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吧 关注:32,799贴子:736,468
  • 15回复贴,共1

读《大唐双龙传》七——对慈航静斋的些许疑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授权转载
文:堪堪


1楼2012-08-24 23:56回复
    依据直接的描写,可以推知婠婠大体的生活模式,从而得窥阴癸派甚至整个魔门的生存状况。
    十五岁前的婠婠,一直住在洛阳城外的那个十分讲究的秘密村落里,弹弹琴,养养花,作为祝玉妍的嫡系传人被悉心培养;其后跟随祝师举派迁往长安,虽说弄不清她们以什么身份掩饰,但应当是深宅大院的住着,锦衣玉食的养着,有空还可以去东都洛阳的别墅小花园度个假。
    生活品质极高,喝一等的黄芽叶,擦极品的丹桂香,起居穿戴用奢华去形容也毫不显过分,大约同于豪门大阀里千金小姐的水准——真是一群懂得享受的人。
    表面看,魔门中人都非富即贵,在不同的领域大展所长,事业有成,生活上极具情趣,如果不知其魔门身份,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可是,即便顶着魔门的 头衔,仍是群另类的精英,只是不清楚他们究竟是业余从事魔门事业——当**好,还是业余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当作需要?天晓得。
    因此,魔门虽说神秘,但七弯八拐的总还能有迹可寻。
    相较之下,号称白道圣地的慈航静斋却像个谜,自始自终都是迷。
    首先是斋中的尼姑们怎么生存。
    好像除了极个别类似宁道奇或石青璇的特殊人物,便只有来自其中的尼姑们知道它的方位——当然几百年后覆雨翻云时对静斋有较详细的披露,却不能在大唐作数, 也就只好假装不知道了——于是,师仙子就像从另一个空间飘到人世来的一样。最可怜的倒是陵少,平白无故成了“山门护法”,却始终连山在何方都不知道,估计 隐居幽林小谷后他也没胆去问石青璇。
    既然它这么隐蔽,便该是与世隔绝犹如神仙洞府的了,那么尼姑们都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呢?难道全靠自给自足?那尼姑庵岂不成了迷你城镇?如果尼姑们要为 吃穿用度劳心劳力,亲力亲为,那又哪有时间修天道呢?——很难想象梵清惠斋主领着仙子等一众尼姑开山种地,或在庵堂里纳鞋底、补衣服的场面——就算只是部 分尼姑从事生产活动,那为什么她们要自我牺牲似的伺候其他尼姑,看别人修天道而自己纺棉花做豆腐呢?若是这样,便又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在四大 皆空的尼姑庵,尤其是作为佛门圣地的尼姑庵,是否太不厚道了呢?
    假如不是自给自足,那么最少也要定期采购,钱财从何而来?
    全靠化缘么?静斋那么大个场子,那么多尼姑,总不能全体总动员的去化吧,太着形迹了,保不齐某一两个就被跟踪到老巢。再说也不切实际,按理静斋该在某座大 山的深处——仙子说“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来着——要出趟山门化缘已经是麻烦的事,而且穷乡僻壤、深山老林的上哪找人去化到大把养得起全斋尼姑的银 子?难道是靠香油钱?但只有宁道奇能摸到它门上去借看两眼剑典,那么其他人,就算财大气粗想为静斋作贡献,恐怕也找不到北吧。
    又难道是天下间的寺庙庵堂共同或轮流赡养慈航静斋?!若是这样,那静斋岂不成了佛门的寄生虫?!超凡脱俗的仙子尼姑们能放任自己这样生活吗?其他庙里庵里的和尚尼姑们同意赡养她们吗?
    不要说什么慈航有老本之类的话,一尼姑庵能有多少老本,而且好几百年了都,金山也吃穷了——就算尼姑再不讲究生活品质地去省钱,也不可能。
    忽然想到了最奇怪的可能,那就是每一代出去和阴癸派火并的传人,负责弄回足以维系静斋二十年开销的款子——对历代仙子而言,这应是不难办到的——只多不 少。难怪每代静斋的传人都美得天上有地下无,一出去就让全天下都倾倒——若单单为了比武,何须长得那么美呢?又不是说长得美就可以多算一招半式的——她们 结交的大都是江湖上、天下间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就不乏豪门大富了,吃喝玩乐自然不用自己掏钱,而只要仙子——很可能是早期的某位极具经济头脑的仙子开创 了先河——稍稍暗示,或者连暗示都不要,聪明的仰慕者必会自己想到这实际所需的问题,渐渐地便转化为每一代的传统,所以静斋也就不需要为钱财发愁了。 


    2楼2012-08-24 23:58
    回复
      2025-08-21 03:1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算不缺钱,谁去采购吃穿用度各类物品呢?而且数量还可能不小。不会是一群尼姑一起去,也不可能每天都去,莫非是定期派几个高手去采购?但每次那么几个尼 姑买一堆的东西逃命似地奔进深山老林岂不也挺显眼的?令人费解。虽然每二十年,仙子级的传人可以去弄钱回来,但总不能把二十年的吃穿用度都弄回来吧——如 果可以这样,也就不用弄钱了——至少食品有保质期的说。
      实在搞不清楚。
      真是一群超然脱俗得有点诡异的尼姑,也真是一座奇异的尼姑庵。
      其次是徒弟的来源,尤其是每代传人的来源。
      实在想不通静斋是怎么做到保证庵里尼姑人数以及每代传人都是仙子级美人这一事实的。
      魔门“每三年便有‘选种’之举,由长老级的高手四出强掳未懂人事的小孩作弟子传人”,所以魔门中人都“是从小便接受训练,绝少半途出家”,由此可见诸位妖女妖人妖道多少都有来有历,最不济也能晓得他们是从寻常百姓家抢来的。
      可是,慈航静斋上哪弄的那么些个漂亮美人儿来当尼姑的呢?已知它处于深山之中,与世隔绝,估计不可能有上门投师的。
      难道是各地尼姑庵推荐的?——和尚寺应当插不上手——但,宁道奇都要看得吐血的《慈航剑典》,当是高深的先天气功,要练也必须从娃娃抓起,若等到各尼姑庵 层层筛选再推荐到静斋来慢慢淘汰出作为代表的传人,那岂不豆腐都硬了?要知魔门的传人都是未通人事便被开始培养了,练武这回事当然得越早开始越好——寇仲 和徐子陵那两个近乎奇迹的好命另类得当别论——按理说来,静斋和阴癸派每一代的代表该是年纪相仿的,若差太多,便不公平了,哪一方都不会同意——狡猾的阴 癸派说不定想过这招术,但静斋肯定不会让它得逞。
      所以,静斋确定传人的时间应该和阴癸派差不多,传人的年纪又要和阴癸派的相若,那么即便各地尼姑庵确有生源,怎么保证小姑娘们都年纪尚幼呢?总不会有谁家 父母送年幼的女儿去当尼姑的吧?就算不乏抛弃年幼女儿的人,也不至于都抛弃到尼姑庵去呀,送到缺儿少女的人家门口岂不更好?试问谁会抛弃女儿时,想让她当 尼姑的?退一步说,即使静斋选传人的那么三四年里,确实有不少女孩被抛弃到各大尼姑庵门口,可此时也正是魔门长老级人物大肆选种的时期,同年龄段的小朋友 中最有资质的都会被看上给抢去,那么静斋的传人后备军岂不从一开始便是魔门选种选剩下的?没人会去怀疑魔门长老们“选种”的眼光吧?就算有漏网的,但也总 不能每一代都漏,何况,魔门的选种范围比静斋大了去了,魔门的眼光放到了全天下,而静斋则只能靠各个尼姑庵门口可能出现的弃婴——仙子们应该不会去学魔门 偷人家小朋友来出家的吧?!并且,还要保证那位传人是绝对能够倾城倾国的美人,这就比在一群魔门选剩的女孩子中选个资质超卓者更加麻烦,也更加难以完成 ——如果倾城倾国那么容易找到,也就不倾城倾国了,这是简单的道理。
      所以,真的想不通静斋是怎么做到的。
      更想不通的是截止到婠婠出道时的近百年里,正邪之战都是静斋胜出——魔门的代表怎么会如此不济呢?那一百年间的魔门长老们都自杀算了——难道静斋就真的一直这么幸运?每到选传人时,被送到尼姑庵的弃婴里,都碰巧有那么一个美若天仙又资质卓著的人儿?不可能吧?!
      于是,很诡异地想到了一个更加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慈航静斋自给自足。
      不能否定遗弃到尼姑庵门口的小女孩有资质过人兼且倾国倾城的可能,但那太没有保障性,不必然,所以不能倚之为唯一的手段。因此,伟大的静斋的每一代说不定 都有某些尼姑为了确保传人的质量稳定性而做出牺牲——忽然想到了祝玉妍,说不定她也是不满意“选种”的结果,才决定自己生一个的——由此又想到了为什么会 有个净念禅院,因为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呢。
      谁说得清楚呢?
      仍是疑惑。迷惑不解。


      3楼2012-08-24 23:58
      收起回复
        确实,粮食、衣物、生源、活动经费、还有什么三公消费的估计挺难解决的。不过古代寺院就有放贷的经营手段,所以保不准慈航静斋是中国银行,魔门那些企业还要找她们贷款呢,有空没空再来个冻结资金。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8-25 08:39
        回复
          乃从来木有见过这么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8-25 12:47
          回复
            静斋的人数可能不是很多,把可能作为培养人的和上一辈的都加在一起,总人数应该也在二十之内


            6楼2012-08-25 13:29
            收起回复
              书中说了,练慈航剑典的女人都能变美,而且是那种标志性的魅力,出自宋缺之口。
              子陵原来可能帅,但是练了长生诀,手就晶莹剔透了。
              上帝欠你的,慈航剑典还给你


              IP属地:山东7楼2012-08-25 19:42
              回复
                慈航静斋名闻天下的‘七重门’第一重最外的门打了开来,接着是第二重,第三重……节节深进的山门一重一重地在靳冰云俏目前张开来,好象是为她打开了通往另世之门,又若避开这冷酷现实的桃源的秘径终于显露出来。
                当最后第七重门打开时,勒冰云看到平时只偶有鸟儿盘桓的大广场上,站满了慈航静斋内静修的女尼。
                。。。。。。
                覆雨翻云里的静斋,感觉几百人是有的,可能种菜织布各有分工。
                据说言静庵的第一个徒弟是她花了三年寻遍全国各省找来的,可能静斋传统是这样找继承人吧。
                


                IP属地:上海8楼2012-08-25 19:43
                回复
                  2025-08-21 03:07: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思路广系列,笑尿了。
                  照这么说,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只剩十几个人,应该早就饿死了。
                  小龙女更碉堡,绝情谷底十六年,光吃蜂蜜也没死,尼玛连衣服都没烂完。
                  在武侠书里面较真这个感觉很无聊了,但更牛逼的是作者自己的逻辑推理:
                  “就算只是部 分尼姑从事生产活动,那为什么她们要自我牺牲似的伺候其他尼姑,看别人修天道而自己纺棉花做豆腐呢?若是这样,便又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在四大 皆空的尼姑庵,尤其是作为佛门圣地的尼姑庵,是否太不厚道了呢?"
                  不厚道了,太不厚道了,太不厚道了,太不厚道了................
                  


                  IP属地:广东9楼2012-08-25 21:44
                  回复
                    既然是什么盛产美女仙子的尼姑庵,当然是不食人间烟火了,小说毕竟小说,照你这么追究那尼姑庵谁负责挑粪呢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8-26 07:59
                    回复
                      现实中无论哪个美女长时间赤着脚走路,她的脚还会那么干净纤巧,恐怕老早就生老茧了,而书中婠婠的脚永远那么干净,这就是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被仙化了吧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8-26 08:06
                      回复
                        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用在意也没必要纠究于这种小问题,
                        若深究这种问题,很多小说里的英雄人物就要被一文钱憋倒,整天TMD闯江湖,行侠仗义,哪来的钱?
                        


                        IP属地:山东12楼2012-09-03 19:51
                        回复
                          大唐里前期对一些人的银子来源还是有一点描述的:寇,徐是扒手;老跋是杀手;杨虚彦是刺客,帮派什么都有专营的业务:拐带人口,走镖,私盐等等。可见收入来源黄易写得还是较详细的,而且好像佛门的营生好像也提到过是典当业貌似,就是徐子陵扮司徒福荣那里写得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9-03 20:07
                          回复
                            慈航静斋有提升资质的秘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4-22 0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