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家
得名时间:明朝
得名原因:相传,明朝以前芦氏在此立村,地名古柳村,明洪武二年,安仲明从山东北部辽阳首迁至京师枣强县,复迁寿光城南30里古柳村,繁衍生息,人口兴旺,成为主户。遂更名安家。 2曹官庄
得名时间:明永乐十三年
得名原因:据曹氏族谱考释:始祖曹任朋于明永乐十三年,奉诏由山西省平阳府江洞县卜居此地立村,李、马等姓踵至。因曹氏首立村,并出了一个官人,故名曹官庄。
3、陈家尧河
得名时间:元末
得名原因:相传,元末陈首居此地立村,因临尧河故名陈家尧河。
4、丁家尧河
得名原因:据丁氏族谱考释:始祖丁垒,于明京泰年间,自诸城藏马山迁至寿光尧河古道东岸立村,以姓氏河流故名丁家尧河。
5、东埠
得名时间:清初
得名原因:清初,八世祖张家儒由寿光城衙东迁此立村,因村东侧有一埠岭故名东埠。 6、东常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明洪武年间,常子安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常家庄。
备注:至清乾隆年间,因海水之灾,部分村民分别于村南及村西另立村落,以地理位置命名南、西常家庄,原村即称东常家庄。
7、东方东
得名原因:相传,村名由来,是因村北侧有西汉文学家、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东方朔之庙。墓,以历史人物而得名,为便于行政自1960年析东方东、西两个村民委员会。
8、东刘家庄子
得名时间:周末春秋战国时期
得名原因:相传,周末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此村,据刘氏家乘考:刘氏于明洪武年间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该村,李氏于明末由李家官庄迁入。
9、房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房氏家乘考:明洪武二年,始祖房子孝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铁佛寺村徙居寿光县东南三十里处,因居处时为西青龙乡辖,故名青龙房家庄,后简称房家庄。
10、冯家庄
得名时间:元末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元末冯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命名冯家庄。明洪武年间,另有一部分冯氏由洪洞县迁冯家庄。
11、凤凰庄子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
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朱、张二氏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徙居此地立村,时名东西庄子,后因村东北侧曾落过凤凰,遂更称凤凰庄子。
12、耿家庄子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明初,耿氏在此立村,以姓故名耿家庄子。
13、桂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桂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桂 衡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寿光县田马居住,至清康熙年间,桂士行由田马迁于礼乐王前立村,以姓氏故名西桂家庄子,简称桂家。
14、郭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两郭氏分别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基,繁衍生息,逐成村庄,以姓氏命名郭家庄。
15、韩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明洪武二年,韩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而名韩家庄,简称韩家。
16、郝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郝氏谱序考释:始祖明德,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省洪洞县首迁至山东博兴太八佛,后复迁寿光九嘴子。至二世冕祖又迁居郝家柳杭,后世一族由郝家柳杭迁此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取名郝家庄。
17、后曹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碑文和家谱考释:明初,朱、崔、曹三姓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朱崔曹。至民国年间,曹氏家道殷实,人口兴旺,聚落自然形成三部分,按地理位置即称东、西曹,后曹。
18、后老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张百顺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大念庄,首迁寿光城大狱南侧立基,至九世祖张存水又卜居今址立村。取名九成庄。
得名时间:明朝
得名原因:相传,明朝以前芦氏在此立村,地名古柳村,明洪武二年,安仲明从山东北部辽阳首迁至京师枣强县,复迁寿光城南30里古柳村,繁衍生息,人口兴旺,成为主户。遂更名安家。 2曹官庄
得名时间:明永乐十三年
得名原因:据曹氏族谱考释:始祖曹任朋于明永乐十三年,奉诏由山西省平阳府江洞县卜居此地立村,李、马等姓踵至。因曹氏首立村,并出了一个官人,故名曹官庄。
3、陈家尧河
得名时间:元末
得名原因:相传,元末陈首居此地立村,因临尧河故名陈家尧河。
4、丁家尧河
得名原因:据丁氏族谱考释:始祖丁垒,于明京泰年间,自诸城藏马山迁至寿光尧河古道东岸立村,以姓氏河流故名丁家尧河。
5、东埠
得名时间:清初
得名原因:清初,八世祖张家儒由寿光城衙东迁此立村,因村东侧有一埠岭故名东埠。 6、东常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明洪武年间,常子安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常家庄。
备注:至清乾隆年间,因海水之灾,部分村民分别于村南及村西另立村落,以地理位置命名南、西常家庄,原村即称东常家庄。
7、东方东
得名原因:相传,村名由来,是因村北侧有西汉文学家、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东方朔之庙。墓,以历史人物而得名,为便于行政自1960年析东方东、西两个村民委员会。
8、东刘家庄子
得名时间:周末春秋战国时期
得名原因:相传,周末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此村,据刘氏家乘考:刘氏于明洪武年间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该村,李氏于明末由李家官庄迁入。
9、房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房氏家乘考:明洪武二年,始祖房子孝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铁佛寺村徙居寿光县东南三十里处,因居处时为西青龙乡辖,故名青龙房家庄,后简称房家庄。
10、冯家庄
得名时间:元末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元末冯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命名冯家庄。明洪武年间,另有一部分冯氏由洪洞县迁冯家庄。
11、凤凰庄子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
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朱、张二氏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徙居此地立村,时名东西庄子,后因村东北侧曾落过凤凰,遂更称凤凰庄子。
12、耿家庄子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明初,耿氏在此立村,以姓故名耿家庄子。
13、桂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桂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桂 衡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寿光县田马居住,至清康熙年间,桂士行由田马迁于礼乐王前立村,以姓氏故名西桂家庄子,简称桂家。
14、郭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明洪武年间,两郭氏分别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基,繁衍生息,逐成村庄,以姓氏命名郭家庄。
15、韩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明洪武二年,韩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而名韩家庄,简称韩家。
16、郝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郝氏谱序考释:始祖明德,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省洪洞县首迁至山东博兴太八佛,后复迁寿光九嘴子。至二世冕祖又迁居郝家柳杭,后世一族由郝家柳杭迁此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取名郝家庄。
17、后曹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碑文和家谱考释:明初,朱、崔、曹三姓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朱崔曹。至民国年间,曹氏家道殷实,人口兴旺,聚落自然形成三部分,按地理位置即称东、西曹,后曹。
18、后老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张百顺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大念庄,首迁寿光城大狱南侧立基,至九世祖张存水又卜居今址立村。取名九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