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煲机:
煲机的由来
音箱和耳机的磨合期被行内人称作“煲机”,英文的叫法是“Run in”,煲机的过程犹如打通七经八脉,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手段和方法。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容等在全新的时候电气性能不稳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成行。对于音箱而言,对扬声器的煲也是煲机中的一个重点部分;而于耳机来说,煲机实际就是在煲振膜折环,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导致失真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逐渐变好,失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一定要煲机吗?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而未“煲”过或未“煲”够火候儿的音箱和耳机,声音的特点可以用“紧、冷、硬、粗”四个字来形容,而“煲”后的产品则醇和、顺滑、细腻很多,仿佛发酵不全的新酒与陈年佳酿相比一般,它们的“味道”还是大不一样的。这个"煲”字用得可是形象贴切的紧,意思是要着意伺弄,不宜“炒”、不宜“炸”,更不宜“烧”,而是要文火慢炖,慢功出细活。
虽然骨灰级的发烧友有专门的可缩短时间的“煲机”过程和相关方法,但是一般的音频器材使用者或低端用户也可以不刻意模仿“煲机”的做法,每日听它几个小时,顺其自然地使用,经过几个月以后,大抵也就完成了“煲机”的过程,进人了靓声阶段。而使用中高档的音频器材的朋友和挑剔的用户则可以有意的来将自己心爱的产品煲它一煲。
一台机器只煲一次吗?
若是已经用过了一两年,完成了煲机的音箱或耳机产品,每次听音,进人好声的时间也起码要在开机一刻钟以后,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产品需要的预热时间。换句话说,完成了磨合的音响也要回火一下才可进入较佳的状态,发出好的声音,这很有些像运动员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一样。低档音频器材的这种变化是不明显的,而发烧级和中高档器材则能被专业人士一耳听悉,而且,越是重磅型的、大功率的产品越要预热长一点时间才能成熟起来。
如何去煲机
1、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100~1500Hz/5s扫频信号更好);
2、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50~1800Hz/3s扫频信号更好);
3、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20~2000Hz/2s扫频信号更好);
4、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18~2200Hz/1s扫频信号更好);
5、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地是每次煲箱或耳机时间不宜过长,煲七、八个小时就要休息一小时,道理好比让人工作一段时间也要让人休息一下一样。刚开始时声音不宜过大,正常音量就好,以防止烧坏耳机或音箱,在煲几次后可以将音量调高一些,再煲几次,如此反复。
煲耳机音源有严格限制,严禁使用MP3,这倒不是会把耳机、音箱搞坏,只是用了MP3再怎么煲还是白费功夫,因为在音乐压缩成MP3过程中,去掉了高音和低音部分,煲机就是要让高、低音性能发挥出来。煲耳机的音源除了粉红噪声以外,最好选用各种不同风格的CD碟或APE、FLAC格式的无损压缩音乐。
煲机办法推荐
A.软件法:下载专用软件,用白噪音来煲;
漫步者煲机工具
下载地址 :http://www.edifier.com/scn2005/support/sup_software.php
B.收音机法:调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其噪音也称为白噪音;
C.音乐煲机法:用高质量的音乐进行煲机。
推荐音乐:
《加洲旅馆》---------------------------------------老鹰乐队
《大阪城的姑娘》---------------------------------王洛宾
《高山流水》---------------------------------------古曲
《炎黄第一鼓》------------------------------------阎学敏
《天空》----------------------------------------------王菲
《月光女神》---------------------------------------沙拉.布莱曼
《渡口》----------------------------------------------蔡琴
《天堂》----------------------------------------------腾格尔
煲机的由来
音箱和耳机的磨合期被行内人称作“煲机”,英文的叫法是“Run in”,煲机的过程犹如打通七经八脉,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手段和方法。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容等在全新的时候电气性能不稳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成行。对于音箱而言,对扬声器的煲也是煲机中的一个重点部分;而于耳机来说,煲机实际就是在煲振膜折环,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导致失真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逐渐变好,失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一定要煲机吗?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而未“煲”过或未“煲”够火候儿的音箱和耳机,声音的特点可以用“紧、冷、硬、粗”四个字来形容,而“煲”后的产品则醇和、顺滑、细腻很多,仿佛发酵不全的新酒与陈年佳酿相比一般,它们的“味道”还是大不一样的。这个"煲”字用得可是形象贴切的紧,意思是要着意伺弄,不宜“炒”、不宜“炸”,更不宜“烧”,而是要文火慢炖,慢功出细活。
虽然骨灰级的发烧友有专门的可缩短时间的“煲机”过程和相关方法,但是一般的音频器材使用者或低端用户也可以不刻意模仿“煲机”的做法,每日听它几个小时,顺其自然地使用,经过几个月以后,大抵也就完成了“煲机”的过程,进人了靓声阶段。而使用中高档的音频器材的朋友和挑剔的用户则可以有意的来将自己心爱的产品煲它一煲。
一台机器只煲一次吗?
若是已经用过了一两年,完成了煲机的音箱或耳机产品,每次听音,进人好声的时间也起码要在开机一刻钟以后,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产品需要的预热时间。换句话说,完成了磨合的音响也要回火一下才可进入较佳的状态,发出好的声音,这很有些像运动员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一样。低档音频器材的这种变化是不明显的,而发烧级和中高档器材则能被专业人士一耳听悉,而且,越是重磅型的、大功率的产品越要预热长一点时间才能成熟起来。
如何去煲机
1、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100~1500Hz/5s扫频信号更好);
2、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50~1800Hz/3s扫频信号更好);
3、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20~2000Hz/2s扫频信号更好);
4、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18~2200Hz/1s扫频信号更好);
5、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地是每次煲箱或耳机时间不宜过长,煲七、八个小时就要休息一小时,道理好比让人工作一段时间也要让人休息一下一样。刚开始时声音不宜过大,正常音量就好,以防止烧坏耳机或音箱,在煲几次后可以将音量调高一些,再煲几次,如此反复。
煲耳机音源有严格限制,严禁使用MP3,这倒不是会把耳机、音箱搞坏,只是用了MP3再怎么煲还是白费功夫,因为在音乐压缩成MP3过程中,去掉了高音和低音部分,煲机就是要让高、低音性能发挥出来。煲耳机的音源除了粉红噪声以外,最好选用各种不同风格的CD碟或APE、FLAC格式的无损压缩音乐。
煲机办法推荐
A.软件法:下载专用软件,用白噪音来煲;
漫步者煲机工具
下载地址 :http://www.edifier.com/scn2005/support/sup_software.php
B.收音机法:调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其噪音也称为白噪音;
C.音乐煲机法:用高质量的音乐进行煲机。
推荐音乐:
《加洲旅馆》---------------------------------------老鹰乐队
《大阪城的姑娘》---------------------------------王洛宾
《高山流水》---------------------------------------古曲
《炎黄第一鼓》------------------------------------阎学敏
《天空》----------------------------------------------王菲
《月光女神》---------------------------------------沙拉.布莱曼
《渡口》----------------------------------------------蔡琴
《天堂》----------------------------------------------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