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文化吧 关注:214贴子:1,425
  • 2回复贴,共1

道教神仙的道具(内丹隐语 剑、壶 的源流及释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刘直,一九六八年生,江苏扬州人。因沉屙之下获益于王沐先生的《悟真篇》解读和丹法,近年来潜心於道教内丹哲学的考据工作,并逐渐将之放之於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就八仙之吕洞宾、铁拐李随身的道具‘剑’、‘壶’进行符号学的解读。




1楼2007-03-19 19:40回复
      如果说《悟真篇》以含蓄为风格,那麼,元代萧廷芝的‘了真子剑歌’的炼丹思想,则是一目了然的,不妨全诗揭下,供有兴趣的读者玩然,《修真十书》卷十二载:

      ‘两枝慧剑埋真土,出匣哮吼惊风雨,

       修丹若无此器械,学者千人万人误。

       唯有小心得剑诀,用之精英动千古,

       知时飞入太霄间,分明寻得阴阳路。

       捉住玉兔不敢行,炉内丹砂方定所,

       审其老嫩辨浮沉,进退来往分主宾。

       一霎火焰飞烧天,锻炼玄精妙难睹,

       唬唬虽则声悲苦,终是依依恋慈母。

       若要制服火龙儿,却去北方寻水虎。

       龙见虎,互盘旋,恍恍惚惚结成团。

       河车搬入昆仑顶,锁居土釜勿抽关,

       息息绵绵无间断,抱元守一要精专。

       琼浆酿就从天降,馥郁甘甜遍舌端,

       炼之饵之入五内,只此号曰大还丹。

       宿疾普消神气爽,四肢和畅身康安。

       从来真火生於木,不会调匀莫强钻,

       玉炉火候须消息,火怕寒兮水怕乾。

       若得先师真剑诀,下手修炼夫何难。

       悬崖铁壁挂残雪,玉匣藏处老龙蟠。

       华池神水磨莹净,知时提挈自挥弹。

       若遇有仇须急报,外道邪魔丧胆寒。

       破鸿蒙,凿混沌,自使来去无缺损。

       专心定志不须忙,左右用之在款款。

       此歌寄与逢剑人,著意推究可为准。’

      《金丹真传》张崇烈注:‘慧剑者,觉性也。’

      《性命圭旨》中‘真土图’的配诗引用了‘了真子剑歌’的首句,谓‘两枝慧剑埋真土,万病潜消出幻躯。’又解释道:‘心安真土,以诚以默以柔;气养浩然,勿正勿忘勿助。’这里的‘慧剑’显然更具体了,已经不再是抽象的道或笼统的丹了。张三丰《无根树丹辞》:‘屠龙剑,缚虎绦,运转天罡斡斗杓。’清‧刘一明注:‘妄情不起,则真情生真性现。

    真性生是运转魁罡,斡旋斗杓,转杀为生,变刑成德,可以锻炼一炉真日月矣。’

      清.董德宁谓:‘修丹之剑者,盖剑则为金,而金则为气,以剑非金不成,而丹非气不结也。’?清末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卷一》称:‘学道人第一要炼剑,剑即先天元气也。’ ?看得出,内丹家的隐喻风格在明清之际已经越发清淡了。

      从丹学论剑中,人们可以看到道经在历史上演变的若干规律,那就是,它的惯用术语的外延一步步在收缩,而内涵却日趋显得具体了,这正是道教内丹家将传统哲学的性命学说落实到具体之人的结果——在空泛的哲学框廓中建造出了‘自然科学’的大厦,丹学的卓越之处就在这里。


    6楼2007-03-19 19: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再来考察一下‘壶’的演变及涵义。这是另一个著名的‘八仙’人物铁拐李的随身‘道具’。

        壶,本古器名,深腹,敛口,用以盛酒浆或粮食。

        《诗. 豳风.七月》:‘八月断壶’,指的是壶卢,现在写作葫芦。俗话说的‘不知葫芦里卖的什麼药’就与它的用途有关。道教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就常背一个药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五回中说:‘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老君)不遇,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著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 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这里要谈的就是道家、道教的葫芦。

        因为古代的游医习惯用葫芦装药,所以‘悬壶’就成了行医的代名词,这个典故出自《後汉书.卷八十二下.神仙列传.费长房》和葛洪《神仙传》,说汝南人费长房曾为市吏,见一老翁卖药,总悬一壶於肆,人散後便跳入壶中。他觉得非常奇怪,於是就带了酒菜去访,老翁知其来意,请他明日再来。长房次日如约,老翁即带他同入壶中,只见里面‘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又说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後能缩地,‘坐客在家,至市买鮓,一日之间,人见之千裏外者数处’。後来,文人骚客就以壶中来指道家的生活。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宋‧李质、曹组《艮岳百咏诗》:‘丹台紫府无尘事,恍觉壶中日月长’、‘行到水云空洞处,恍如身世在壶中。’

        另有壶天一词,与壶中同义,也指道家仙境。唐‧张乔《古观》:‘洞水流花草,壶天闭雪春。’ 这个典故出自《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施存)学大丹之道……後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就有个以壶天之典改编的故事,唐僧被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捉住後,大圣命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说老孙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路阻高山,师逢苦厄。妖魔那宝,吾欲诱他换之,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个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玉帝为难了:‘天可装乎?’哪吒奏说:‘天也装得。’玉帝问:‘天怎样装?’哪吒道:‘自混沌处分,以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天是一团清气而扶托瑶天宫阙,以理论之,其实难装……请降旨意,往北天门问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门上一展,把日月星辰闭了。对面不见人,捉白不见黑,哄那怪道,只说装了天,以助行者成功。’这是一段奇丽的神话,哪吒先分析了天地的来源,又讲明了装天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大圣拔了一根毫毛,变成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把天‘装’了,然後骗取了小妖手中可以装人的小葫芦。这一段道教色彩浓郁的情节可以说受到了道家壶天说的启迪。


      7楼2007-03-19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