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吧 关注:16,918贴子:804,295
 提到魔门发展史,首先要讲魔门的起源。要谈魔门的起源,道魔同源的问题不能不讲。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儒家正统打压的诸子百家开始进行有机结合,以道家思想为主干,杂和墨、医、巫术、方术等各家之长的原始道教开始形成。魔门的形成过程与道教类似,因而初创之时两者有许多杂汇、交叉的地方。道分阴阳,人有生死。道、魔两家皆本于道,只是侧重点不同。老子就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说法,《老子》中还有许多这种冷眼看穿之语,可见道家本有仁与不仁、有情与无情之分。道家不仁、无情的思想由魔门继承发扬。另外,有人考证魔门的冷酷无情源于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独善其身的思想。而《庄子》、《列子》中均有杨朱求学于老子的记载,也可见魔门与道教有很深的渊源。
    东汉末年,道教与魔门兴起。张角凭之起义并妄图夺取天下的道教经典《太平青领书》中,内容庞杂,既有道家玄门正宗,也有不少旁门左道。由此也可佐证道魔同源非虚。
    据我推测,《天魔策》应成书于东汉晚期,即佛教传入之后,因为先秦诸子中只有异端邪说的概念,并没有魔的概念,《天魔策》中的魔字,当来源于佛教佛魔争斗的理论。


1楼2007-03-25 16:35回复
    这个要顶的

    好详细好深刻


    5楼2007-03-25 16:39
    回复
      2025-08-14 10:0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隋末唐初时期 (见《大唐双龙传》)
       至大唐终结时,补天阁石之轩出家、杨虚彦身亡,显然已经不复存在,该卷天魔策邪王估计是带进棺材里去了,补天阁绝传! 
       花间派石之轩出家、侯希白不入魔门,推定魔门花间派绝传!但是花间一派并未失传,在覆雨翻云仍有花仙年怜丹出场,推定花间派发展成为域外门派,不属魔门。 
       天莲宗安隆生死不明,书中未见其传人,以后各书中也未提及,推定天莲宗绝传! 
       圣极宗尤鸟倦、丁九重死,金环真、周老叹落入赵德言手,推定圣极宗之全部或部分天魔策亦落入赵德言手,后来金环真、周老叹归隐,圣极宗势单力弱,推定其日后并入阴癸派。
       魔相门赵徳言得到圣极宗之典籍,赵徳言在《大唐》结束时依然混迹突厥,其传承可能一直留在塞外,因此推测魔宗蒙赤行和庞斑应该是其后代传人,是为《覆雨翻云》中的域外魔门。这也可解释为何阴癸派的赤尊信与域外魔门的庞斑都精通道心种魔大法。
       魔门两派六道幸存门派:阴癸派、灭情道、魔相门、老君观、道祖真传。
       魔门的最高峰应该在武后时期.至少武则天证明了婠婠的话,魔门也是能治理好国家的.


      6楼2007-03-25 16:39
      回复
        宋末元初时期(见《破碎虚空》)
        大BT令东来估计是宁妖道的传人,也是黄易书中最早白日飞升、破空而去的家伙。阴癸派的血手厉工推测是圣极宗的传人,赤尊信从他那儿学到了道心种魔大法。值得一提的是,传鹰练成的《战神图录》,是黄易书中最早出现的四大奇书(《破碎虚空》写作时间最早),当然按作品中叙述的历史,它是最后一本。


        元初明初时期(见《覆雨翻云》)
         阴癸派、灭情道与老君观、道祖真传,在元末再次合并为天命教,是为中原魔教。《覆雨翻云》中魔门宗主为玉枭夺魂四人,「玉」是「翠袖环」单玉如、「枭」是「夜枭」羊棱、「夺」是「夺魄」解符、「魂」是「索魂太岁」都穆。单玉如出自阴癸派,则其余三人分为灭情道、老君观、道祖真传之宗主。


        7楼2007-03-25 16:40
        回复
          本文纯为抛砖引玉之作,欢迎补充、指


          9楼2007-03-25 16:41
          回复
            ................


            IP属地:北京15楼2007-03-25 22:13
            回复
              那是网络游戏的!又不是小说原作!我是这样认为的!


              18楼2008-12-07 17:05
              回复
                加精!!


                IP属地:广东19楼2008-12-09 20:13
                回复
                  2025-08-14 09:56: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19.117.99.*
                  hao


                  20楼2008-12-11 00:37
                  回复
                    牛人
                    楼主应该去做考古


                    22楼2008-12-31 14:22
                    回复
                      另外,有人考证魔门的冷酷无情源于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的独善其身的思想。而《庄子》、《列子》中均有杨朱求学于老子的记载,也可见魔门与道教有很深的渊源。 
                      --------------------------------------------------------
                      你是相当的那个什么
                      杨朱,老子,庄子,分别代表道家的三个阶段
                      你觉得牛顿会求学于爱因斯坦吗

                      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还有后半句"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后世大多人只记前半句,说杨朱什么自私自利,实在是浅薄


                      23楼2009-01-01 03:53
                      回复
                        dddddddddddddd


                        IP属地:内蒙古24楼2009-01-02 2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