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鹦鹉分布区域非常广,东起中南半岛,经马来半岛、印度次大陆(包括附近岛屿),再向西北迂回直至中亚地区都有出产,大约有5个亚种,外观极为相似,只是体型大小、羽色深浅、颈环粗细略有差异。但最小种的体长有56厘米(实际在50厘米以内也常见),最大种可超过62厘米。尽管亚历山大鹦鹉总长度较长,但尾巴长度占了一大半,如果单比身子的大小和粗细,除最大亚种外,它们往往抵不过大绯胸鹦鹉来得健壮。
长久以来,市售亚历山大鹦鹉一般没有人工鸟,由于分布地域广大、繁殖力强、野外存有量很大,甚至在当地被当作农业害鸟而遭到猎捕和驱逐。又由于价格低廉、人工繁殖投入大利润少,所以很少有鸟商愿意专门从事人工亚历山大鹦鹉的生产。另一个市场特征就是目前国内市售幼鸟一般没有大种的,都是从相邻较近的越南、老挝、缅甸等物种保护相对薄弱的国家走私进口的(其中越南、老挝产的是亚种中最小的,缅甸的虽然稍微大一点点,但也算不上真正的大种),而中南半岛这些区域出产的亚历山大鹦鹉亚种都是小种,真正的大种则出产在靠近印度次大陆地区或更向西的地域,包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国内鸟商通常很难从那里引进。

这组资料和图片展现的是产自“中南半岛的小种亚历山大鹦鹉”和产自“印度、巴基斯坦的真正大种亚历山大鹦鹉”。两者的差异除了体长相差近8厘米、体重相差近40克,其实最明显的差异在黑色的颈环部分,大种很粗象布条,小种很细象黑线;此外,大种胸脯颜色发白,和头部颜色有色差,小种头胸颜色基本一致,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