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亨索伦Hohenzollern家族

霍亨索伦家族最初为索伦Zollern(位于斯韦比亚地区)(注1)和纽伦堡Nurnberg的统治家族。1417年纽伦堡伯爵弗里德里希Friedrich兼称勃兰登堡Brandenburg选侯(称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自此霍亨索伦家族在德意志北部逐渐强盛。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继任条顿Teuton骑士团亲王-总团长,霍亨索伦家族遂继承该骑士团在今波兰的大片领地。1525年阿尔布莱希特改称普鲁士Prussia公爵。17世纪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家族开始兼领普鲁士领地,并于1701 年正式将两国合并为普鲁士王国,俗称勃兰登堡-普鲁士 Brandenburg-Prussia。经过18世纪的「开明专制」改革后,普鲁士成为北德意志强国,并与奥地利争夺在德意志诸邦的霸权。19世纪普鲁士更负起统一德意志的重任,于1867年合并北德意志诸邦,成立北德意志North Germany邦联。其后又于1871年合并南德意志诸邦,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成立德意志帝国。统一后的德意志继续由霍亨索伦王朝统治,奉行军国主义政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意志战败,国内爆发「十一月**」,结束了霍亨索伦王朝和德意志的君主制。除了德意志外,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个支系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Hohenzollen-Sigmaringen支系的一名成员卡罗尔一世Carol 在1866年取得罗马尼亚王位。该王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取得摩尔达维亚Moldavia、布科维纳Bukovina和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等地,使罗马尼亚的领土大幅增加。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奉行亲纳粹政策,成为德意志之附 庸国。战后罗马尼亚国内左翼势力抬头,于1947年废除君主制,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的统治遂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