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器吧 关注:126,436贴子:2,867,697

从歼-5到歼-20:中国国产歼击机发展之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歼-5战斗机:国产歼击机的艰难起步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1楼2012-08-08 15:29回复
    研发
    历史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
    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 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歼-5甲是中国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夜间歼击机。六十年代初,台湾海峡形势紧张,台军飞机P2V经常夜间低空入侵沿海各省进行侦察骚扰,中国虽有一些进口的、配备搜索瞄准雷达的米格-17PF夜间截击机,但已不够满足紧迫的需求。而且中苏关系破裂后,已不可能再进口该机,因此,急需在歼-5基础上发展一个夜战型号。这一重任,交给了成都飞机厂。1964年11月11日,成都飞机厂的“头胎孩子”——歼5甲首飞上天。


    2楼2012-08-08 15:30
    收起回复

      性能参数机身长:11.68米; 翼 展:9.6米;最大升限:16300米; 有利高度:8000米;最大速度:1123公里/时; 巡航速度:800公里/时;最大航程:2000公里; 作战半径:800公里;载弹重:500公斤;武器装备:HP30炮3门,备弹300发。


      3楼2012-08-08 15:31
      收起回复
        屡建战功 光荣退役
        歼-5屡建战功,1958年7月至10月击落来犯的2架F-84G和6架F-86F,其他战例无数。有趣的是越战期间的1956年4月,四架F-4入侵海南岛我方领空,中国空军歼-5在拦截期间,F-4匆忙发射AIM-7“麻雀”导弹,不料歼-5拐弯半径小得以逃脱,脱靶的AIM-7竟然飞向远方的一架F-4,将其击落。
        1958年9月,中国空军歼-5编队与台湾空军24架F-86编队在浙江温州地区上空遭遇,空军飞行员王自重因掉队被其中12架F-86围困。王自重单机击落敌两架F-86后,被F-86携带的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战中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但当天F-86发射的AIM-9中有一发未爆炸,坠落后被我军民发现。这枚AIM-9被送往苏联,苏联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K-13(AA-2)空空导弹,中国的进口仿制品即霹雳-2空空导弹。
        歼-5为中国空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中国空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到2000年所有歼-5已经退出现役。
        


        4楼2012-08-08 15:32
        收起回复

          2,歼6战斗机:列装4000架 立下赫赫战功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由沈阳飞机厂以苏联米格-19为原型仿制。歼-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60、1970年代的主力机种,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共生产超过了四千五百架,远超过该型飞机在苏联生产的数量,该机同时出口许多国家。


          5楼2012-08-08 15:33
          回复

            研制历史
            歼-6从1953年开始研制,代号“东风102”。50年代后期又从苏联进口了少量的米格-19,由于数量有限及使用超音速飞机的经验不足,所以米格-19基本上没有参加当时的战斗值班任务。
            1958年3月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米格-19L有限全天候截击型战斗机。歼-6于1959年9月23日由试飞员吴克明首飞成功,但由于实际设计中存在问题,没有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 86%,至12月6日试飞完成。按照当时的命名规则,东风102被空军命名为59式歼击机。但试飞结果表明,59式不仅性能难与米格-19S匹敌,甚至连基本的飞行品质都未能保证,强度不足导致飞机飞行中严重抖动。这样一种飞机显然无法担负作战任务,因此并未装备部队使用。东风102仅造出33架。
            后来终于仿制米格-19S成功,于1962年正式列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歼一6战斗机的仿制成功,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掌握了试制比较复杂的航空产品的全套技术,具备了独立自主制造飞机的能力。当时中国军方还从仿制入手,在歼-6基本型的基础上,试图不断改进。歼-6型号众多,主要有歼-6甲、6乙、6I、6II、6III、6IV型,还有侦察型歼侦-6、教练型歼教-6以及弹射试验机等。


            6楼2012-08-08 15:34
            回复

              性能参数
              机高:3.854米 机长:13.025米 翼展:9.00米
              全重:8644千克
              最大速度:1255千米/小时(14000米高度),开加力由5千米爬到1万米需1.85分钟,爬到1万5千米需3.8分钟
              实用升限:开加力时17600米,开加力且带两油箱16000米
              最大航程:1520千米,2318千米(带两个760升副油箱)
              动力:WP-6型发动机2台
              续航时间:1小时43分,2小时38分(带副油箱)
              武器装备:3门30毫米30-1机炮,霹雳-1无线电指令制导空空导弹,霹雳-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航空炸弹以及航空火箭弹等。


              7楼2012-08-08 15:34
              回复

                战功赫赫
                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
                (1) 空中擒“妖”
                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空军启用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超音速侦察机。歼-6服役后,擒“妖”自然是其重要任务。
                1964年12月18日,台湾空军的一架RF-101进入浙江侦察,解放军海航4师飞行员王鸿喜驾驶歼-6起飞迎击。在地面引导下,歼-6飞行员王鸿喜将飞机机动到RF-101后方200米处,在9700米高空,瞄准RF-101猛烈开炮。敌机摇晃了一下,就一个反转掉下去了。王鸿喜不敢怠慢,也紧跟下来,在高度200多米时,再次开炮,直到敌机飞行员从座舱里弹出,飞机坠海。
                1965年3月18日,台湾空军派出2架RF-101执行例行侦察任务。解放军空军航空兵第18师立即指挥54大队副大队长高长吉驾驶歼-6起飞迎战。10时35分,发现敌机。RF-101发现被拦截,立刻放弃侦察,高长吉打开加力,抓住后面一架RF-101,距离600米时三炮齐发,将RF-101打得凌空爆炸。在击落RF-101的整个过程中,从接敌开始到击落敌机,都是在超音速条件下进行的,高长吉在3分40秒的过程中连续做了16个高难度的动作,从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从600米距离打到480米,一次射击解决战斗。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纪录就此诞生。


                8楼2012-08-08 15:35
                收起回复

                  (2)南海驱“鬼”
                  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岛文昌县附近上空发现一架美F-4C战斗机。飞行员王柱书和吕纪良驾驶两架歼-6起飞,在高空巡逻待战。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绰号“鬼怪”,它比F-104更加先进,是当时美军主力战机。
                  美机不断接近我领海线,但总在要进入我领空之前飞出。F-4载油量大,续航时间长,而歼-6可没时间陪它玩。但歼-6也不能出公海迎战。这就要求歼-6双机把握住机会,在敌机进入我领空的一刹那将其击落。机会终于来了。F-4C在距离海南岛陵水机场55千米处右转,第3次侵入中国领空时,早有准备的歼-6双机在地面引导下,打开加力,向左急转机动到F-4C后方,在距离250米时王桂书三炮齐发,将F-4C右水平尾翼打掉,紧接着赶到的吕纪良再次三炮齐发,将F-4C肢解。
                  歼-6飞机有F-6Ⅰ、F-6Ⅱ、F-6Ⅲ、FT-6(歼教六)、F-6甲等多种改型。从1964年交付空军使用到1986年停产,歼-6飞机共生产4000多架,曾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序列中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仅1964年至1968年,就击落击伤20多架各型敌机,创造了全胜而无一损伤的纪录。


                  9楼2012-08-08 15:36
                  收起回复

                    3,歼7战斗机:中国造战机飞翔在世界各地天空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歼7系列飞机的出口成绩是国产其他型号战机难以企及的,至今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利亚等国空军仍装备有数量众多的歼-7系列战斗机。更让军迷感兴趣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从中国购买了数量可观的歼7II出口型战机,装备了一个假想敌中队。


                    10楼2012-08-08 15:37
                    回复

                      研制历史
                      中国由50年代末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由于中苏已出现裂痕,苏联并不想提供这一先进战斗机给中国,尤其是生产技术。甚至在莫斯科航空界上米格-21公开亮相后,苏方对中国的答复竟然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型号的飞机”。
                      但随着共产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于是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1961年3月30日签订转让米格-21及其发动机和卡-13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由于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错误,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几架样机,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照猫画虎”把米格-21制造出来。因此中国的米格-21研制历程与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在歼-7项目之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后对5种歼击机和高空侦察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报告,绘制了部分图纸,搜集整理了某些飞机可供借鉴的技术。沈阳飞机厂和发动机厂还在试制中逐一解决了钛合金件成型、整体壁板化学铣切、整体机头罩加工、整体密封油箱装配、非金属蜂窝锥体制造等工艺技术关键,完成了各项技术攻关。其中包括26种新合金、涂层等新材料,试验并掌握了46项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践证明,用三年时间对米格-21飞机进行“技术模透”的决策是正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技术摸透”为歼-7的研制和自行研制更先进的歼击机,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1964年,原名62式的新型战斗机正式改名为歼-7。1966年1月,试飞员是葛文墉驾驶着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成功首飞。


                      11楼2012-08-08 15:38
                      回复

                        性能参数机长:15.75米 机高:4.1米 翼展:7.15米空重:527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655千克最大使用速度:2马赫 升限:18000米 最大高度:19800米作战半径:600公里 最大航程:1496公里续航时间:1.47小时最大速度218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950公里/小时载弹量:500公斤武器装备:HP30炮1门,备弹200发;机翼下共有4个外挂点,可挂PL-7A/B、PL-8等近距空空导弹、火箭弹、常规航弹、反跑道航弹、反坦克子母航弹等。


                        12楼2012-08-08 15:39
                        回复

                          改型迭出 出口多个国家
                          歼-7战斗机改型型号众多,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练型歼教7等。
                          歼-7Ⅱ型是I型基础上改良弹射坐椅和减速伞,还有加大推力的涡喷7乙型发动机。
                          歼-7Ⅲ型是米格-21MF型的仿制版,装备P-13F-300型发动机的仿制版涡喷13发动机,由于跟巴基斯坦合作的C/CP型没有原型机,后来Ⅲ型又改称C型、ⅢA型又称D型,为Ⅲ型的基础上改良航电和装上增加推力的涡喷13F1型发动机的改良型。
                          歼-7B型跟M型都是歼-7Ⅱ型装上西方航电的改良型,B型最初是出口约旦的M型机,因时间紧迫而出现的中介改良型,后来也有以此标准出口,B型跟M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分别只有一对翼下挂架。
                          巴基斯坦采购版本称为歼-7P型,主要是以意大利FIRA公司Grifo-7型多功能雷达换装M/P型上面英国马可尼公司的Sky Ranger测距雷达。歼-7C型则是以M型为基础,改进了机头两则进气道,该型机是中巴合作的CP型的中国航电版,但没有生产原型机。
                          后来又把歼-7Ⅲ型称作C型、Ⅵ型又称E型,主要改进是机翼将过去米格-21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并增加了机翼结构油箱,使其能够在不加配重的情况下挂载霹雳8型导弹。


                          13楼2012-08-08 15:39
                          回复

                            歼-7MG型为E型出口型,巴基斯坦采购版本称为PG型,可选用英国马可尼公司的Super Sky Ranger型或意大利GRIFO-7型多功能雷达。歼-7G型是在E型的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号,采用了头盔瞄准器、仿制以色列EL/M2001多普勒雷达以及歼-7Ⅲ型上装配的敌我识别器。该型机能较好地发挥霹雳8乙型导弹的离轴锁定能力。歼-7EB型与GB型皆为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表演专用机。歼-7FS型与MF型都是以歼七机身制作的实验机,主要方向是改良机头进气不能安装大型雷达的缺点。FS型使用Ⅱ型的机身并改良为下颌进气道,只改造了1架测试用飞机;而MF型则使用E型的机身,并改为机腹进气道,也修改了机翼的形状,没有制造出实机。歼-7系列战斗机的在2006年停产,解放军空军现役歼-7系列战机不足500架。


                            14楼2012-08-08 15:40
                            回复

                              4,歼8战斗机:高空高速的“空中美男子” 歼8战斗机,中文昵称“空中美男子”,北约命名为“长须鲸”(Finback),是一款中国基于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歼击机。歼-8战斗机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沈飞先后研制出歼8白天型,全天型,歼8Ⅱ。其中歼-8Ⅱ型飞机适用于国土防空作战,现为中国国土防空的主战机型。


                              15楼2012-08-08 15: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