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二中、麻城三中分别建在宋埠、白果,这是我市高中招生在历史上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产物。在当时,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提高穷孩子读书的可能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民出行大都靠步行,若不分散办学,贫苦农民的孩子读高中就是一种奢望。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办学模式明显不适应社会需要,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将麻城二中、麻城三中搬迁到城区。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1、交通便捷:现在的麻城二中、麻城三中不再是划片招生,而是面向全市,这就给学生在交通上带来诸多不便,学生上学需要通过城区转车,增大了交通成本。若都搬迁到城区,学生上学就方便多了。
2、有利于良性竞争:二中、三中与城区的实验高中、育才高中属于同档次的竞争对手,但二中、三中由于没有地利优势,他们要吃更多苦才能抢到同等生源。这就使老师工作不安心,都想进城,不利于学校发展(这个问题在麻城四中更突出)。如果都搬迁到城区,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则学校间的竞争就完全要靠“质量取胜”,这对促进学校发展、提高麻城的高考质量大有好处。
3、有利于麻城城市的壮大:随着国家的一些大型项目落户麻城,给麻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麻城必须抓住机遇,迅速提高“城市档次”。除了“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我们也应“从内部挖潜”。笔者认为,把几所高中搬迁到城区就是办法之一,它不仅能大幅增加城区人口、扩大城区的建成面积,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城区的物流、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