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再遇见另一...吧 关注:512贴子:12,015
  • 11回复贴,共1

夜的钢琴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6-14 14:58回复

    


    2楼2012-06-14 15:05
    回复
      2025-08-20 03:37: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2-06-14 15:07
      回复

        


        4楼2012-06-14 15:09
        回复

          


          5楼2012-06-14 15:12
          回复
            第七章

            


            6楼2012-06-14 15:15
            回复
              第八章

              


              7楼2012-06-14 15:18
              回复
                第十二章

                


                8楼2012-06-14 15:24
                回复
                  2025-08-20 03:31: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架钢琴,一个人的夜,于是,诞生了《夜的钢琴曲》……
                    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用文字,有人用摄影,有人用述说,而我,选择用音乐;每个人方式不一样,但却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失去的日子,我们都需要回忆……
                    多少个夜里,凌晨两点,这些简单的旋律,不断萦绕盘旋,让我无法入眠。想把它们一一记录,用音符去诠释那些曾经走过的日子……


                  9楼2012-06-14 15:27
                  回复
                      遇见
                      便是一见钟情
                    这种概率大概比中头奖还要低?在生命这样的人只遇到过一个,在精神世界里,这样的电影十多年只不过一两个,如这般的音乐,也寥寥无几
                    偶然遇见,听到,一定不可错过,错过会后悔此生,这是我对久石让的评价,而今,听见《夜的钢琴曲》我觉得它配的起这样的感触。
                    是那种听两秒便可进入生命的东西,不挣扎,是深深的扎根。
                    遇到一个人,哪怕只是擦肩,哪怕只能短暂无法长久,但是都要感谢上苍让你知道了这种美好,记忆很沉重,哪怕一辈子一直背负着,心甘情愿
                    哪一刻想起谁,就像再次遇到这美的音乐。


                    10楼2012-06-14 15:28
                    回复
                        明人丘琼山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僧曰:“老僧由此悟禅。”丘问:“何处悟?” 答曰:“是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仓央嘉措,即使名僧,又是情种。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情爱,又何尝不是禅?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夜的钢琴曲》,据说是作者据数十个不眠之夜的真切体会所做,白日里被尘嚣蒙蔽的心灵,到了夜间却可以异常的清醒。每一首歌都是最执着的思绪,他们干净、饱满,有着飞蛾扑火式的无畏。指尖滑过琴键,抚摸着涌动的心,感受着每一次搏动的韵律,最终形成了这一系列杰作。第一首,如泣如诉,一往情深,但却独有一份超然,宛如牵动的是前世的情思;第五首,仿佛是对于天地不仁恸绝又隐忍的质问,最爱旋律中的那个八度的骤然提高,充满着对命运嘲弄的傲岸与不屈,即使归于沉寂也仍是不容消磨;第十五首,轻盈如少女的芭蕾,每一个音符都蓬勃着生命,甜美的旋律,使人乐以忘忧,好似青春的挽歌,越是美好的回忆,越是令人倍感沧桑。这一系列曲子与仓央嘉措的爱情相映,可谓珠联璧合。爱情的甜蜜,却总蒙上了暗夜的阴影,身份的宿命,使得这注定没有结果。而禅的空灵纯净,洗去了男女之情的欲望成分,留下的是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情。
                        每一首歌似乎都特别偏爱回环复沓,一遍遍的重复相近的乐章,好像是一遍遍的倾诉心曲。唯有执着者,会这样不厌其烦。曲中的深情,也因此有不可承受之重。仓央嘉措的情,安得世间双全法的纠葛,入山又恐别倾城的痛切。石晋,深夜中独醒,是勇者还是仁者,幸运或是不幸?一切的一切化作了艺术,稀释了无可消解的苦痛,并涂抹在他人的心头,一同悲欢,化为普遍,从而有可能得到不可能的救赎: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幢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是何等的执着,何等的超越,让它们的作者写下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曲子。每个人或许都希望有这样一个长夜,可以洗净铅华,让心尽情沉溺,倾听琴声如水,诗情如梦。
                      


                      11楼2012-06-14 15:29
                      回复
                          Melody of the Night · to be continu
                        最后一个悠闲的周末。——破而后立。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来记录生活,流淌心语。有的用DC,有的偶述说,有的玩游戏,有的且行文。而石进,选择了用音乐和歌声。
                        不同的依附为了追寻同一个印记——思忆往昔。
                        从2006年开始,至09年,一千多个夜晚,石进写了31首夜曲。这每一首夜曲,背后,都或多或少是一个故事。有些是他自己的,有些是朋友的,用音符把它一一记录,记录这些曾经走过的日子……
                        一首曲子之所以好听,那是因为听的人——带入,沉浸,共鸣,提炼,升华之后,种种情愫萦绕全身,终生相伴,难以割舍。
                        夜,静谧的可怕。钢琴,黑白琴键清澈而又混沌。
                        夜,深沉的可爱。钢琴,敲击心灵的乐器。
                        很早以前,就想谈谈听《夜曲》的感受,遂在昨日命题之后,心情难以平静。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譬如夜,譬如钢琴。
                        喜欢夜,不是因为黑色。只有昏暗中的点点光亮才是情绪的投射点。切口,一道细微的光束就能打开尘封的记忆。夜,没有自然的热量,身体开始发散温度。生理上,心理上,细细伸入,节节浸润,融入夜的怀抱。
                        喜欢钢琴,黑白二色的世界,犹如包容万象的围棋,沉淀其中,溶于深蓝色的哲学体验。不愧是乐器的霸主,敲击的快感一次次与脉搏,与心共振。情感在万象奏鸣中一下子流淌出来,高山仰止。
                        两者完美的结合了。Melody of the Night ,纯粹的心情,伴随着每个人特有的颜色,气味,光彩,塑造着黑夜中的自己——另一方人格。
                        人人都爱第五曲,早在《非二》之前,我就有幸聆听过。每次,每一处神经都会被旋律带动,正像是心绪迈向一座高山,回旋着,酝酿着,在盘山公路上奔驰,然后在至高点一倾而下,高山流水,正是如此。电影中曲子在《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这首诗的渲染下,李香山的躯体被投入大海。画面,深蓝色,平移的镜头,起伏的海浪,导演在展现生命的玄学。
                        而我,最爱第七章。笃定,夜的第七章。有人说:也许是寂寞的人才更加懂得寂寞,更懂得诉说夜的寂寞。我觉得很对,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上是找不到第二个模板的。夜,就是为了散发这些独特性人格而存在的。每个人都会有寂寞的一面,光晕颤抖的黑夜里,似乎一种无尽的颓然感不断逼近,只有黑夜能吞噬人的寂寞。第七章,带着寂寞的怅然,慢慢激起我的思维,层层上扬,反复循环的两个单音创造出一种暂时性的深广场域,我随之潜入进去,呼吸这种清冷。
                        第六章,神离-默然的伤逝。
                        十三章,舒适,悠然,低鸣。
                        十九章,沉默的轻舞。
                        以上五曲,重叠了各种心情,久久的在我心中激荡。
                        再借用一段美文:比起那些堂皇的经典,夜多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动,或许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钢琴梦,带着那些爱情和人生的苍凉,手指滑过琴键,纵然不知是否等来和自己四手联弹的那个人,而一切已不必言。
                        每个人都在等待着那样一个知音,如同伯牙遇子期。
                        从2008年开始,至今,1000多个夜晚,我几乎都是12点之后入睡的。昏沉的黄织灯和闪烁的电脑屏幕前,我编织了很多梦想,重塑着自身和未来,唯独不曾细细体会褪色的过去,思忆的素年。就在这光与暗的缝合处,我且思且执笔,用文字的方式刻录下这种印记。每行字的背后,渗透着那些顽皮的个性。慢慢的,思维汇聚成一股洪流,穿透过去,成为经典,照亮未来。
                          此时,我觉得笔端的生命开始孕育。
                        卷浩穷首览百年,指尖轻语舞千秋。————这,就是文人。
                        路,还长。
                        To be continue。
                          


                        12楼2012-06-14 15: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