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吧 关注:1,966贴子:36,377
  • 14回复贴,共1

2012年4月19日探访原远征军司令部保山板桥镇光尊寺及马王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向远征军致敬!


1楼2012-04-26 20:55回复


    文字发不上来,所以只能先上图了。我的第一站是板桥镇的光尊寺,当年远征军司令部的开会处。抗战胜利后,这里建成了远征中学。后来这里还成了当地起义的基地。


    2楼2012-04-26 21:06
    回复
      2025-08-31 20:53: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在重修的光尊寺已经没有留下当年的什么痕迹了。。。


      3楼2012-04-26 21:08
      回复

        现在光尊寺已经全面重建了,所以没有任何解放前的遗迹剩下。我们是从后门进到寺内的,也许是因为光尊寺还未重建完,大门不开放,而远征中学的纪念碑也在后门口。光尊寺是三教合一的寺庙,因此,我们直接进到了第三进,也就是佛堂。偏殿外,坐着一位老者,看似是居士,年纪似在六十岁左右。母亲上前问他,“阿叔,您是这的居士吗?”爷爷说,是的。我们又问:“那您知道,这原来是远征军的开会处吗?”他回答道:“知道,卫立煌他们曾经在这前面开过会。”我以为,大概是老先生从父母口中得知的吧。母亲又问:“阿叔,您今年多大啊?有七十了吗?”没想到爷爷说:“我是三二年生的。”我们一惊:“那您已经八十了?看不出啊!”爷爷说:“我是这里抗战后的学生,远征中学的学生。”爷爷接着说:“这里不是远征军的司令部,司令部在马王屯。后来为了纪念卫立煌打赢了滇西抗战,把马王屯的司令部改成了‘立煌营’。那三个大字,我当年还看过,不过现在没有了,解放初就看不到了!”我们提出,要给爷爷拍几张照片,放到网上,老人开始不大愿意,但陪同我们的吴叔叔说,“阿叔,您就权当是为了让后代更了解这段历史吧!”听到这句话,老人欣然答应,还把居士服给穿戴起来。因为我们的手机导航上都查不到马王屯这个地方,因此我们向爷爷询问马王屯怎么走,他热情得走出来,告诉我们,马王屯从这向昆明方向三公里就能到。他带我们走到光尊寺重修的捐助者名单碑处,告诉我们,他当年捐了2000元,他的退休金还挺低的,拿出2000元也不大容易,但他还是希望能重建这里。我们看到,爷爷捐助的是最多的,毕竟在这个不大富裕的小村落,能捐助2000元实在是不容易。他告诉我们,他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中央银行,但后来并没有在中央银行留下去。后来重修光尊寺,来这里当了工作人员。爷爷又说,44年的时候他只有12岁,全镇的人都帮忙干活,搬盐巴,他当时人小,大人们搬两块,他只能搬一块,搬到手都烂了。这时天下起了雨,我们送爷爷回到寺内,我们准备捐一百元给光尊寺,但爷爷拦住了我们,他说,捐个一两元就够了,不要捐那么多,我们最后拿了五元前放入功德箱内。


        4楼2012-04-26 21:09
        收起回复
          老爷爷的照片我就不发了,因为都是竖着拍的,都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有。


          5楼2012-04-26 21:11
          回复



            


            6楼2012-04-26 21:13
            回复

              根据老人所说,我们一路问人,找到了马王屯,可现在的马王屯早已不是当年的立煌营,我们还是费了点劲找到了当年的立煌营。可是,现在剩下的已经不多了,我们沿着马王屯基地所说的“村西公路”上找了一路,只能找到当年的石基以及一些残垣断壁。当年的立煌营上,现在已经变成了预备役一个步兵团的训练地。一幢现代大楼真是略显突兀。当年的老石基有很多现在被当地的农民用做自己房子的地基。


              7楼2012-04-26 21:14
              回复




                


                8楼2012-04-26 21:17
                回复
                  2025-08-31 20:4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上是“立煌营”剩下的残砖剩瓦以及石基。。。


                  10楼2012-04-26 21:18
                  回复

                    说真的,这些地方实在不大好找,如果没有淳朴热情的保山人,我们绝对找不到马王屯。虽然有爷爷的指示,但毕竟这几年的路已经修了很多,当年的老路已经不在,我们一路上问了不下五个人,才找到了“立煌营”旧址。保山人的热情确实让我很感动,我们问的每一个人都很热情,面带微笑,在马王屯的一个小女孩甚至还带着我们的车子找到了“立煌营”在的那条路。
                    


                    11楼2012-04-26 21:19
                    回复
                      谢谢你的宣传,我就是保山人,只到过马王屯,现在的确是预备役的训练基地,光尊寺我倒还没进去过。


                      IP属地:云南12楼2012-09-28 00:57
                      收起回复

                        Thank for article!


                        13楼2012-11-25 04: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