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51,045贴子:104,650,747

【转】【时代】武汉人的网球帝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娜姐镇楼



1楼2012-08-24 22:51回复
    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p/1783954688?pn=1


    2楼2012-08-24 22:53
    收起回复
      2025-08-14 08:21: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WTA历史上单打排名最高的亚洲球员
      中国第一个进入WTA单打排名前5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WTA单打排名前10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WTA单打排名前20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ATP单打排名前200的网球选手
      亚洲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网球选手
      亚洲第一个进入大满贯单打决赛的网球选手
      亚洲第一个能够两次晋级大满贯单打决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单打种子席位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单打前8号种子席位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大满贯单打8强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在连续三个大满贯赛事中均进入第四轮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WTA年终总决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WTA赛事单打冠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ATP挑战赛双打冠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ITF赛事男子单打冠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WTA顶级巡回赛单打冠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WTA皇冠赛事单打决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草地赛事单打决赛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进入一级红土赛事单打四强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顶级赛单打前8号种子席位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网球选手
      亚洲第一个闯入奥运会女单四强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亚运会金牌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亚运会奖牌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亚运会团体奖牌的网球选手
      中国第一个获得亚运会男子单打金牌的网球选手
      ......
      他们,都来自武汉


      3楼2012-08-24 22:54
      回复
        亚运会战绩



        4楼2012-08-24 22:55
        回复
          全运会战绩



          5楼2012-08-24 22:57
          回复
            部分球员最高排名汇总



            6楼2012-08-24 22:58
            回复

              武汉跳水没落了 网球崛起了


              7楼2012-08-24 22:58
              收起回复
                上世纪60年代——严大翠
                她是中国女子网球选手中的“铁娘子”,她的韧性和执着,还被今天的武汉选手继承着,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网球的作风。她就是武汉早期网球手严大翠。
                第7届亚运会1974年9月1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因为从网球运动复苏到参加比赛不到两年,中国队只能启用老队员:女队员是张荣华、姜丽华、严大翠、郭汉琴。
                中国女队的第5个对手是实力相当的印尼女队,第一场张荣华1-2输,第二场严大翠登场,不到15分钟就1-6丢掉第一盘,第2盘开始后又2-5落后,就在人们对比赛不抱希望的时候,没想到严大翠坚持采用月亮球战术,最终竟然7-5翻盘。第3盘严大翠又已6-2逆转成功,中国队士气大振,随后的双打也2-1取胜,两支队伍从下午3点一直打到了夜里11点45分。
                最终,中国和南朝鲜都是5胜1负,净胜盘也一样,但净胜局比南朝鲜少3局,收获了一枚银牌。这也是中国在亚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网球奖牌。
                


                8楼2012-08-24 22:59
                回复
                  2025-08-14 08:15: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世纪70年代——郭汉琴

                  1972年,湖北省体委以武汉运动员为主重新组建网球队,严大翠、郭汉琴、余丽桥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名列其中。1974年,她和严大翠一起代表中国队参加德黑兰亚运会,最终夺得团体亚军。并逐渐成为中国女子网球的领军人物。
                  1975年在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网球项目比赛中,湖北武汉网球选手第一次崭露头角,郭汉琴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她与余丽桥合作获女子双打亚军,而湖北女队则在团体赛再夺金牌。就是从那段黄金岁月起,武汉网球在国内渐成“豪门”。
                  随后的第八届亚运会上,郭汉琴一老带三新获得了女团第4。退役的郭汉琴还一度赴国家队执教。
                  


                  9楼2012-08-24 22:59
                  回复
                    上世纪70年代——余丽桥

                    余丽桥,培养出了李婷、李娜这两个名震世界网坛的弟子。但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身为运动员的余丽桥就已经创造了中国女子网球的传奇。
                    余丽桥15岁才开始练习网球,17岁便获得了全国少年网球比赛女单冠军。同年,代表中国出征德黑兰亚运会,获得网球双打铜牌;1975年,在第三届全运会上和严大翠、郭汉琴一起为湖北女网拿下团体冠军,并与郭汉琴合作获女子双打亚军;1977年,又获全国网球锦标赛女子网球团体冠军
                    1978年9月,余丽桥参加了南斯拉夫国际网球赛,勇夺女单冠军;1978年12月,获第八届德黑兰亚运会女子网球双打第三。1979年在日本国际网球赛中收获女双冠军;1981年5月,罗马尼亚“狄纳莫杯”国际网球赛,余丽桥排名女单第三。
                    1982年7月,第三次参加亚运会的余丽桥,收获了女单第三和女团亚军;次年的五运会上,余丽桥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添上了一枚沉甸甸的全运会单打金牌后,选择了退役。
                    两年后,她开始了教练生涯。余丽桥主动要求带湖北二线队伍,并精心挑选了一批198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从最基本的网球动作抓起,那一批小队员里就有后来中国第一个奥运网球冠军李婷和亚洲第一个大满贯冠军李娜。


                    10楼2012-08-24 23:00
                    回复
                      上世纪80年代——马克勤

                      如果说湖北武汉网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严大翠、郭汉琴、余丽桥这些“女将”引领风骚,那么到了80年代,马克勤的横空出世则开启了本地男子网球的黄金年代。
                      1973年,在武汉滑坡路小学读四年级的马克勤便开始在中山公园端起了沉重的航空牌木头球拍,两年后他便进入省网球队。1982年的印度新德里亚运会是马克勤代表中国参加的第一项世界大赛,马克勤和刘树华配对获得男双铜牌,一举成名。1983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加法尔杯亚洲国家网球赛上,他与尤伟、刘树华组成的中国男队首次登上亚洲男子网球团体冠军的宝座。1986年汉城第10届亚运会,马克勤获男子网球团体和男双两枚银牌。1988年,26岁的马克勤作为80年代中国网坛的领军人物,与刘树华一起参加了汉城奥运会,成为新中国第一对参加奥运会的网球选手。
                      退役后的马克勤同样出色,他慧眼识珠,发现并培养了后来的“中国一哥”朱本强,而在1997年、2001年和2005年三届全运会上,他带领弟子朱本强、姜山等人拿下5枚金牌(男子项目),更是长期出任中国队主教练。
                      


                      11楼2012-08-24 23:00
                      回复
                        上世纪90年代——张九华

                        张九华的父亲张永明曾是湖北的著名网球教练。在父亲的指导下,张九华6岁就握起了球拍,开始了他的网球生涯。他出访过20多个国家与地区交流比赛,获得了亚洲范围内的许多冠军头衔,数次代表中国网球队参加戴维斯杯比赛,并在1990年打入戴维斯杯(世界组)预赛。确立了中国男子网球在亚洲的领先地位。
                        张九华的冠军很多亚军更多。在1990年亚运会网球男单决赛上,张九华对潘兵,比赛一开始,张九华就以6:1,5:2领先拿到赛点,但全场比赛4个赛点全部没有拿下来,被潘兵翻盘了。如果那届冠军拿下的话,张九华的命运可能又会不一样。
                        在亚运赛场一冠难求的张九华,在全运会单打赛场依然扮演着“配角”,在第七、八届全运会单打赛场上都输给了潘兵,但也和潘兵一起蝉联了两届男双冠军。
                        


                        12楼2012-08-24 23:01
                        回复
                          上世纪90年代——潘兵

                          如果说李婷2008年奥运夺冠、李娜2011年法网封后都是中国网球的里程碑之一,那么在上世纪90年代,潘兵连续两次在亚运会夺金则无疑是中国网球最早的一次成功。如今十几年过去,他当时取得的成就,仍然令之后一茬又一茬的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望尘莫及。
                          1985年,只练了4年网球的潘兵就拿到了全国青少年14-16岁组冠军。这次冠军为16岁的潘兵获得了一次去日本深造的机会。他在日本俱乐部练了一年,经常独自一人四处参赛,发球和底线正反手攻击的威力已经日趋成型。回国一年后,18岁的潘兵作为新秀顺利进入国家队,开始了驰骋亚洲网坛的日子。
                          1990年亚运男单决赛,潘兵挽救了4个赛点,第2盘抢7拿下,第3盘6:1,把张九华打崩溃了,夺得了中国男子网球的第一个亚洲冠军,还同队友夏嘉平、张九华、刘树华、孟强华并肩为中国队一举拿下男子团体金牌。到了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男子网球队压力巨大,团体、男双接连卫冕失利,又是潘兵力挽狂澜杀进决赛,6:2、6:1击败韩国选手成功卫冕。在七运会、八运会上,潘兵又包揽了男单、男双四项冠军,成为唯一一个蝉联全运会男单金牌的网球选手。
                          此外,潘兵在1995年所创造的第176位的中国男网最高排名纪录,直到2012年8月6日才被打破。
                          


                          13楼2012-08-24 23:02
                          回复
                            21世纪初——朱本强

                            在网球天赋上,朱本强不输给任何一个前辈。1987年,年仅8岁的朱本强开始在新华路体校操起网球拍,8年后,他在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中一举拿下男单、男双两项冠军,开启了湖北男子网球一段新的传奇。2000年,朱本强在国际男子巡回赛中夺魁,声望和排名一举达到顶峰,“中国一哥”由此叫开。一年后,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朱本强与李娜配对夺得混双金牌,也是在当年,他与姜山领军的湖北队在广州九运会男子网球比赛中拿下团体金牌。2005年,在与李婷搭档代表湖北队夺得南京十运会冠军后,朱本强选择了退役,但4年后老将再次复出,在十一运会上又为湖北队拿到了男子团体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朱本强和曾少眩搭档拿到了上海喜力公开赛男双亚军,这也是中国男网唯一一个ATP级别的决赛战绩。次年,在这项赛事即将离开上海的时候,朱本强以1比6,6比4和6比4,首轮淘汰了捷克选手齐伯,取得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场ATP级别赛事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国选手在这项赛事中获得的第一场单打胜利。此外,朱本强还获得了6个ITF冠军,是中国男子网球选手中最多的。
                            


                            14楼2012-08-24 23:02
                            回复
                              2025-08-14 08:0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1世纪初——李婷

                              李婷1987年进入武汉体育馆开始网球训练,1993年进入湖北省队,1997年进入国家队。
                              李婷曾代表国家参加过曼谷亚运会、悉尼奥运会及历届联合会杯比赛,并参加过多站包括四大公开赛在内的国际职业赛事。2000年,李婷与李娜合作夺取WTA塔什干公开赛女双冠军,这是中国网球首个WTA赛事冠军。在2000年美网女双进入第二轮。2001年获得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双金牌(与李娜)。九运会上,李婷与李娜、姜山分别搭档获得了女双和混双金牌以及女团金牌。
                              经过近两年的国外以赛代练,李婷技战术水平提高飞速,2003年与孙甜甜搭档先后夺得了WTA维也纳、魁北克和笆堤亚三站女双冠军,和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双打赛事的六站冠军。在2004年WTA海德拉巴站获得女双亚军,并进入澳网女双16强。
                              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与孙甜甜先在第一轮击败美国组合威廉士、次轮以及第三轮淘汰澳洲及阿根廷组合,更在决赛意想不到的以2:0击败西班牙的马丁内斯/帕斯奎尔,取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网球金牌,同时也是第一枚网球奖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一历史性时刻预示着一个国家网球的崛起与未来的辉煌。
                              2005年,李婷与拍挡孙甜甜获得2005年度中国十佳劳伦斯最佳突破奖。其后李婷在十运会卫冕了女子团体赛与混双赛的两枚金牌。
                              


                              15楼2012-08-24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