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吧 关注:8,133贴子:127,621
  • 1回复贴,共1
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不是独立的民族,而是一种军事团体。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如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特别是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概括地说,哥萨克就是一个以俄罗斯人为主体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构成的社会群体,简称“族群”。 一部哥萨克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哥萨克人从最初的成群结伙、打家掠舍到后来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其五、六百年的发展史中,战事几乎没有间断过。例如,顿河哥萨克从1552年参加伊凡四世夺取喀山战役到1920年作为军事组织被解散的368年间,仅大规模的战争战役就参加了24次,平均每15.3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战争打了26年。
  哥萨克参加了从18世纪------20世纪前半期俄国和苏联的所有战争,如彼得大帝发动的俄瑞北方战争、亚速海远征、克里米亚远征、波斯远征,两次俄波战争,六次俄土战争,仅20世纪头20年它就参加了三次战争,即俄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在和平时期,哥萨克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在漫长的俄国边界上守土戍边、保一方平安。
  哥萨克之所以在腥风血雨的征战中所向披靡,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他们一样只为战斗而生,这支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钢铁之师总是在最关键的战役中赢得关键性的胜利。他们以自己的鲜血、生命、勇敢和智慧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沙皇曾赐予其担任御林军的殊荣。
  无论在沙俄还是苏联时期,哥萨克都是被授予锦旗和近卫军称号最多的部队。在长期征战中,哥萨克战将如云、群星璀璨,涌现出众多出类拔萃的军事将领。顿河哥萨克军首领普拉托夫将军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与***的厮杀中,无论红军还是白军,最能打仗的恰恰是哥萨克。最著名的则是传奇英雄、苏联元帅布琼尼,他指挥的红军第一骑兵集团军所向披靡、威振四海。
  在莫斯科的绘画艺术博物馆有一幅斯大林会见红军第一骑兵集团军高级将领的油画。哥萨克将军们那灭强敌于谈笑间、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概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只有站在这幅巨画面前时,你才能真正领略到什么叫做“史诗般的英雄”!
  空旷的雪野上,寒风呼号着掠过法军士兵们单薄的衣衫,不时有人冻死倒下,也没人拉他一把,人人自危,草木皆兵,他们身后,有一群恶鬼在跟着他们。自从莫斯科城下战败后,这群恶鬼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地紧盯着他们,只要稍一迟顿,稍一松懈,他们便会跳出来,带走一些人的生命。
  “哥萨克,哥萨克人来了。”法国士兵们换扎着排好队列,还没来得及开火,哥萨克骑兵便骑着他们特有的顿河马,举着闪亮的马刀冲进了法军阵营,铁蹄铮铮,长刀挥舞处,一个个法军士兵倒在雪地中,不多时这些骑兵便重又呼啸而去。
  这便是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兵败回国时法军的真实写照。你也许要问,法国的骑兵呢?是啊,在哪呢?跑了,跑得快的话。死了,跑得慢的话。战绩辉煌的法国重骑兵在其作战史上成全过两个敌人,一是英格兰长弓,二是哥萨克骑兵。
  莫斯科郊外,当法国重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向俄军炮兵阵地发起冲锋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对阵中冲出了一支全然不同于欧洲重骑兵的骑兵部队(标准的哥萨克骑兵有少量的马装甲,骑士半身甲,相比较欧洲其他国家的重骑兵来说,只能算是轻骑了),个个骑术,刀术精湛,一场恶战过后,法军骑兵大败,这支哥萨克骑兵随既攻入法军炮兵阵地,将拿破仑的精锐炮兵杀个干净,(有些个夸张啊,千万不要当真,嘿嘿)至此,大战战局已定。而溃败中的法军则死得更多,最后好像只有三万人逃回了法国。
  其实早在此之前数百年,哥萨克骑兵就已经成名了,俄罗斯征服中亚,远东庞大的领土的时候,无时不闪现他们的身影,剽悍,野蛮,甚至是死神,都可以被用在他们身上。反过来说,也证明他们的战斗力之强是当时的中亚各游牧民族所无法比肩的。他们是冷兵器时代西方第一支,也是最后一支从欧亚北部大草原,进入东方的骑兵部队,(虽然这其中他们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构当)而在此之前,敢于入侵者无一不身首异处。这也是我单独将他们写出来的原因。



1楼2012-06-14 10:54回复
    由于文化,战争方式,对战争的理解等各方面的差异,欧洲的骑兵,重骑兵,从来就没有能力进入草原同这些游牧民族进行战争,之前也有人尝试过,都死了,无一例外,如波斯王居鲁士大帝,他们的头都被当成饮器而被留了下来。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这些军队大都以步骑混合为主,很难对付游牧民族的坚壁清野战术,被在回程中受到沉重的打击;(唯一例处的是汉军卫青部,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打的)二是这些军队的骑兵大多不能适应游牧民族的打法,骑射,骑术,他们比不了,重骑兵又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打击,两难。(披了甲的重骑兵行军速度并不比步兵快多少,轻骑兵又不是个,嘿嘿,在火枪出现以前,你看着办吧)哥萨克人不同,他们只披一些必要的装甲,(毕竟对手的骑射厉害啊)骑着不比中亚马逊色的顿河马,(性能全面优越,不管是绝对速度,耐力还是爆发力,基本能保证哥萨克骑兵披少量装甲的情况下行军速度不比敌人差)并且有效地吸取了蒙古人的奔袭,诱敌,合围战术,一击而走,并不跟你打堂堂之阵。也擅长以少数兵力进行游斗,总之一句话,蒙古人会的他们都会,再加上他们强壮的身体,强健的战马,简直就是一完美的骑兵啊,除了骑射,呵呵。
      正因为俄国人在骑兵方面的表现太完美了,所以一直到二战,苏联仍保留着大量的骑兵部队用于冲锋,最高峰的时候竟组建了数个近卫骑兵军,(苏联一个军再怎么的也得五万人以上,厉害吧?)不过作用并不大,集团骑兵在面对德国人强悍的单兵火力,装甲集群时表现不怎么的,战后就大多解散了,另一个原因是苏联基本上实现了装甲步兵化,再也用不着骑兵了,同时,骑兵部队也在各国普遍被解散,不适应战争需要喽,再硬来,在对手的AK-47,M-16面前,会被打成马蜂窝,死得很难看的。拥有两千年辉煌历史的骑兵,只剩下一些用来阅兵的用途了。   谢苗·米哈依洛维奇·布琼尼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三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一生九十年中整整有七十年从事戎马生涯,参加过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四次大的战争,屡建奇功。他的一生与苏军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功绩受到高度评价。他先后荣膺8枚列宁勋章、6枚红旗勋章、1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多枚外国勋章、奖章,三次荣获**荣誉武器。


    2楼2012-06-14 10: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