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9日漏签0天
航模吧 关注:342,193贴子:3,820,53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航模吧
>0< 加载中...

Bede BD-5 Micro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Bede BD-5 Micro
这架被多本总体设计书列为经典的飞机由吉姆.彼得(Jim Bede)始设计于1967年2月,原型机为BD-5A,于1970年12月开始建造,并于1972年9月12日首飞。原型机翼展只有4.37米(真可谓Micro),装一台40马力的双缸二冲程发动机,尾翼形式为“蝶型”(即“V”型)。在接下来的改进中发展了多种型号:
BD-5B,A的改进型,翼展增加至6.55米,取消了V型尾翼,取而代之的是全动平尾和正常垂尾,后来有改装70马力发动机,翼型改进为NACA641 212/218,载油量增至106升。
BD-5G:B型的升级版,主要改动是翼型变成NASA的GAW-2,结构加强,可用载荷+6/-6,已经达到全特技飞机的标准。现在在飞的BD中最多的就是B和G型,G型翼展5.18,机翼面积3.53平米,上反5°,安装角1°,机翼可拆卸,结构为全铝制,大梁为一根铝管,后缘装有襟翼和副翼。BD-5最招眼的还是她的机身,长3.7米左右(不包括桨罩,机长4.05米),全铝的机身由大块的隔框和蒙皮构成,整个机身向后收缩成一个尖锐的后缘以提供方向稳定性,发动机装在机身中部,通过一根轴驱动机身尾部的推进螺旋桨;机身尾部装有小的垂尾。BD的平尾为全动平尾,估计是由于短小的机身导致短小的尾力臂,且采用俯仰力矩很大的GAW-2,为提高操纵性而不得已为之。短小的翼展、小的横向转动惯量和机身使得BD-5有良好的滚转和俯仰操纵性(有点过?降低了飞机的稳定性),有人评价其为敏捷的猫;这样的特点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另外一种名机-I-16“老鼠”?BD的起落架为人力收放的前三点式,主轮向里收起,前轮向后收起。G型空重186公斤,起飞重量385公斤,这么大的重量和这么小的翼面积使得翼载达110kg/m^2!进而导致125km/h的失速速度,要滑跑530米才能离地(按1.1失速速度准则来看,接地速度在140km/h左右,进场速度估计要到180-200km/h,加上GAW-2的失速特性,难怪Quickie说BD起降事故频繁)。G型的爬升率比较大 ,达9m/s;小巧的机体使得BD有很小的浸湿/机翼面积比,为4左右,这样飞机具有良好的升阻特性,70马力发动机可使飞机达到370km/h的平飞速度,并能以338km/h的速度巡航,载油量130升,航程为1800公里。
BD-5D:G的工厂生产型。
BD-5J:曾在《八爪女》中上下翻飞的007座机就是这种型号,在G型的基础上换装一台推力90公斤的TRS-18微型涡喷发动机而成;美国军方曾经为寻求一种廉价易用的无人遥控飞机而评估过BD-5J,一个评估小组驾驶BD-5J在美国的各种航展和集会上做过特技飞行表演。由于装了一台油耗子,载油量也增至208升,把翼载提到124kg/m^2,从而进一步恶化了起飞性能。J型机长3.78米,空重204公斤,起飞重量435公斤。
BD-5S:BD的滑翔机版。
二、Colomban CriCri
由传奇人物Michel Colomban设计的蟋蟀的原型机(注册号F-WTXJ)装有两台137cc的单缸二冲程Rowena6507J发动机,单台重6.5公斤,输出功率9马力。作为最小的双引擎飞机,蟋蟀的载重比是最高的,有效载荷达空重的1.7倍!由于特殊的设计使得整架飞机的拆装只要5分钟,其极小的尺寸和重量也便于运输。蟋蟀的首飞是在1973年7月19日,是由有1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68岁老飞行员Robert Buisson试飞的,在15天的时间里共试飞了13个小时,动作包括了横滚、急上升转弯、半滚倒转、倒飞等特技动作!试飞中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20公里/小时。试飞得出飞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飞行员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就可以驾驶。难得的是蟋蟀操纵起来像一架单发飞机,它的单发飞行性能不错,这主要得益于发动机装配很一致、座舱盖巧妙的避开了螺旋桨的滑流,而且尾翼的设计使得单发停车时不会带来危险的操纵问题(众所周知,双发飞机单发停车后的横侧操纵很麻烦)。当把一台发动机的油门收到最后,手脚松开杆舵,蟋蟀只会缓慢的进入柔和的转弯。以下是蟋蟀机翼为悬臂式矩形下单翼,最大使用载荷+10g,-5g 翼型相对厚度21.7%(按弦长48厘米算,最大厚度在10.4厘米),机翼上反角4度,翼根安装角1度,翼尖-30秒,无后掠角。机翼为单梁盒型结构,主梁是两块缘条铆接在一块腹板上,均为AU4G(2024)铝制作,梁沿翼展方向带一定的扭转角(机翼成型后才有),一端是类似滑翔机上的“叉舌”,用来和机身快速连接(只需2分钟)。翼肋是由Klegecell泡沫塑料切割而成,总共70块。蒙皮是单块的AU4G(2024)铝板,前缘是预成型的(直接蒙是很困难的),之后被粘接到翼肋和梁上。每块机翼的两端各是一个铝翼肋。在机翼的后缘连接了两块全展长的襟副翼(用作襟翼时上偏5度,下偏30度;用作副翼时上偏8度下偏5度),为无梁硬壳式结构,每块有4个金属翼肋(两端和两个连接处各一个),全展长填充了20%弦长的Klegecell泡沫塑料,每块襟副翼在根部都有一个球型连接用来和操纵系统相接。除了带翼尖副油箱的改型有一根铝输油管贯穿翼盒外,没有操纵刚索或连杆通过。 悬臂式T型尾翼,包括一块带后掠角的垂尾和一块平直矩形全动平尾,结构都类似机翼结构,没有调整片;平尾是硬式连杆操纵,而方向舵则是软式刚索操纵。平尾的载荷感觉由一根弹簧绳提供。 机身为简单的全金属盒型结构,分前后两段,后段的截面呈倒三角形,前段则是矩形,前后两段通过四个角片连接在一起;机身中粘接有Klegecell泡沫塑料的加强隔框;AU4G的骨架在机翼、起落架、尾翼、发动机支杆等连接处都有接头。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前轮装在一个弹簧减震器上,并且与方向舵操纵系统相连。主轮装在玻璃钢制的悬臂式支柱上。主轮尺寸为210-70,前轮为200-50,刹车为炭片盘式。三个轮子都装有整流罩。 动力装置(适用MC-12)为两台单缸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单台排量120cc,最大输出功率12hp/5300rpm,重量9公斤,驱动一副双叶螺旋桨,薄膜式化油器准许飞机倒飞;油箱装在机身中。后来的改型装有各类发动机,甚至喷气发动机!巨大的透明座舱盖向右打开,左座舱壁上有通风口,没有加温装置。
尺寸:翼展4.90米,翼弦(包括/不包括襟副翼,等长): 0.63/0.48米,翼面积3.10平方米,弦比7.75,机长3.91米,高1.20米,尾展长1.55米,座舱长1.30米,宽0.55米,高 0.82米,空重75公斤,大起飞着陆重量180公斤,主/副箱载油量20/24公升,翼载58.1公斤/平方米,最大允许速度293公里/小时,最大平飞速度22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75%功率) 195公里/小时,失速速度:襟翼放下77公里/小时,襟翼收上93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6米/分钟,单发海平面最大爬升率80米/分钟,升限4600米,起飞滑跑距离170米,着陆滑跑距离150米,最大航程800公里(带副油箱)。
最后一提的是,不知道大家看过成龙的《龙兄虎弟》没,在成龙成功盗得土著人的宝剑后,走投无路,只见他抱了个“大板子”,摆弄了几下,然后就一架漂亮的飞机拔地而起,紧接着一个上升横滚,甚是拉风,没看过的赶紧补上。
三、Corby CJ-1 Starlet
CJ-1“小明星”是一架下单翼木制单座运动飞机,由澳大利亚航空顾问工程师考比于1966年设计。1973年,由一架装49马力的CJ-1赢得了澳大利亚的特技飞行冠军。CJ-1翼展只有5.64米,机翼面积6.36平方米,翼型为NACA43012A,翼根安装角为2.5°,扭转角为-3.5°,上反角为6°,为双梁结构,限制过载为+4.5/-4.5g,主梁为实心云衫,后梁为云衫组合梁,前缘至主梁的蒙皮为航空层板,其余为蒙布。副翼由桦木层板和云衫梁组成,活动范围为+15°/-15°;机长为4.5米,机身由航空层板和云衫构成,座舱宽度为0.55米,巨大的透明座舱罩使得飞行员有很好的视野;尾翼结构和机翼相似,其中升降舵活动范围为上30°,下20°,方向舵为左右25°;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机轮装有整流罩。CJ-1发动机功率范围为45-75马力,重量不超过72公斤。在装75马力大众发动机时空重204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4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256km/h,巡航速度为208km/h,放襟翼失速速度为56km/h,油箱装在防火墙后,容量为40升,航程680km。
四、Pereira Osprey II
“鱼鹰II”是一款漂亮的双座两栖飞机,由佩雷拉于1972年设计,并在1973年顺利首飞,虽然过去多年,但是良好的性能使得这架木制飞机依然热销,至今已有600多架在飞。“鱼鹰II”装一台150马力莱康明O-320发动机,螺旋桨直径1.68米,陆地滑跑起飞距离112米,水上滑跑距离为160米。机翼形式为悬臂式中单翼,平面形状为矩形,展长7.92米,面积12.08平米,翼型采用NACA23012,安装角5°,上反4.5°,结构为木制单盒型梁结构,前缘至大梁蒙皮为层板,和大梁构成所谓的“D”型刚性结构,大梁后蒙布,全质量配平的副翼连接在后樯上,设有地面可调的调整片,机翼没有襟翼;在接近翼尖的地方装有玻璃钢/聚胺酯泡沫塑料结构的稳定浮筒;尾翼为全木制结构,垂尾有很大的后掠角,下面装有可收放的水舵,平尾高置,右升降舵设有调整片;全木制的半硬壳机身由隔框、纵梁、桁和2.5mm船用厚层板构成,底部由聚胺酯泡沫塑料制成,并敷有数层环氧玻璃布防止腐蚀。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主轮收入翼根,前轮收入机头。整机长6.25米,空重440公斤,起飞重量707公斤速度240km/h,75%功率巡航速度210km/h,经济巡航速度175km/h,载油量100升,航程580公里。
五、Quickie Q-1/2
“魁基”飞机应该是我国爱好者最熟悉的飞机吧?相信大家都记得上海飞机制造厂曾经给魁基公司代过工。



2025-08-29 19:4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到Q系列飞机,就不得不提一下伯特.鲁坦,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各种奇思妙想,从VariEze、Quickie到“旅行者”直到现在的“银色骑士”“飞船一号”……每种飞机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魁基公司由吉尼.希罕(Gene Sheehan)和汤姆. 朱厄特(Tom Jewett)建立。两位创始人于75年就有计划发展一架小马力高性能单座运动飞机,这就是后来的Q1串翼飞机,但是直到77年才找到合适的18马力Onan发动机,在论证了可行性后,他们邀请了当时因为设计“VariViggen”(一种木制鸭式飞机)而出名的鲁坦来设计这架飞机,与此同时,吉尼.希罕继续改良Onan发动机。当年8月13日,Q1开始建造,历经3个月,400工时,Q1于11月15日顺利首飞;在经过125小时试飞后,于78年4月14日正式定型。试飞内容包括稳定性和操纵性、颤振、滑行、在22m/s大风中起降、深度失速、翼尖失速、螺旋等。串列机翼的设计使得有效展弦比增大,减小了诱导阻力;又由于巧妙的布置使得前后翼几乎没有干扰,所以Q1的巡航性能相当好,油耗低于2.3升/百公里!当年8月,Q1在EAA的奥什科什飞来大会上展出,并赢得了“卓越设计”奖。至今,Q1的串翼设计还是许多总体设计书里的例子。
Q1的前翼下反,展长4.67米,面积2.47平米,后缘后全展长的升降舵,翼尖装有主轮(过大的主轮距使得滑行性能变差),结构由单向玻璃纤维梁、低密度硬质泡沫芯子和玻璃布蒙皮构成,这种结构不需专门模具,热线切割出来的泡沫芯子就是阳模,玻璃布直接在芯子上敷设,整个过程除了热线切割有一定难度外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所需工具也少,十分利于在业余条件下建造。后翼结构和前翼相似,展长5.08米,面积2.52平米。半硬壳结构的机身采用鲁坦惯用的环氧玻璃/泡沫塑料/环氧玻璃“三明治”结构,芯子厚25mm,机身向后收缩成“香蕉”状,尾部装有结构同机翼的垂尾。座舱宽0.56米,高0.86米,长1.63米。改良型装一台22马力四冲发动机,全机空重109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36公斤!最大平飞速度可达225km/h,失速速度79km/h,起飞滑跑距离137米,载油30升可飞1320公里!
由于市场需求最大的还是双座机,在1979年魁基公司推出了双座魁基Q2,基本上继承了Q1的所有特点。Q2前翼采用GU25-5(11)8翼型,后翼为Eppler 1212,展长均为5.08米,机翼总面积为6.22平米;飞机装一台64马力的Revmaster2100DQ发动机,空重243.5公斤,起飞重量454公斤,最大平飞速度达290km/h,失速速度103km/h(不小),起飞滑跑距离200米,载油76升时航程1640公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Q2又得到继续的改良以提高舒适性、载重、速度、航程等,直到魁基公司破产。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tp://user.qzone.qq.com/1148500253/photo/V12UaKWJ0OhZWq/ 请移步灰机图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Rand Robison KR-1/2
号称第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的兰德.罗宾逊KR-1下单翼运动飞机是由肯尼思.兰德于1969年开始设计的,原型机于1970年开始建造,1972年2月首飞, 装一台36马力的1200cc大众发动机。这架可收放起落架的飞机设计最大速度为320km/h,巡航速度288km/h(装1700cc大众发动机)。曾经有一种改型装一台90马力2074cc大众增压发动机,驱动一副直径1.35米的恒速螺桨,在5485米高度可达到402km/h的巡航速度!其190升的油量可提供4825公里的航程!现在就KR-1的结构来看,是一种木-玻璃钢-泡沫塑料复合结构,并不是一种全复合材料飞机。KR-1机翼面积为5.76平方米,翼展5.18米,平面形状为梯形,标准型采用RAF48翼型(相对厚度15%),安装角5°,扭转角-3°,上反角5°,木制双梁结构,两个梁均为云衫/层板盒型梁;翼肋为聚胺酯泡沫塑料,蒙皮为环氧玻璃布/聚胺酯泡沫塑料壁板;副翼为云衫梁/全填充泡沫塑料/环氧玻璃布结构,尾翼的结构和副翼相同。机翼分为内段和外段,内段内设有整体油箱,装有后缘襟翼,外段通过四个螺丝和内段连接,运输时可拆卸。这种结构建造时不需要模具,用到的工具也很少,也没有特殊的工艺要求,“由里至外”的模式很适合业余条件制造。机身长3.89米,分两部分,下半部分为云衫/层板结构,上半部分由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环氧玻璃布构成。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装在主梁前面,由座舱里的一个手柄直接控制。座舱长1.22米,宽0.51米,高只有0.76米,飞行员只能半躺着。原型机空重/总重154/272公斤,装1700cc大众发动机时空重/总重170/340公斤。起飞滑跑距离122米,放襟翼失速速度73km/h。
KR-2是结构类似于KR-1的并列双座机,也是现在在飞最多的KR。这架飞机基本上继承了KR-1的所有特点。Kr-2于1973年开始设计,1974年7月首飞;翼展6.3米,翼面积7.43米,机长4.42米,座舱宽0.91米,长高同KR-1。装一台2100cc大众发动机时空重/总重220/408公斤,最大/巡航速度320/288km/h,失速速度73km/h,最大载油132升,航程2500公里 。由于KR-2座舱太窄,有效载荷也不大,罗宾逊公司于1992年推出了改进版的KR-2S,主要加长翼展至6.9米,机长4.8米,座舱宽度增至1米,起飞重量也增到450公斤,油量减至105升,航程为1700公里。
笔者认为在自制飞机中KR算是一架真正的“DIY”飞机,因为飞机的再设计余地十分大,在飞的飞机根据特点取的名字五花八门,什么KR1.5,KR100,KR360……曾经有爱好者们在UIUC一个教授的帮助下为KR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翼型(AS50系列),还集资给翼型做了风洞试验,可见人家的发烧程度。爱好者们把自己的建造过程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在网上展现出来,在这些KR里,几乎没有两架采用相同结构的,这充分体现了爱好者的DIY精神。尽管KR的结构在先进复合材料面前已经显得过时,但现在还有很多的KR 在建造中;有一名造蟋蟀(CriCri)的爱好者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卖掉了飞机,并给自己取网名叫KRDream,决定改造KR,估计是CriCri复杂的工艺把他折磨的受不了了(JetHawk提供)。KR的拥有着和爱好者还每年组织一次聚会,交流建造经验和飞行乐趣,并且评出各种奖项,更有甚者居然编了一首KR Song,每年聚会必唱。
七、Rutan EZ
鲁坦的大名我就不再提了,在这位天才设计师的作品中,EZ系列开创了鸭式自制飞机的新纪元,从此鸭式飞机开始为大众所接受。
其实最早的EZ-VariEze并不是鲁坦的第一架鸭式作品,在此之前(1968年)他设计了一架叫做VariViggen的木制鸭翼机,这架主翼为切尖三角翼、展弦比只有3的串列双座飞机由一台150马力的莱康明发动机驱动,整机起飞重量高达77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只能到262km/h。于是鲁坦于74年在VariViggen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代名机VariEze(顾名思义,VariEze就是非常容易制造的意思),新机采用了全新的环氧玻璃钢/硬质泡沫塑料的夹层结构,以利于个人在业余条件下建造。在气动外型上,VariEze采用了更细长的机身,大展弦比的鸭翼,带边条的大展弦比(10)后掠翼,最重要的改进是采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理查德.怀特考伯博士的“翼稍小翼”,这是一种装在翼稍的端板,从翼稍前缘后33%弦长开始安装,翼面上端的端板在垂直面上向外倾斜30°并有后掠,翼面下端的端板向同方向倾斜15°,这种“翼稍小翼”最大限度的限制了机翼下表面的气流从翼尖流向上翼面(诱导阻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从而减小了诱导阻力(在EZ上实测省油6%),“翼稍小翼”又起了垂尾的作用,相对VariViggen装在机翼中间的垂尾来说,装在后掠翼翼尖的垂尾由于尾力臂的加长而使面积减小,减轻了重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干扰阻力(据报道是60%)。“翼稍小翼”上装有方向舵,靠单向(注意是单向)的软钢索操纵,并装有弹簧以提供复位力。EZ另外一个很醒目的特点就是起落架的形式我们一般看见的EZ不是磕着下巴跪在地上就是拖着双腿在飞,前起落架呢 ?原来设计师考虑到在地面停放螺旋桨离地面太近,就把前起落架收起来了,只有在滑行时才放出。



  • fangjiayi99611
  • 功力加深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经过70多天的建造后,第一架VariEze于于75年5月21日开始了她的处女航。这架原型机的机翼是采用在整块的低密度(大约40kg/m^3)硬质泡沫塑料上手工敷设玻璃纤维单向带和玻璃布而成,胶结剂是环氧树脂;机翼展长6.77米,机翼总面积4.98平米,翼型为FX60-126;鸭翼采用类似的结构,展长3.81米,面积1.21平米;机身采用“三明治”结构,泡沫芯子中填充有木条,在各个连接处有标准的金属接头,机长4.32m。原型机装一台63马力的改装大众发动机。由于鲁坦主要设计的目标是良好的经济巡航能力,所以VariEze有能力挑战C1a组500公斤以下轻型螺旋桨飞机的飞行距离记录,于是于1975.08.04 VariEze以2620.80km的成绩刷新了这个级别的闭合航线记录。到1977年止,原型机试飞了将近260小时。第二架原型机在第一架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并换装了100马力的莱康明O-200发动机,这架原型机于75至76年的冬天建造,空重254kg,最大起飞重量476kg,最大平飞速度313km/h,经济巡航速度265km/h,着陆接地速度112km/h,失速速度90km/h,最大爬升率8m/s,起飞滑跑距离275米,载油量90升时航程1368公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作为出售建造计划的标准原型。由于VariEze的气动外型不错,正入Quickie所说,在进场时速度不好控制,后来在机身下面加了一块大的减速板用来调速、较少着陆滑跑距离。
为了提高航程,改善降落时的视野,并且降低进场和着陆速度-以适合经验不足的飞行员飞行,78年鲁坦在VariEze的基础上设计了Long-EZ,新机结构类似VariEze,主要区别是增加了翼面积和机翼后掠角,并在机头加装了“鸭式方向舵”,取消了小翼上的方向舵,并改由一台可电启动的115马力莱康明O-235发动机驱动。飞机于1979.06.12试飞,结果表明有一些不好的飞行品质,这主要是由于采用了新的机翼设计,于是,进一步的设计减小了机翼后掠角,增加了机翼面积、副翼展长,并重新使用了小翼上的方向舵,取消了“鸭式方向舵”。1979.12.15,迪克.鲁坦驾驶全新的Long-EZ以7725.3km的成绩刷新了保持20之久的2969km的FAI C1b闭合航线记录!Long-EZ翼展7.96m,翼面积7.62平米,鸭翼展长3.59m,面积1.19平米,机长5.12m;空重322kg,最大起飞重量600kg;最大巡航速度298km/h,经济巡航速度232km/h,197升燃油时航程3235km。
由于设计的成功,好多飞机制造商盯上了EZ飞机,有意把她工厂化生产。虽然EZ的结构简单,但是非模制的结构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于是德国的Gyroflug公司在VariEze的基础上发展了“快速鸭翼”,最大的改进就是采用模具生产和低压固化技术。“快速鸭翼”翼展7.60m,翼面积8.6平米,鸭翼展长3.6m,机长5.2m;空重380kg,最大起飞重量680kg;最大平飞速度340km/h,最大巡航速度300km/h,160升燃油时航程2100km。Gyroflug曾为“快速鸭翼”装过两台小型涡喷发动机,使其最大平飞速度增大到440km/h。在EZ 更有甚者Rocket-EZ:装火箭发动机的EZ,有兴趣可以去网站看看。
八、Vans RV-3/4/6
作为现在销量最大的自制运动飞机,RV系列深入人心。抛去其商业原因,RV的传统铝结构,良好的性能及涵盖各种构型的产品链是取胜的诀窍。现在Vans公司的产品包括单座RV-3,串列双座的RV-4/8/8A,并列双座的RV-6/6A/7/7A/9A。现只将其中几种做一介绍:
RV-3:理查德.温格拉斯文(Richard VanGrunsven)设计了这架全金属下单翼运动飞机并于1968年开始建造,原型机在历经2年半后首飞,并于72年参加了EAA的飞来大会,获得了“最佳气动设计”奖。之后温便建立了Vans公司。RV-3装一台150马力的莱康明O-320发动机,最大速度达330km/h,巡航速度为314km/h。整机结构为传统的铝-铆接结构。机翼为矩形平直翼,翼型NACA23012,展长6.07米,面积8.36平米,上反3.5°,安装角1°,结构为单“工”字梁,后樯上连接有襟翼和副翼,翼尖为一块模制玻璃钢;整机长5.79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机头为模制玻璃钢;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主机轮装有玻璃钢整流罩;整机空重337公斤,起飞重量495公斤,最大爬升率10.2m/s,失速速度82km/h,载油量113升,航程950公里。
RV-4:是一种在RV-3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串列双座机,约比RV-3大20%左右,于79首飞。装一台160马力的莱康明发动机,其性能基本与RV-3相同。在RV系列里,笔者最喜欢RV-4,主要是由于其流畅的外型和适当的大小。去年,有一架RV-4曾单机飞至南极,由于油量不够而降落在美国的一个科学考察站,在向考察站购买燃油不成后主人Jon把飞机搁在站内郁郁而返。
RV-6/6A:RV-4的并列双座版,是现在在飞最多的RV,A型是前三点起落架的改型。



  • huxingming26
  • 模坛新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怎么感觉毫无意义的样子


  • 哪里都要登陆
  • 正式会员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习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航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