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安快十五岁了,可他看起来还是十三四岁的样子,且不说他那头枯草般的头发,单看他那副那又矮又瘦的小身板儿,的确不像十五岁。
五年前,小安的父母离奇地失踪了。小安还记得是爷爷带着他离开了那个早已记忆模糊的家乡,来到这个偏僻的小镇上,投靠了在这里开客栈的表姐。
表姐是个势利眼,见他们祖孙俩身无分文地投靠了来,自然对他们不理不睬的。小安的爷爷只好在镇子上摆个算命的摊子,重操旧业。而小安,从早到晚在客栈当小跑堂的,以挣得自己的三餐和食宿。
“小安,怎么还在睡啊?快点儿起来。”爷爷摇醒了正在酣睡的小安。
“记着在辰时之前把无影草给我带回来,否则就无效了。”爷爷再三叮嘱。
“知道了,”小安迷迷糊糊地爬起来,胡乱穿上衣服,洗了把脸,走出了房门。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小安缩了缩身子,打了个寒噤,想起刚才的暖被窝,一脸的懊丧。
这条小路小安不知道走了多少遍,迷路了多少次才记住,他天生记性奇差,做事也笨手笨脚的,无论做什么事,干什么活儿,总是做的一团糟,表姐把他当作扫把星,爷爷却固执地认为他大智若愚,以后必成大器。
小安丝毫也不相信爷爷,可又不忍心对爷爷的这个善良又美好的想法表示任何怀疑。尽管自己会在端汤的时候烫伤手,会在送菜的时候踩到客人的脚,更会在洗碗的时候不小心将那些碗碟的砸的精光……
天还黑,小安尽量走的快一点儿,好驱走身上的寒意,更要紧的,是驱走那些恐怖的想法,他从小就怕那些关于鬼的传说,可爷爷居然让自己一个人到一座坟前去采什么无影草,想想真是晦气。
“大王在这里坐了一晚上,你认为他还要呆多久?”一个粗重的嗓音。
“不知道,看样子他一辈子都不想走了……”一个无奈的声音回答道。
“我想回辽国,这次在大宋呆得时间太长了,有点儿想家了……”
“唉…….”有人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小安似乎听到了些动静,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不安的四处张望着,“有鬼,”他暗自想道,“否则怎么会光听到声音,半个人影也看不到?”
“站住,停下,有刺客……”蓦然间呼喊声此起彼伏,响成了一片。
“妈呀,”小凳子一声惨叫,拼了命的往前跑去。
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向后张望着,不提防一脚踩在一块石子上,只来得及“哎呦”一声,身子便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向前飞去......
小安本以为自己会和这片熟悉的土地来一个亲密的接触,未料到自己却被人轻轻的接住了,同时一个低沉而又严厉的声音问自己,“你是谁?到这里来做什么?”
“阎王爷饶命,阎王爷饶命啊…….” 小安满脑子浆糊,刚刚站直了身子,又跪了下去,只是磕头如捣蒜。
“你这刺客,为何要来行刺我家大王?”只一霎那,小安的脖颈上就被搁上了七八柄寒气逼人的利剑。
小安身如筛糠,不敢抬头,更发不出一点儿声音。
“大王,这人此时前来,定是图谋不轨,说不定想来刺杀您。”众人七嘴八舌。
“刺杀我,不可能,他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也不像身有武功的样子。”
“大王,千万不可疏忽啊,万一……”
“没有什么万一,快放开他。”不容置疑的口气。
第二章
细雨绵绵,下个不停。
悠然客栈内,客人们议论纷纷。
“这雨总也不停,真邪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摇头叹息着,“什么时候才能赶路呀。”
“对呀,对呀”众人七嘴八舌的附和道。
“我是做生意的,错过了时间,得少赚多少钱呐。”一个商贾模样的人郁闷无比的说道。
“我的盘缠不多了,这样下去也耗不起呀。”老人又摇了摇头,转眼见小安愣愣的盯着窗外,指着茶杯叫道:“孩子,给我添点儿水……”
自从那天从小镜湖回来之后,小安比之前更木讷了,做事也更不如前,此刻他楞楞的盯着窗外的雨帘,完全没有听到老者说话。
“听到了没有?叫你倒水呢!”老板娘一声大喝,声如春雷,把小安从思绪中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