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甘肃农业大学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傍依美丽的母亲河,地处规划中的兰州市新城区中心,校园风景优美,是兰州市园林单位。学校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建的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1946年10月1日创建于兰州,时名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兽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195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农学等学科专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校园占地87.98公顷,建筑面积47.2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场、站占地159.5公顷。拥有各类图书资料310多万册。校园网信息节点6000多个。
建校66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术水平不断上升,现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50个本科专业,拥有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3个。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58人,专任教师98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91人,讲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36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农业部薯类、小麦和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0人,试验站站长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一、二层次人选3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
甘肃农业大学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傍依美丽的母亲河,地处规划中的兰州市新城区中心,校园风景优美,是兰州市园林单位。学校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建的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1946年10月1日创建于兰州,时名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兽医专业高等教育院校。195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农学等学科专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校园占地87.98公顷,建筑面积47.2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场、站占地159.5公顷。拥有各类图书资料310多万册。校园网信息节点6000多个。
建校66年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格局日趋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术水平不断上升,现设有16个学院(教学部),50个本科专业,拥有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3个。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58人,专任教师98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91人,讲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36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农业部薯类、小麦和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0人,试验站站长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一、二层次人选3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