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条件 蓼沿乡乡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公顷,辖有23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人口2.82万。该乡森林、水电、矿山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优质石材“664”花岗岩、叶腊石达6亿立方米,已成为连江县石板材第一乡,也连江县电力自供乡镇。蓼沿乡交通四通八达,位置优越独特,发展前景喜人东西走向的X132县道纵贯全境。2006年来,乡党委、政府以发展的眼光、开拓的精神,投入大量的

蓼沿乡人力、物力,借助政策东风,改造硬化了两条县道(X132县道、溪小公路)、两条县际通道(兰水至罗源西南、蒲边至罗源梅洋)、23个建成制村近60公里通村道路以及部份自然村和工业区的道路,蓼沿地区逐渐建设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备群山环绕、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成为了众多客商投资的热土,建设连江山区经济强乡将成为现实。 资源储藏丰富,水力资源充足,发展条件优越蓼沿乡群山环绕,溪流网布,山场广阔,资源丰富。一是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地14.06万亩,盛产杉、松、竹以及果树类的橄榄、枇杷、板粟等名特优水果,猪、羊、鸡等家禽畜牧产品在本县享有声誉。二是充足的水力资源。拥有兰水一级、二级,岭下,赤石一级、二级和朱公水电站,装机容量4620千瓦,年发电量2500万度,自筹资金兴建的3.5万伏变电站与省电网联网运行,是全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乡镇,也是被省经贸委列为福州市保留农网自供区乡镇之一。三是丰富的石材资源。花岗石、叶蜡石储量均居全县首位,可供开发的优质石材664花岗岩、叶腊石达6亿立方米,是中国石材系列“664#”正宗矿区,已成为连江县石板材第一乡,蓼沿乡共发展矿山企业40多家,发展石板材加工企业68家,锯机368台,年加工石板近1000万平方米,年实现加工产值超过2亿元。蓼沿乡拥有10多家石板材加工规模企业,并新建、扩建溪东、赤南岗等石板材加工集中区。“蓼沿红”系列石材品牌已挤占国内18个城市及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 通讯网络良好,医疗逐步完善,科教全面发展近年来,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师资力量得到集中和加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蓼沿乡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660多人;中心校1所,小学完小6所,初小2所,共有在校生1430多人。卫生医疗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现有乡医院一所,下辖18个卫生所,在职人员包括主治医师1人,医药护技师5人。2006年来,大力宣传、推行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蓼沿乡参合率为81.3%。同时,实现了村村通闭路、通讯网络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