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吧 关注:1,594贴子:67,429

【讨论】对于“上数临视巩华城,文然密疏谏”一事,大家怎么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仁孝


1楼2012-06-24 16:29回复

    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
    *关于“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的史料 :
    《资治通鉴》
    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毛,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
    《新唐书》魏征传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
    意思是长孙皇后逝,葬在昭陵。李世民在苑中做高台来望昭陵解相思之苦。有一天,太宗让魏征陪他上高台望长孙皇后的陵墓,魏征故意说他老眼昏花看不见,以为他看的是献陵(太祖李渊陵墓),太宗也明白他的意思了就哭着把那个高台拆了。


    2楼2012-06-24 16:31
    回复
      2025-08-20 17:38: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姚文然(1620年—1678年)字弱侯,号龙怀,谥端恪,江南桐城人,清初名臣、文学家。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3楼2012-06-24 16:32
      收起回复
        感动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6-24 16:34
        收起回复

          康熙皇帝去巩华城去得过于频繁,而姚文然担心康熙感情用事,这位正直的官员便引用历史上魏征谏阻唐太宗在长孙皇后死后建高台遥望昭陵以解相思的故事而劝谏康熙。
          康熙是一位明君,向来以国事为重,而仁孝逝世后,他表现出来的悲伤却令大臣担忧,从这一点,他对皇后的真情已溢于言表。且历史上的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伉俪情深也不容置疑,文然将两者相拟,从侧面见证了康熙对仁孝的深情。
          


          5楼2012-06-24 16:39
          收起回复
            我还不知道清史稿中还有这记载,好感动啊,康熙对皇后的爱,现在谁还敢否认?我读宋词,读到陆游的《沈园》,其中有两句: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特别是这后一句太感人了,可见陆游去沈园去得多么频繁,足见他对唐婉的一往情深,康熙此举也与之相似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6-24 17:04
            收起回复
              个人认为,就算康熙不演这场戏,赫舍里家还是会效忠于他的。康熙早期对皇后娘家不薄,皇后的叔叔们除了四叔之外全都当过领侍卫内大臣。四叔柯尔坤虽然不是内大臣,但也是一等侍卫!皇后的父亲是大清第一位承恩公。康熙与赫家矛盾激化并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最大因素还是太子长大后对其皇位的威胁
              


              10楼2012-07-04 18:13
              收起回复
                为防止外戚干政,清朝皇子一般不由生母亲自抚养,胤礽生而丧母,康熙似乎没有对赫舍里家太多紧惕,索额图与太子有密切的来往。


                11楼2012-07-04 18:42
                收起回复
                  2025-08-20 17:32: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王菲mm无须过于担心某粉的恶意攻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4楼2012-07-05 15:25
                  回复
                    心裕,法保的一等公在23年被夺--------------------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哪里有史料?想看


                    15楼2012-07-05 15: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