恩爵率中国水师在九龙一带击溃来犯的英军,取得了中英九龙海战的胜利。 其后道光皇帝赏戴花翎, 封“呼尔察图巴图鲁”(‘巴图鲁’为满语,勇士之意)名号,并升授副将。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英船攻官涌营盘,但被守军击退。十月,恩爵会同陈连升等,分兵五路,袭击英军舰艇,击沉双桅洋舶一只、划艇一只,英船尽退出洋。粤督奏恩爵最熟悉外洋情形。故不久赖恩爵即被授南澳镇总兵。当时廉、琼海盗猖獗,恩爵遂率拖船四十余只前往剿匪,降敌四百三十八人,擒拿盗匪九十五人。他在平定海盗中累立战功二十余次,于道光二十三年冬升任广东虎门水师军务提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 葬于大鹏大坑山爬鸡地,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迁葬大鹏王母黄岐塘。原墓地遗留石人、石马各一对(现存深圳市博物馆)。在城内的十多个将军府中,最气派的算是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赖氏世代行武,曾在三代间出了五个将军,所以当时广东有“文颜武赖”的说法,夸赞颜家出了诸多文官,赖家出了诸多武将。
    曾在中英海战中建立功勋的赖恩爵眼睁睁地看着英国割占香港侵扰沿海,忧郁而终,在1997年香港回归当年,赖氏后人以“还我祖愿”牌匾来告慰将军。赖恩爵将军府第位于城郭东南角,这一带有其祖孙三代三个将军府,另建有单独的赖府书房,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至今有160年历史,是城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道光皇帝亲笔书写的“振威将军第”漆金大字说明他的显赫,门檐上金木雕刻花鸟、人物,府内庭院深深,院墙高耸,令人肃穆,从外望内,三进大门层层叠叠,真是将门一入深似海。


    2楼2012-09-14 09:29
    收起回复
      2025-08-20 19:5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赖氏世代行武,曾在三代间出了五个将军,所以当时广东有“文颜武赖”的说法,夸赞颜家出了诸多文官,赖家出了诸多武将。


      3楼2012-09-14 09:29
      收起回复

        赖恩爵(1821年一1848年),字简廷,大鹏鹏城人,客家人。赖家数代行伍,地因之自少从军。其父赖鹰杨,清道光年间曾任浙江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八岁的赖恩爵任海门营参将。奉林则徐之命,率水师兵船3艘进驻九龙湾,禁绝走私鸦片的英国人的粮食和淡水供给。在英军舰的突然袭击下,指挥水师兵船及炮台官兵英勇还击。经过五小时激战,击沉两艘英舰,打死打伤英军30多人,英舰大败退回尖沙咀。随后又令水帅烧毁英商鸦片趸船多艘。由于他在九龙海战中战绩卓著,得到道光皇帝赏识,御赐"呼尔察图巴鲁"(满语,勇士之意)称号,赏戴花翎,晋升为副将。同年九、十月间,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之命。带兵移守大屿官涌炮台,分兵五路于尖沙咀截击英军。经过十天的六次战斗,出沉英舰两艘,英军被逐出尖沙咀海面,取得了中英穿鼻海战的胜利。
          赖恩爵后任南澳镇总军,多次平定海盗侵扰。道光二十四年,擢升为广东水师提督。1848年封振威将军,同年辞世。赖将军府第位于大鹏城南门内右侧,被列为深圳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楼2012-09-14 09:32
        回复
          评价
           1844年,在鹏城开始修建他的府第——赖府。四周高筑围墙,场地宽敞,规模宏大,三进四合大院,雕梁画栋,金璧辉煌。大门额上横贴道光皇帝赐的“振威将军第”。大门左右两旁贴上道光皇帝赐的对联“秀一鹏山开泰运;重班凤阙迓鸿麻”。老百姓称赖府为“将军门第”。1848年,赖恩爵在忧郁中病逝,终年53岁。道光皇帝闻讯,谥封为“振威将军”。
          遗愿
          赖恩爵在逝世前,叫五个孙子到他的床前,留下遗愿“希望有朝一日,收回香港岛”。经148年后,到1997年6月21日,散居世界各国的百多位赖氏后人,纷纷回到大鹏古城。在赖恩爵将军第,悬挂了一幅红色纪念碑,上写“还我祖愿”。9天之后,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5楼2012-09-14 09:34
          回复
            从资料上读到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一堆古时的青砖灰瓦;贴近后,生硬的砖瓦就生动起来,经历600年风霜的石砖映出与所城有关人和事,将人带入600多年前的历史长河,不能自拔!
            这是一座宁静的小城,1000多座明清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外观轮廓呈“尖锐飞带顶式”,或广府筒式。总长1200米的城墙绕城一周,突出了小城之所以为“城”的历史。城墙雄伟而厚实,手扶百年沧桑的青砖而上,凉气从手掌沁至背心,激醒沉睡的历史。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奉命始筑大鹏所城。之后,来自天南地北的80余姓官兵携家带口,2000多人移居所城,荒芜的岛屿成为南部海防重镇。深圳移民文化盖始于此。
            东、西、南三个城门俨然耸立,百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古城。城墙上的马道已日渐倾颓,阳光投射在敌楼和城门两边警铺上,映出战火连连的岁月。
            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窄街小巷、石板小路仍诉说着那年那月。古城的每个角落都散落着将军的故事。伫立在低矮破败的屋檐下,或是穿梭于气势磅礴、雕龙刻凤的府第间,情绪随着将军们不同的人生际遇而起伏。
            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赖氏“三代五将”,成就了广东“文颜武赖”之说,四所赖氏将军府第见证了赖家的辉煌。
            鹏城赖氏始祖赖吾彪于清乾隆年间由广东紫金迁居鹏城,以竹篾手工艺为生。三代孙赖世超自幼聪慧好学,娶大家闺秀、学识渊博的刘小姐为妻后,受妻指点弃文从武,从小小千总官至广东琼州镇镇台,镇守今海南岛。道光十年,晋封武功将军。刘老夫人可谓“贤内助”,自写家书以教子,赖家从此与将军结缘。赖世超将军第(赖氏祖屋)位于所城西门一侧,至今还保留完好。漆迹斑驳的院墙上,还留有刘老夫人对儿子们的谆谆教导。赖世超长子赖英扬道光十八年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官,晋封振威将军。赖英扬长子便是抗英名将赖恩爵将军。
            赖氏几座将军第,以赖恩爵将军第最威。府第在南门内右侧100米处,乃御赐所建。门首横额“振威将军第”五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所提,檐板、梁枋上都有金木雕刻,上绘人物、花鸟仍依稀可见。2500平方米的府第内有数十栋屋宇,站在院中,抬头只见一片蓝天。恩爵将军一生所战无败绩,后忧郁而终。1997年,将军后人所立“还我祖愿”的牌匾,告慰了先人“吾忧南京条约为忧,吾乐收回香港为乐”的遗愿。
            穿过窄窄的小巷,另一端是一间破败的小屋。从木门缝往里看,土墙泥地,没有一件家具,外墙上钉有“赖升扬府第”字样牌号。为何这般败落?原来,清朝为官有“回避”之律,同一家族中,若多人官至五品以上,便不得同在一省为官。恩爵将军的二叔赖升扬便放弃了当将军的机会,回家务农,归隐小屋。大叔赖信扬也遇此尴尬,但他以“你侄子能当将军,做叔叔的也能成将军”之气魄,请调福建任职,建功后晋封安鹭将军。
            


            6楼2012-09-14 09:39
            回复
              赖恩爵将军的英雄气节
              赖恩爵一生大小海战三十六战无不胜,特别是九龙海战打响了鸦片战争第一枪,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与西方殖民者正面交锋的中国水师名将,他的名字与九龙海战一起被永远载入史册。赖恩爵不仅是一名战斗英雄,还精通诗文,其任广东南澳镇总兵时,“与澳绅黄庆元,同具儒将风多年,袍泽交谊甚深,暇则以诗唱酬,并以忠清交勉,两人卒成南疆名将。


              7楼2012-09-14 09:45
              回复
                人民网:抗英名将赖恩爵与振威将军第(组图)

                  双狮守卫的抗英名将赖恩爵府第大门,上悬挂完好无损的清道光皇帝御赐“振威将军”匾。
                  在深圳首个“国家级”古迹——明清时期的海防要塞大鹏所城里,保存完好且最为壮观的是振威将军第,该将军第有150年的历史,拥有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
                  振威将军第乃是抗英名将赖恩爵的府邸。赖恩爵(1821年一1848年),字简廷,大鹏鹏城人。赖家数代行伍,地因之自少从军。其父赖鹰杨,清道光年间曾任浙江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八岁的赖恩爵任海门营参将。奉林则徐之命,率水师兵船3艘进驻九龙湾,禁绝走私鸦片的英国人的粮食和淡水供给。在英军舰的突然袭击下,指挥水师兵船及炮台官兵英勇还击。经过五小时激战,击沉两艘英舰,打死打伤英军30多人,英舰大败退回尖沙咀。随后又令水帅烧毁英商鸦片趸船多艘。由于他在九龙海战中战绩卓著,得到道光皇帝赏识,御赐呼尔察图巴鲁(满语,勇士之意)称号,赏戴花翎,晋升为副将。同年九、十月间,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之命。带兵移守大屿官涌炮台,分兵五路于尖沙咀截击英军。经过十天的六次战斗,出沉英舰两艘,英军被逐出尖沙咀海面,取得了中英穿鼻海战的胜利。
                  赖恩爵后任南澳镇总军,多次平定海盗侵扰。道光二十四年,擢升为广东水师提督。1848年封振威将军,同年辞世。赖将军府第位于大鹏城南门内右侧,被列为深圳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网综合)
                清道光皇帝御赐“振威将军”匾。

                雕梁画栋

                光阴荏苒,将军府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楼2012-09-14 09:52
                回复
                  2025-08-20 19:5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品朝光

                  大鹏所城翁松龄所长谈赖恩爵振威将军第的历史与现状

                  赖家“三代五将”官职介绍

                  忠义传家牌匾

                    赖恩爵将军早已杳然仙逝,将军曾用过的古旧蓑衣寂然悬挂于院墙。
                    赖恩爵因在九龙海战中战绩卓著,得到道光皇帝赏识,御赐呼尔察图巴鲁(满语,勇士之意)称号。
                  


                  9楼2012-09-14 09:53
                  回复

                    赖恩爵陵园


                    10楼2012-09-14 09:55
                    回复



                      11楼2012-09-14 09:59
                      回复


                        


                        13楼2012-09-14 10:02
                        回复



                          14楼2012-09-14 10:04
                          回复
                            九龙海战
                            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7日“尖沙村中有民人林维喜,被夷人酒醉行凶,棍殴毙命”(《林则徐使粤两广奏稿》第107页), 林则徐于8月15日下令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则违抗拒交,于是林则徐遵照嘉庆十三年之例,采取了不准他们逗留澳门,断绝柴米食物等措施。9月4日中午12点,义律率“路易沙”号(装备10门回旋炮和4门三磅长统炮).巡洋舰“珍珠号”(装备6门6磅炮)等5艘舰船,以“求为买食”为名接近我方,下午2点30分下令开炮轰击我水师船,正在巡洋的大鹏营守将赖恩爵受到出其不意的攻击后,随即指挥水师船和九龙炮台开炮反击,不久英军“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叠见夷尸随潮漂淌”,“此外夷人受伤者尤不胜计”,下午6点30分英船逃回了尖沙咀,九龙海战以我方的大胜而告终。此战意义重大:这是鸦片战争的起点,“一般地说来,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这次海战开始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九龙海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
                             由于赖恩爵英勇善战,道光皇帝赐赖恩爵“呼尔察图巴图鲁”(勇士)称号,晋升副将(从二品)。1843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正一品,封“振威将军”。现大鹏城内有御题“振威将军第”的赖恩爵将军府仍保存十分完好。
                             九龙海战后的两个月即11月3日,发生了穿鼻洋(位于虎门外30里)之战。同一天(或后一天),又在尖沙嘴洋面发生了官涌之战(至11月13日,10天内共打了6仗)。这7仗中除11月11日由我方主动开炮袭击外,余都为英军挑起,并以其失败而告终。 [1]


                            17楼2012-09-14 10:48
                            回复
                              2025-08-20 19:4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视频: 揭开鸦片战争序幕——九龙海战
                              赖恩爵将军率龙岗军民在九龙海面与英军作战,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18楼2012-09-14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