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因为有事,路经泰山庙,泰山庙也是微山比较有名的地方了,听老人们说,以前的泰山庙香火很旺,文革的风波扑灭了鼎盛的香火,一直到前几年,富足的人们想到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还是废墟一堆时,纷纷募捐出资,重建了两间殿堂。造化弄人啊,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打倒了一切牛鬼蛇神,而几十年后,似曾相识的缈缈香云又飘散了运河两岸。
说是重修,也只是在原址上建起了三间庙堂和一座庙门,远远望去,红墙绿瓦遮盖不住历史留下的苍凉。墙角边的残垣断碑仿佛诉说着昔日的古庙清香,嗔怒的天王,怒视着凡界的尔谀我诈;善目的仙君,综观人世间悲欢离合。
庙里坐着许多老人,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谈笑中流露出对神明的虔诚。他们中多数都是义务为庙里打杂做事的。有香客时他们会为热情的引导,为每位神明送上一柱香,口中默默祈祷。在他们看来,能够让神仙看到自己行善,了解自己的虔诚是莫大的幸福。老人们时不时用随身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浑浊的泪。不知是否是向神灵的祷告,触动了伤心事,还是因为庙中香火太盛,熏到了眼睛。
因为泰山庙是道教中碧霞仙君的行宫,泰山上的道观特意派遣了几位道士来主持庙里的事务,不知是不是前人的疏忽,道教的道场里供起了佛教的菩萨和天王,不同信仰的神,共座一起,是相互交流呢?还是闭观自坐?
挪不过朋友的怂恿,在大殿里求了一签,整衣肃穆,摇动手中的签筒,求出一卦。道长的一番推演,捻须道来,说是时运已到,大福大贵将致。此乃上上签,给了卦金还要给点“喜钱”,一堂八卦阴阳论,只博众生一笑。
千百年来,朝代更替。信仰在夹缝中生存。也许只有人心中的神是永恒不变的。庙宇殿堂装载的只是寄托的躯壳。巍巍泰山庙,挡不住的是人心。
事世变迁,因果循环。神为乎?人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