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吧 关注:50,320贴子:816,413

明朝是如何被清歪曲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简介
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他曾经的强大不逊于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然而最终被人口不及自身百分之一的满清人灭国,因此就让很多人觉得它很窝囊。
作为明王朝统治继任者的清王朝, “反清复明”的抵抗运动不断,为了淡化民众对前朝的怀念,稳定统治,清朝对明朝做了很多诋毁,比如大家通常认为的朱元璋长得很丑而且诛杀功臣、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朱允文、明军战斗力低下......等等很多。
孔子开创的“春秋笔法”,让我们读史时有了一番审慎的态度。
常言道,隔代修史,那现在我们就以事实和推理为基础,揭穿这些流传久远的谎言。




IP属地:甘肃1楼2012-07-10 19:31回复

    


    IP属地:甘肃2楼2012-07-10 19:31
    收起回复
      2025-05-16 15:43:43
      广告
      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他曾经的强大不逊于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然而最终被人口不及自身百分之一的满清人灭国,因此就让很多人觉得它很窝囊。作为明王朝统治继任者的清王朝, “反清复明”的抵抗运动不断,为了淡化民众对前朝的怀念,稳定统治,清朝对明朝做了很多诋毁,比如大家通常认为的朱元璋长得很丑而且诛杀功臣、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朱允文、明军战斗力低下……等等很多。孔子开创的“春秋笔法”,让我们读史时有了一番审慎的态度。常言道,隔代修史,那现在我们就以事实和推理为基础,揭穿这些流传久远的谎言。


      IP属地:甘肃3楼2012-07-10 19:32
      回复
        初中时,历史老师为了活跃气氛,让我们以历史画像为标准选出教科书上最丑的人,结果朱元璋以明显优势当选。大家都知道,古代画师给皇帝画像是件很棘手的事情:画得太完美,那很有可能不像皇帝本人,是欺君;如果完全写实,长得丑的皇帝肯定也不高兴,是气君;但总之要美化统治者的形象,现在大家看到的朱元璋画像出自清朝人之手,画得不仅是丑,而且可以说是猥琐。朱元璋真的很丑吗?那我们从事实上推理一下:朱元璋娶到老婆(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是他发迹的开始,因为马皇后当年是义军统帅马援的女儿。古人选贤任能一般都比较重视外貌,比如求贤若渴的刘备,庞统来投奔他,第一眼看到人家长得比较丑,就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当。朱元璋家境贫寒,没什么背景,娶马皇后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头目,选做女婿可不是一般的提拔,就算朱元璋有天大的本事,马援也应该不会把女儿嫁给这么丑的一个人。而且,明朝后来的皇帝,从画像上看几乎各个英姿勃发,从遗传的角度上讲,朱元璋就算不是美男子可也不至于像现在的画像上那么丑。很有可能只是他脸上某个地方不太符合当时的审美观。比如嘴太大,结果这个缺点就被别有用心的清朝人无限放大,朱元璋就成了历史上画像最丑的皇帝。


        IP属地:甘肃4楼2012-07-10 19:32
        回复
          “说凤阳,道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众所周知的凤阳花鼓,清朝人说它是明朝流行的曲词,我们想想可不可能:古代皇帝的忌讳是非常严重的,唐朝时,因为皇帝姓李,民间就禁止吃鲤鱼。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特务那么多,如果谁敢公开唱这首歌,早就被锦衣卫抓去邀功了,更谈不上流行,所以很明显这首歌词被清朝人改过。这里说到朱元璋的家乡穷,他出自贫寒之家,从小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为了建设一个吏治清明的明朝,他严惩贪官,铁面无私,包括曾经的功臣和皇亲国戚都不放过,清朝人说朱元璋一旦当上了皇帝就滥杀功臣,殊不知这些杀掉的功臣里面多数被“糖衣炮弹”腐化了。铁面无私被说成了卸磨杀驴。
          


          IP属地:甘肃5楼2012-07-10 19:32
          回复
            满清作为异族,统治汉族必然会引起不满,所以清朝人就污蔑明太祖朱元璋是回族,理由是明朝修建伊斯兰庙,大家都知道利玛窦来中国的事情,明朝还修过天主教堂,这只能说明明朝文化兼容并包。而且因为明成祖朱棣的母亲是朝鲜人,清朝人就说朱棣是朝鲜族。古人的异族通婚,子女一般都认为是父方的血统,更不用说朱棣的母亲当初嫁到中国时就该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IP属地:甘肃6楼2012-07-10 19:33
            回复
              民间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为了寻找躲起来的建文帝朱允文。大家都知道郑和的船队最远到了非洲,建文帝隐姓埋名不可能逃那么远吧?而且郑和的船队有两万多人,这么大规模的搜寻活动肯定会打草惊蛇,完全没有必要。攻下南京之后,明成祖宣布建文帝被烧死,还进行了国葬,就算以后建文帝出来造反,他也可以说这个建文帝是冒充的,而且就算建文帝活着,明成祖也了解这个侄儿的懦弱,难以成事,他没必要赶尽杀绝。清朝的海军不堪重用,而明朝海军七下西洋,荣耀古今,清朝人为了心理平衡,所以酸溜溜的造谣诋毁了明朝海军的功劳。


              IP属地:甘肃7楼2012-07-10 19:33
              收起回复
                清朝对明朝最名正言顺的一个诋毁就是明军战斗力低下,满清以不到明朝1%的人口将其灭国,也给了清朝人以口实。事实上,大明军队是历史上保持战斗力最久的军队,在明朝的前中期,北伐蒙古、南征越南、东剿倭寇、西平缅甸,无往不利,其中很多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到了中晚期虽然在土木堡因为指挥失误和准备不足,惨败给瓦刺人,但3个月后,明军就在北京城下打败了企图趁乱占领北京的瓦刺大军,后来对阵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在袁崇焕冤死之前,明军也占据着主动。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明朝国内连续的天灾,以致瘟疫流行,国力大受影响,而且明军是三线作战:北方对付满清、中原对付农民起义军,西南对付四川两个大土司的叛乱。历史上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希特勒的纳粹军队都没能在两线作战取得最终胜利,何况明军是三线!明军战斗力绝对不低,也许他们该感叹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IP属地:甘肃8楼2012-07-10 19:33
                收起回复
                  2025-05-16 15:37:43
                  广告
                  十级了


                  9楼2012-07-10 19:33
                  收起回复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些历史传说,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但你稍微用心推敲就能很容易揭穿其中的谎言。也许古时编史的人侥幸骗过当时的愚民,却骗不到现时代精明的我们,而且是清醒的我们。


                    IP属地:甘肃11楼2012-07-10 19:34
                    回复



                      IP属地:甘肃13楼2012-07-10 19:36
                      收起回复



                        14楼2012-07-10 19:45
                        回复



                          15楼2012-07-10 19:58
                          回复


                            IP属地:贵州16楼2012-07-10 20: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