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思维是认为同样的碟买打口的比不打口的要好,这也是种偏差,因为有少数js会用烟头或者其他东西故意在碟面上做上记号。其实可以想 Cd铺的老板也是进货的 通常货源都是一样的 有不打孔的为什么要去进打口的呢?...除非老板有不良嗜好...哈哈
最重要的鉴别方法是看CD背面的IFPI码 其它都是扯淡 印刷精美的高仿多了去了 看纸张问味道很难鉴别的。。。
打口的IFPI码一定是有凹凸感的,直接看看不出来,要在特定角度才看得到。
像N301 W401 CC325这样一、两个字母加数字基本可以肯定是高仿。
我提到的这几个还是国内有名的高仿生产线。
还有,正版的大多是大写 小写不一定是高仿 但上面如果有弧线就要小心了,观察字体是不是正体。
不过92年和以前的CD没有IFPI码,那就看碟片上的字体是不是正体了。
多买就有经验了,如果斜着就是高仿。基本常识补充:原帖链接
一,名词解释
(1)原版:原版是歌手签约所属唱片公司出版的一系列录音制品。比如,CELINE DION签约得是美国SONY MUSIC(现在的Sony BMG),那么由美国Sony BMG录音出版的CELINE DION的CD就叫做原版。欧美唱片公司出版的音像制品,原版是母公司录制发行,欧美地区压片,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销售。日版是日本分公司用母公司的录音母带在本土压片销售。所以欧美歌手的日版CD可以认为有美国原版的品质。
(2)引进版:引进版顾名思义就是引进的原版CD的版权,是大陆本地唱片公司根据原版母带由本土生产线压制出来的国产CD。因为压制设备的相对落后以及复制份数的差别(例如因为对盘片质量有严格要求,原版CD每张母带压制1000张CD,而为了降低成本引进版可能就会用每张母带压制10000份CD)。再加之一些其他消极因素,使得引进版CD不论是包装,做工
还是音质都和原版有所差距。
(3)高仿版(盗版):都是没有经过正规的版权引进由地下工厂生产的违法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做工和压片音源好的盗版的音质还是不错的,但是由那些MP3音源压制的假无损盗版就可以认为是绝对的垃圾了,而且这种假无损CD成扩大趋势发展。
高仿版是参照正版(原版引进版都叫正版,但一般仿得都是原版)的样式精心仿制,力图在包装盒配件上做到以假乱真的目标,音质也是要拼rp,是购买原
版的消费者最大的敌人。
(4)刻录版:就是我们音乐爱好者利用各类途径获得的音源用刻录机加可刻录CD“自己做的CD”。其音质会跟随所用设备的高低有所差别。如果用良好的音源+高端刻录机+高端盘片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2,关于原版的进一步解释
(1)美版:欧美唱片公司出版的音像制品,原版是母公司录制发行,欧美地区压片,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销售。如图

美版CD在盒子上会有明显标记,而且部分CD盘面上还带有FBI ANTI-PIRACY WARNING的版权保护标志.(只是部分有,但有的一定是美版)
(2)日版:主要分两种情况
①欧美唱片公司日本分公司用母公司的录音母带在本土压片销售。
②日本本土唱片公司发行的CD 如图

(3)欧版:欧洲本土唱片公司发行 或 引进的其地区唱片公司的CD。(在版权方面和大陆引进版是一个概念,但音质几乎并不比原版差)如图

4)韩版 加拿大版 澳大利亚版:参考欧版,意思一样。
3 打口 眼盘 原盘 压盘
(1)打口盘 眼盘:意思接近,直接解释就是对CD盘面或是歌本 盒子进行打孔 打口。打口是外国唱片公司处理作废唱片的方法之一,还有钻孔及用液体腐蚀.作废唱片有商店的滞销货\生产的次品等。这类CD有的就作为废塑料运往中国,再次销售,可以认为是一种洋垃圾。打口CD一般是原版。只要打口 打孔不伤及CD本身,音质还是有保障的。相比原盘要便宜不少,但收藏价值略低。如图
(2)压盘:其实和打口眼盘也是类似,也是因为对CD进行报废处理所产生的东西,因为是利用挤压销毁,盒子往往被压得惨不忍睹,但也会幸存下一些。如图

(3)全新未拆:这个概念姑且放在这里吧,一般商家会对某些商品成是“全新未拆”,真正的全新未拆是全塑封包装,撕开后无法恢复,不是那种简单的用个带粘性封口的塑料袋子包装的。但是由于全塑封包装也极其容易伪造(我有亲戚是做正版软件销售的,熟人购买软件后又退货的,如果盘片无损伤,他们就会重新塑封当做新品再次销售,所以我知道这个坐起来很简单)。对于这个我感觉不必强求。

(这种包装的CD可不叫全新未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