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tp://book.zhulang.com/99847/full.html#103-733245
《白鹿原》是近几年来最受读者喜爱并引起广泛而热烈讨论的小说之一。地理上的白鹿原跨越了西安市的灞桥区、长安区和蓝田县,这些地区的读者对《白鹿原》的讨论又多了一个话题,都说《白鹿原》写的是他们那儿的地方。我曾在蓝田从事宣传、史料研究和档案工作数十年,对《白鹿原》中的许多“影子”亦颇感“面熟”。其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故事传说及地方特点都曾似见过。《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1994年在《蓝田县志》首发式上曾风趣地讲过一个笑话:“为写《白鹿原》,我曾在蓝田参阅了许多资料,不过为借阅《蓝田县志》(指民国志)却犯了难,因为人家不大方,每次只能借一本,我只好住在蓝田县,看完一本再借一本”。这说明《白鹿原》确实有相当多的素材取自蓝田县。当然也包括党史和其它一些文史资料及轶事传说等。事实上在《白鹿原》诞生前,陈忠实的确在蓝田“生活”了很长时间。除了看资料外,还经常进山、上塬、越岭、涉川,或骑车、或徒步、一天几十里近百里也是常事,采集了大量的风情典故,因此可以说蓝田是孕育《白鹿原》的摇篮。再伟大的作品也不可能全为“空中楼阁”,起码也得有些“捕风捉影”,看来我觉得“眼熟”的一些影子还是有些根据的。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刨根问底探原型的极大兴趣和日益兴起的白鹿原文化研究热潮,1988年,《西安档案》编辑部、西安电视台、“白鹿原文化研究会”同时约我写这方面的文章,这就促使我第二次“走进白鹿原”。
第一卷 《白鹿原》中的部分地名原型和出处 引子 小说《白鹿原》既然是一部记述关中平原五十年历史变迁的史诗,其故事和人物活动必定要有一个广阔的领域。作为展述故事和人物活动重要载体的场地和地点,便是小说中免不了要涉及到的。《白鹿原》中的绝大部分地名、地点,基本上是依据事实基础,并根据故事的特点和创作的需要,除少数地名直呼其名外,大多数采用了化名或隐喻的写法。故事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关中平原甚至陕北陕南的一些地方,但较多的还是集中在故事的主体地区——白鹿原和蓝田县境内以及西安地区。那么,小说中的这些故事发生地点,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全文:http://book.zhulang.com/99847/full.html#103-733245
《白鹿原》是近几年来最受读者喜爱并引起广泛而热烈讨论的小说之一。地理上的白鹿原跨越了西安市的灞桥区、长安区和蓝田县,这些地区的读者对《白鹿原》的讨论又多了一个话题,都说《白鹿原》写的是他们那儿的地方。我曾在蓝田从事宣传、史料研究和档案工作数十年,对《白鹿原》中的许多“影子”亦颇感“面熟”。其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故事传说及地方特点都曾似见过。《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1994年在《蓝田县志》首发式上曾风趣地讲过一个笑话:“为写《白鹿原》,我曾在蓝田参阅了许多资料,不过为借阅《蓝田县志》(指民国志)却犯了难,因为人家不大方,每次只能借一本,我只好住在蓝田县,看完一本再借一本”。这说明《白鹿原》确实有相当多的素材取自蓝田县。当然也包括党史和其它一些文史资料及轶事传说等。事实上在《白鹿原》诞生前,陈忠实的确在蓝田“生活”了很长时间。除了看资料外,还经常进山、上塬、越岭、涉川,或骑车、或徒步、一天几十里近百里也是常事,采集了大量的风情典故,因此可以说蓝田是孕育《白鹿原》的摇篮。再伟大的作品也不可能全为“空中楼阁”,起码也得有些“捕风捉影”,看来我觉得“眼熟”的一些影子还是有些根据的。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刨根问底探原型的极大兴趣和日益兴起的白鹿原文化研究热潮,1988年,《西安档案》编辑部、西安电视台、“白鹿原文化研究会”同时约我写这方面的文章,这就促使我第二次“走进白鹿原”。
第一卷 《白鹿原》中的部分地名原型和出处 引子 小说《白鹿原》既然是一部记述关中平原五十年历史变迁的史诗,其故事和人物活动必定要有一个广阔的领域。作为展述故事和人物活动重要载体的场地和地点,便是小说中免不了要涉及到的。《白鹿原》中的绝大部分地名、地点,基本上是依据事实基础,并根据故事的特点和创作的需要,除少数地名直呼其名外,大多数采用了化名或隐喻的写法。故事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关中平原甚至陕北陕南的一些地方,但较多的还是集中在故事的主体地区——白鹿原和蓝田县境内以及西安地区。那么,小说中的这些故事发生地点,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全文:http://book.zhulang.com/99847/full.html#103-73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