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945年日本历年军费在《大东亚补给战》、《大东亚战争全史》中都没有逐年记载,这次我引用不同的材料勾勒一下,此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向意大利订购了72架的DR-20双发重型轰炸机,次年交付完毕,日方称为“伊式重爆”(イ式重爆),72架DR-20双发重轰价格是6000万日元,原本价格是1亿日元,因为盟友关系墨索里尼打了6折,1939年的6000万日元相当于1980年的450亿日元,据考证后来日本又向意大利订购了十几架,1艘大和号超级战列舰的价格也就1.37亿日元,这80多架昂贵的轰炸机在训练中至少损失了40架,余下的在和中国空军作战中损失殆尽,这些飞机在1939年的兰州空战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天空了,除了炸毁了重庆和兰州的一些街道基本上没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并且还被中国军队缴获了1架,名为“天皇一号”,我实体书里有照片,下次更换拍照设备后就上传过来,这DR-20可比日军在南京缴获国军的I-16贵多了,单价80多万日元,可以购买30多门新锐96式150榴弹炮了,按某些人的话说这日军真操性,跑的时候也不扔几颗手榴弹。其实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很难避免装备物资被缴获,即使凶悍的日军也一样。1937年日本陆军军费本来是16亿日元,但是战争升级8月7日又紧急下了1亿日元的弹药订单,37年陆军军费最终达到23亿日元。从侵华战争爆发至1941年,日本军费高达360多亿日元,其中至少有213亿日元用于侵华战事,军械预算大部份用于生产弹药,弹药费1937年度占军械费56%,1938年度实际上占军械费的76%(中原茂敏:《大东亚补给战》78页》)。另据全面抗战的八年中日本用于中国的战费120亿美元,占其整个二战全部军费的35%(阿瑟·扬:《中国与外援,1937-1945》,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418页)。
下面来几个截图


补充:1945年日本军费是170亿日元,1937年—1945年日本总军费1747亿日元,陆军军费略高于海军达到914.5亿日元,1937年—1941年日本全力对华作战期间海军军费较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经费大幅提高。


下面来几个截图


补充:1945年日本军费是170亿日元,1937年—1945年日本总军费1747亿日元,陆军军费略高于海军达到914.5亿日元,1937年—1941年日本全力对华作战期间海军军费较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经费大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