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啸西风吧 关注:2,402贴子:27,487
  • 13回复贴,共1

[转帖]温瑞安评白马:《〈白马啸西风〉的善与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充满善意的小说

《白马啸西风》在中国短篇武侠小说里,有着一定的分量,这不是因为它的故事,而是因为它说故事的方法;《白马啸西风》在金庸作品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不是因为它的情节,而是因为它的文字。

武侠短篇因为字数上有所制限,难以作大幅度的发挥,所以故事、人物、武功都不易描绘得详尽出色。《白马啸西风》的故事,也很平凡、简单,不外是以德报怨、以爱化解仇恨的爱情悲剧,夹杂了一些悬疑、打斗和趣味性的情节。整体来说,《白马啸西风》有点像一部寓言,一则童话故事。不过,这部寓言,有着浓烈的血腥味;这则童话故事,不但不快乐,而且还十分悲惨哀伤。

《白马啸西风》最大的特色是文字。《白马啸西风》故事的背景,原本远离刀光剑影的武林,是非恩怨的江湖,到了回疆大漠、高昌古国,但仍是一样暗藏杀机、腥风血雨。可是因为《白马啸西风》的文字写得十分的好,使得这篇小说,流露出一种伟大的同情,而且洋溢出一种至高至深的善念。这是一般武侠小说里(甚至金庸其他小说里)鲜见的,也是它最特殊的地方。甚至可以说,由於这种善意与善念,使这篇“残酷”的武侠小说,仍然是一则寓言,一则童话。

我们都知道,武侠小说如果抽离了历史,而深入描写人性,那麼,它可以是一篇象征小说,一则寓言,特别能阅察并表达人在非常环境非常关头所作出的反应,以及各种欲望的极致;同时,武侠小说有高度的幻想成分,但又处处暗合着中国人面对人生百态的观念和态度,所以既是“现代人的神话”,同时也是“成年人的童话”。

《白马啸西风》是一部完整的“成年人的童话”,因为它的写法,是用一种平易近人,平铺直叙的方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纠葛,并不复杂,全篇弥漫着一种淳朴的古风。最难得的,仍是全篇那一股咏叹式的笔调,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一股善意,在过分渲染或夸张暴力与血腥的武侠小说里,是难得一见的。

在《白马啸西风》里,最重要的人物当然便是李文秀这个女孩子。全篇故事都是围绕着她发展,她目中所见,心中所思,全成为故事的情节。然而李文秀这个来自中土、小时受尽苦楚、父母被人杀害、而长大后又受人歧视、尝尽爱情苦果的人,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的女子。

在故事里她自己被中土武林人物追杀,以致父母壮烈身亡,她一个人逃到回疆的哈萨克部落里,跟一直不肯表露身分的计老人相依为命,仍不时遭仇人追杀。汉族仇人找不到她,便在哈萨克的部落里奸淫烧杀,然后扬长而去,因为她也是汉人,所以受到族人仇视。跟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哈萨克青年苏普,本要对她表示爱意,但她怕他的父亲会打死他,便偷偷把她收到的订情礼物转送给另一个哈萨克女子阿曼,撮合了这段姻缘。到最后,教她武功的师父华辉,和跟她十年来相依为命的计老人,也因为她的仗义出手,而互拼身亡,末了她还是孤身一人,还有老了的白马与她重返中原。这是个无限悲伤的故事,令人反覆沉吟,追回不已。

在这个哀伤的故事里,由这个女孩子身上所引出来的世界,经过作者的文字来表达,常存善念。由於这种深刻广博的善念,即使在全篇中极为残忍、凄惨的片段,也教李文秀心灵的善意所洗涤了。这儿抄录一段令人不忍的情节,但这些强烈的仇恨和残暴,都在“受苦者”李文秀(当时她还是个小孩)幼小的心灵中一一净化,其转折的过程十分令人感动:

        ……就在当天晚上,霍元龙和陈达海所率领的豪客,冲进了这片绿洲之中
        ,大肆掳掠。这一带素来没有盗匪,哈萨克人虽然勇武善战,但事先绝无
        防备,族中精壮男子又刚好大举在北边猎杀为害牛羊的狼群,在帐蓬中留
        守的都是老弱妇孺,竟给这批来自中原的豪客攻了个措手不及。七名哈萨
        克男子被杀,五个妇女被掳了去。这群豪客也曾闯进计老人的屋里,但谁
        也没对一个老人、一个哈萨克孩子起疑。李文秀满脸泥污,躲在屋角落中



IP属地:四川1楼2006-12-18 15:02回复
            ,谁也没留意到她眼中闪耀着的仇恨光芒。她却看得清清楚楚,父亲的佩
            剑悬在霍元龙的腰间,母亲的金银小剑插在陈达海的腰带之中,这是她父
            母决不离身的兵刃。她年纪虽小,却也猜到父母定是遭到了不幸。

            第四天上,哈萨克的男子们从北方拖了一批狼尸回来了,当即组织了队伍
            ,去找这批汉人强盗报仇。但在茫茫的大漠之中,却已失却了他们的踪迹
            ,只找到了那五个被掳去的妇女。那是五具尸身,全身衣服被脱光,惨死
            在大漠之上。他们也找到了白马李三和金银小剑三娘子的尸身,一起都带
            了回来。

            李文秀扑在父母的尸身上哀哀痛哭,一个哈萨克人提起皮靴,重重踢了她
            一脚,粗声骂道:“真主降罚的强盗汉人!”

            计老人抱了李文秀回家,不去跟这个哈萨克人争闹。李文秀小小的心灵之
            中,只是想:“为什麼恶人这麼多?谁都来欺侮我?”

            半夜里,李文秀又从睡梦中哭醒了,一睁开眼,只见床沿上坐着一个人。
            她惊呼一声,坐了起来,却见计老人凝望着她,目光中爱怜横溢,伸手温
            柔抚摸她的头发,说道:“别怕,别怕,是爷爷。”李文秀泪水如珍珠断
            线般流了下来,伏在计老人的怀里,把他的衣襟全哭湿了。计老人道:“
            你没了爹娘,就当我是你的亲爷爷,跟我住在一起。爷爷会好好的照料你
            。”

            李文秀哭着点点头,想起了那些杀害爸爸妈妈的恶人,又想起踢了她一脚
            的那个凶恶的哈萨克汉子。这一脚踢得好重,使她腰里肿起了一大块,她
            不禁又问:“为什麼谁都来欺侮我?我又没做坏事?”

            计老人叹了口气,说道:“给人欺侮的,总是那些没做坏事的人。”他从
            瓦壶里倒了一碗热奶酪,瞧着她喝下了,又替她拢好被窝,说道:“秀儿
            ,那个踢了你一脚的人,叫做苏鲁克,他是个正直的好人。”李文秀睁着
            圆圆的眼珠,很是奇怪,道:“他……他是好人麼?”计老人点头道:“
            不错,他是好人。他跟你一样,在一天之中死了两个最亲爱的人,一个是
            他妻子,一个是他的大儿子,都是给那批恶人强盗害死的。他只道汉人都
            是坏人。他用哈萨克话骂你,说你是‘真主降罚的强盗汉人’,你别恨他
            ,他心里的悲痛,实在跟你一模一样。不,他年纪大了,心里感到的悲痛
            ,可比你多得多,深得多。”

            李文秀怔怔的听着,她本来也没怎麼恨这个满脸胡子的哈萨克人,只是见
            了他凶狠的模样很是害怕,这时忽然想起,那个大胡子的双眼之中满含着
            眼泪,只差没掉下来。她不懂计老人说的。为什麼大人的悲痛会比小孩子
            更深更多,但对这个大胡子却不自禁起了同情。

            窗外飘进来一阵奇妙的宛转的鸟鸣,声音很远,但听得很清楚,又是甜美
            ,又是凄凉,便像一个少女在唱着清脆而柔和的歌。

            李文秀侧耳听着,唱歌之声渐渐远去,终於低微得听不见了。她悲痛的心
            灵中得到了一些安慰,呆呆的出了一会神,低声道:“爷爷,这鸟儿唱得
            真好听。”

            计老人道:“是的,唱得真好听!那是天铃鸟,鸟儿的歌声像是天上的银
            铃。这鸟儿只在晚上唱歌,白天睡觉。有人说,这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之
            后变的,又有些哈萨克人说,这是草原上一个最美丽、最会唱歌的少女死
            了之后变的。她的情郎不爱她了,她伤心死的。”李文秀迷惘地道:“她
            最美丽,又最会唱歌,为什麼不爱她了?”

            计老人出了一会神,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世界上有许多事,你小孩
            子是不懂的。”这时候,远处草原上的天铃鸟又唱起歌来了。

            唱得令人心中又是甜蜜,又是凄凉。

    从此以后,李文秀的歌声,就像天铃鸟般的动听,也像哈萨克人传说里那最美丽的少女那样美丽,她的命运,渐渐跟天铃鸟的传说结合在一起。

    其实,对她而言,一切都何其残暴,何其不公平。她所受的苦,肯定尤甚於大胡子苏鲁克,因为苏鲁克还有他的亲人,他的族人,李文秀却只孤伶伶的一个弱女子,来到她全然陌生的地方,她年纪又小,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计老人其实也一直防着她,没以真面目相见,要不是见李文秀实在孤苦可怜,他也未必会收容她。那些汉人强盗杀了她父母,可是哈萨克族人却迁怒在她身上。她可以说是苦到极点,无依无靠,但她才听计老人一番话,就开始同情苏鲁克来了。她忘了他给她一脚重踢,日后,还为了这个粗暴的人,放弃了情郎,肝肠断碎,又为了救这对父子和情郎的爱人,身陷奇险,以致后来在这世上唯有对她“好”的两个亲人,都间接的死在她手上。

    这样一位善良的女子,充满了善意和善心,喜欢帮助人、宽恕别人的过错。可是,这位代表了人性善良一面的女子,不但她自己屡遭不幸,连同爱护她的人(如计老人和后来的华辉),以及接近她的人(譬如这哈萨克部落受汉人突袭),一一都遭到不幸。“红颜祸水”这句话,历史上有的是先例,大凡一个绝色女子,多少都带有一点煞气,大则可祸国殃民,小则倾倒好些个众生。可是作为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子,又何辜呢?当心底的善意要撮合他人,成全别人的时候,她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牺牲了自己。


    IP属地:四川2楼2006-12-18 15:02
    回复
      2025-05-09 19:03:54
      广告

       ……这一件礼物使这小男孩很出意料之外。他用小鸟儿换了玉镯,已经觉
       得占了便宜。哈萨克人天性的正直,使他认为应当有所补偿,於是他一晚
       不睡,在草原上捉了两只天铃鸟,第二天拿去送给李文秀。这一件慷慨的
       举动未免是会错了意。李文秀费了很多唇舌,才使这男孩明白,她所喜欢
       的是让天铃鸟自由自在,而不是要捉了来让它受苦。苏普最后终於懂了,
       但在心底,总是觉得她的善心有些傻气,古怪而可笑。

      像这样文字的片段,像不像寓言或者童话故事?那么明净、简洁、淳朴,而且充满了善意。但教人惊心动魄的是,日后,苏普手中的天铃鸟,便是李文秀,她为他付出了感情,伤尽了心;苏普虽无意伤害她,但实则仍是伤她至深的人。

      如果说“天铃鸟”是“善”的化身,那么“狼”便是“恶”的象征。天铃鸟与狼,是《白马》里两个重要的意象。天铃鸟善唱,予人们悦耳动听的歌声,从不会去伤害人,只想自由自在地飞翔;狼则贪婪,代表欲望,不择手段,弱肉强食,强取豪夺。

      《白马啸西风》里最特殊的地方,一是它的善意,在武侠小说里尤其难能可贵。二是它的文字,明丽流畅而又多愁善感,成为了一种散文诗式的描述,在金庸小说里,也独具异彩。三是这篇小说,背景地点是在回疆,最重要的场面还发生在高昌古国的迷宫里,描写的人物主要是哈萨克人,也很特别。

      其实,在金庸小说里,什么深山大泽、荒漠苦寒之地,甚至子虚乌有的奇境绝地都写过了,他笔下“种族”之多,不管洋人、波斯人、蒙古人、女真人、回族、辽人,一一都写遍了,真是洋洋大观,波澜万千,单止这份气派,足可继往开来。不过,绝大多数的金庸小说里,写到一些塞外、域外的奇景、少数民族的风情,主要是描写这些人跟中原人士发生的纠葛,主要人物和重要的“现场”,还是中土。《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碧血剑》,即是如此。《白马啸西风》则不然,故事一开始便是中原人物往塞外逃亡,自始而终,故事地点都在回疆发生,直至李文秀离开伤心地,重返中原,故事便告终结。这是个道道地地塞外的故事。

      这故事仍围绕在一个汉族女子的身上发生。正如《射雕英雄传》一样,汉家男子郭靖才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不过,《射雕》里郭靖的故事,主要是在他重返中原后才发展,书到中途,再跟他大漠时的故事合一;《白马》则从头到尾,都是域外的故事。这在金庸小说里,是唯一的一部。

      由於这样,在《白马》里,汉人奸淫烧杀、贪婪残忍,时常向同胞逼害,对异族更凶残无理。像陈达海那一股悍匪,为贪财色,逼杀同道,还追杀弱小女子,残害和善的哈萨克族人,每一次出现,都带有破坏性。哈萨克人英勇但好和平,常受到汉人的伤害与打击。在《白马》里,常出现的两个意象,一是狼,另一便是天铃鸟。天铃鸟像是与世无争的哈萨克人,狼便似汉人。

      故此,“狼”在《白马》里便充满了破坏性,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磨练、历劫、欲望和贪婪。哈萨克勇士为了去北边猎杀伤害他们牛羊的狼群,结果另一群“狼”(汉人)趁虚而入,掳杀了他们的妇儒弱小。这事前文已经引录过。李文秀跟苏普第一次见面的话题,便是天铃鸟,待李文秀哄得苏普放了天铃鸟之后,苏普便开始述说他砍伤小狼的勇猛事迹。作者曾用旁述的口吻,加插了这一小段:

       在两个小小的心灵中,未来的还没有实现的希望,和过去的事实没有多大
       的分别。他们想到要杀狼,好像那头恶狼真的已经杀死了。

      这是很重要的一句。因为狼是《白马》篇里最重要的四大象征之一。李文秀和苏普初见,便是因为天铃鸟和狼。而他们的初恋,以及促成他们日后不能在一起的事件,便是因为他们有一天真的面对一头恶狼,并且在患难互助的情形下,杀死了那头恶狼。从这一次共同杀狼,以致动了真情,苏普不顾老父的责罚,把订情之物——狼皮——送给李文秀,但李文秀因怕苏普会被他父亲打死,而把狼皮转送阿曼,忍痛结束了这段爱情。“狼”一直在书中占着破坏性的一面——正如陈达海重入回疆,旨在高昌宝藏,结果伤害了别人,也使自己作法自毙。相比之下,哈萨克人像和平自由的天铃鸟,那一群胡作非为的汉人似狼。

      不过,这并非完全单一系统的象征。大凡一个象征,在体大思精的钜构里,不同的段落出现,必有不同层次的喻意。其实,真正是天铃鸟化身的,反而是从中土逃亡过来的汉族女子李文秀。在《白马》篇中,大部分的“高手”都如狼似虎(譬如计老人的深沉,华辉的避匿疗伤,都很有狼的特性),不过,苏鲁克的不分是非,不明事理,对一个心灵脆弱的小女孩所造成的伤害,也一样霸道狠心。


      IP属地:四川4楼2006-12-18 15:03
      回复
        三、《白马》里的白马

        《白马》篇里其他的两个较重要的象征,一是高昌古国,在书里已成为历史,但却是吸引贪婪者的所在。作者把这历史的遗迹写成幽异诡秘的迷宫,无疑是对贪图不义之财的人发出了警示。变幻的沙漠,莫测的风云,人类的不由自主,都是作者隐伏的题旨。

        《白马》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但又着笔不多的,便是白马。

        这匹白马,载着李文秀逃生,全仗它的灵性与韧力,李文秀才能逃过厄运。白马打从江南而来,因为要逃避仇敌对主人的追杀,而被刷上黄色,白马变成了黄马。白马背负李文秀时奔驰何等劲急,十年之后,李文秀只身飘零返回江南的时候,白马也历尽沧桑,疲乏衰老,故事中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於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
         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
         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这一段文字作为结束,文字美而简朴,当眼前的景象出现这一位善良而孤独的少女,骑着老了的白马,凄凉的远去,那一种在心头低回的情绪,久久不能自已。

        江南,与它成为强烈对比的是大漠风沙中的高昌古国。在李文秀心里梦里,江南时常出现:“她梦中有江南的杨柳和桃花,爸爸的怀抱,妈妈的笑脸……”江南的景象,已使她心坎里幻作了亲情和梦想的地方,在现实里,她处於全然陌生而荒漠的回疆地域。等到因为岁月的冲淡,她开始可以适应大漠草原的一切,她的梦里,才“爸爸妈妈出现的次数渐渐稀了,她枕头上的泪痕也渐渐少了。”计老人也曾经跟他这样说过:

         计老人见她不答,又道:“我们汉人在中原,可比这里好得多了,穿得好
         ,吃得好。你计爷爷已积了些钱,回去咱们可以舒舒服服的。中原的花花
         世界,比这里繁华百倍,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计老人道:“回到了中原,咱们去江南住。咱们买一座庄子,四周种满了
         杨柳、桃花,一株间着一株。一到春天,红的桃花,绿的杨柳,黑色的燕
         子在柳枝底下穿来穿去。阿秀,咱们再起一个大鱼池,养满了金鱼,金色
         的、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你一定会非常开心……可比这儿好得多了
         ……”

        计老人一再强调江南何等富庶,何等缤纷,可是来自江南的女子李文秀,一颗心却系在回疆,而“中原故乡的情形,在她心里早不过是一片模糊的影子。她在这大草原上住了十二年,只爱这里的烈风、大雪、黄沙、无边无际的平野、牛羊,半夜里天铃鸟的歌声……”正如她心里想:“不管江南多么好,我还是喜欢住在这里……”她要孤身回江南,只是因为要躲开苏普和阿曼。

        讽刺的是,中原,这美丽富庶的地方,却老是有恶人打从那儿来到这里迫害她。还有更荒谬里有着更深沉寓意的是:来自中原的盗匪,不惜杀人冒险,迢迢万里,千方百计进入高昌迷宫意图夺古国宝物,但事实上,在这个城外的神秘迷宫里,反而只有中原汉人的平常器具,瓦耳拉齐濒死前这样说过:

         “其实,迷宫里一块手指大的黄金也没有。迷宫里所藏的每一件东西,中
         原都是多得不得了。桌子、椅子、床、帐子,许许多多的书本,围棋啦、
         七弦琴啦、灶头、碗碟、橛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珍宝。在汉人的地
         方,这些东西遍地都是,那些汉人却拼了性命来找寻,嘿嘿,真是笑死人
         了。”

        这迷宫其实什么也没有,霍元龙等一群盗匪,处心积虑,风尘仆仆,干冒奇险,不择手段,就算能入迷宫,也不过只能找到中原江南到处可见的事物。这是绝大的讽刺。

        李文秀第一次是坐着白马,逃入回疆,那时她还年幼。第二次也是骑着白马,进入鬼山。歹人因为认得白马,所以知道是她,白马对李文秀,是祸也是福。

        第一次白马驮着小主人逃难,是何等神骏,金庸这样地描写:

         只见远远一个黑点,正在天地交界处移动。要知那白马虽然神骏,但自朝
         至晚足不停蹄的奔跑,终於也支持不住了。霍元龙和陈达海不住调换生力
         坐骑,渐渐逼近。

         ……白马甚有灵性,知道后面追来的敌人将不利於小主人,迎着血也似的
         夕阳,奋力奔跑。突然之间,前足提起,长嘶一声,它嗅到了一股特异的
         气息,嘶声中隐隐有恐怖之意。

        到第二次白马载着李文秀逃跑,它的突然出现,令那一伙歹人何其震动:

         那知道突然之间,见到了这匹白马。那没错,正是这匹白马!

         那匹马这时年岁已增,脚力已不如少年之时,但仍比常马奔跑起来快得多
         ,到得黎明时,竟已将五个强盗抛得影踪不见,后面追来的蹄声也已不再
         听到……

        经过了十二年的岁月,白马老了,小女孩也长大了,然而在作者优美的文字里,这回归江南的一人一马,相依为命,像一支悲歌,何等寂寞凄凉,何等的西风残照。《白马啸西风》里的白马,是岁月的沧桑,心境的哀伤,是李文秀善良而悲寂的成长里唯一的见证。


        IP属地:四川5楼2006-12-18 15:04
        回复
          晕,怎么主贴里面引用的部分前面可以有那么多空格,回复的后续内容引用部分只显示一个空格,这样引用部分看不出来了


          IP属地:四川8楼2006-12-18 15:08
          回复
            • 61.183.93.*
            楼主是自问自答吗


            9楼2006-12-18 15:20
            回复
              不知道怎么把后面的弄得跟前面的一样,有人知道吗?


              IP属地:四川10楼2006-12-18 15:23
              回复
                别的地方评论很好,但我反对他们之间有所谓的“爱情”,那不过是李文秀的单恋和暗恋,苏普喜欢过她,但也仅限于少年时期对女孩的一种非常淡的朦胧的喜欢,他们那时哪能懂得什么是爱


                11楼2006-12-21 22:41
                回复
                  2025-05-09 18:57:54
                  广告
                  • 218.56.40.*
                  正因为他们那时候是少年,所以他们的爱是最纯洁的,没有带一点杂念.


                  12楼2008-03-08 19:22
                  回复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08-03-09 18:36
                    回复
                      顶!


                      14楼2008-04-30 00:07
                      回复
                        不明白这么好的贴为什么就沉没了


                        15楼2009-11-21 12:28
                        回复
                          谢谢楼上把这贴挖出来!


                          IP属地:山东16楼2009-11-21 23:04
                          回复
                            评入心扉-----


                            IP属地:广东17楼2009-12-17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