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蛛孕期:
交配后雌蛛卵大都是在早期得到受精,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精的卵数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说,越是在交配的早期,卵得到受精的比例也就越大。因此,雌蛛在不同的交配阶段对雄蛛的价值也就不一样。有的捕鸟蛛一次交配即终身产卵,如虎纹捕鸟蛛,海南捕鸟蛛等
雌蛛的受精与卵的成熟期是不吻合的,一般精子的成熟早于卵子。因此,雌蛛交配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能受精和产卵,从交配后到产卵前这段时间称为产卵前期。产卵前期的长短随着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原始的种类和世代历期长的种类产卵前期较长,捕鸟蛛类蜘蛛,产卵前期可达3-4个月.(不一定)此外,在同一种类中,由于温度和食物的不同,产卵前期也不一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低,产卵前期就越长,相反,气温越高,产卵前期就越短。(我可不推荐大家为了经济利益,而人工把温度调高,这样对蜘蛛也是不好的)
在这个期间,母蛛食量变大,好攻击。所以,要提供一个较安静的场所,减少对饲养盒的震动。喂食的时候也要格外小心。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母蛛开始频繁的吐丝,而且这个丝也是不规则的,母蛛也会有扒土的行为,树栖的蜘蛛会在树上结一个又密又厚的大网,母蛛会一直待在这个网上,直到它产卵为止。
受孕后的母蛛的肚子会逐渐变大,饲养盒里也布满了母蛛吐的丝。这就是母蛛怀孕期间的征兆和行为活动,我也就总结到这里了。
产卵:
雌蛛产卵时对产卵场所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一般产于隐蔽及有一定温度和湿润的环境中。蜘蛛均为卵生。多个卵粒大都被包在丝质或由丝和土混合而成的卵袋中。蜘蛛产卵的步骤大致相同,先将丝附着于地下或周围物体上,形成一个简单支架,随后在支架上结一个与其体长差不多大小的松软卵囊盘,形成卵囊的基底,然后蜘蛛将生殖孔对准卵囊盘挤出一滴滴粘液,粘液包含有卵粒,卵呈圆形,软而坚韧。
以下是红玫瑰产卵时的图片(转):





当蜘蛛产完卵后,又重复上述动作,用松软的蛛丝覆盖卵块,经过一番旋转后,最后形成一个扁圆形或椭圆形的卵袋。卵袋一般多呈白色,卵袋大小和卵袋内卵粒的大小,数量随种类不同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大型蜘蛛所产的卵袋与卵粒较大,小型蜘蛛产的卵袋与卵粒较小。一般来说,同种个体雌蛛产卵量随年龄,个体大小和生理状况而有差别。壮年,健康的蜘蛛产卵量多于年少或年老,体小,不健康的蜘蛛。如虎纹捕鸟蛛孵出2-3年后开始成熟,交配产卵,初次产卵卵粒约40-50粒,5-6年者,卵粒数达到150-200粒,此后产卵数逐年减少。
雌蛛对卵袋具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本能,产下的卵袋由自己单独携带进行保护,这是雌蛛对下一代进行保护的一种适应。护卵期间,如发觉卵袋被破坏,雌蛛会把卵粒全部或部分吃掉。大多数蜘蛛在护卵期间取食正常,在护卵期间不取食的蜘蛛,待卵孵化后由于体质非常虚弱而导致死亡。 蜘蛛在守护卵袋期间,一般性情较为凶猛,一旦遇到敌害即主动攻击。
产完卵的母蛛毒性也会增强,喂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