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05-20] 来源:今日龙口 作者:陈学连
好长时间,我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惑着:龙口人经常管那些来自山东中西部的人叫“西莱子”,而且这种称呼具有明显的贬义,仿佛“西莱子”就是贫穷、落后、愚昧的同义词,他们不雅的举止被称为“西莱子”款,其口音被称为“西莱子”腔。问问本地人何以称外地人为“西莱子”,答道:“因为他们是从西来的,故称。”显然,这种解释是欠妥的。近来偶然翻了翻零碎的史料,我才恍然大悟:龙口人称彼为“西莱子”,盖因自己为“东莱子”的缘故。
三千多年前,如今的山东半岛的大部,是莱夷人的天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渔、盐之利,使莱夷人成为东方强大的部落。商纣王之所以被周武王消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正在东方与莱夷人作战而被周武王乘虚而入。西周初期,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国,正当他悠哉悠哉地走马上任时,其部下向其发出了要“昼夜兼程赶到营丘(在今淄博市),不然,莱夷人就抢了先机了”的警告。于是,姜子牙昼夜兼程,挥兵疾进,刚刚赶到营丘驻扎下来,莱夷人也随后赶到,并潮水般地扑城。那结果,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姜子牙打退了莱夷人,建立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莱夷人退回半岛,将都城设在现龙口市境内的归城。
公元前567年,莱子国被齐国灭亡,前后历国五百余年。齐国正是在攻灭了莱子国之后,扩大了疆土,拥有了渔盐之利,才真正强大起来。
史学家的另一说法是,莱子国的都城原来在西部胶莱河附近,后来东迁到龙口归城。还有的说莱子国被灭亡之后,齐国并未对其斩草除根,而是非常人道地把其都城东迁到龙口归城,名义上还保留其尊号,并把归城周围作为采邑赐给他,使其仍然过着公侯般的生活。不论哪种说法,归城是莱子国的都城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统治者,他便把曾经拥有的西部失地称之为西莱子,由宫内而宫外而民间,逐渐相沿成习。这就是为什么惟独龙口人称某些外地(其实就是莱子国西部地区)人为西莱子,而胶东地区其他县市却绝少这种称呼的原因。有人说,东莱、西莱是以胶莱河划分的,这种说法欠妥。山东人对此的习惯叫法是胶东、胶西而非东莱、西莱。莱州人也称自己为东莱,那是因为东汉时期东莱郡驻地在莱州,但他们却从不称外地人为西莱子。
莱子国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冶铁技术极有可能是莱夷人发明的(先秦时铁字的结构是左“金”右“夷”,意为莱夷人冶炼、使用的金属),特别是东莱,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三面环海,富渔盐之利。而西莱却因为自然条件与其他因素的制约,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东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终于,西莱与东莱相比,贫穷了,落后了。“西莱子”再也不单单是个中性的地理名词了,而成了东莱人口中的贬义词。
如今西莱与东莱的差距正在缩小,东莱人对西莱人也另眼相看了。特别是能说会道素有“黄县嘴子”之称的龙口人,已经认识到“西莱子”腔更接近普通话,而龙口话却不大中听。
好长时间,我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惑着:龙口人经常管那些来自山东中西部的人叫“西莱子”,而且这种称呼具有明显的贬义,仿佛“西莱子”就是贫穷、落后、愚昧的同义词,他们不雅的举止被称为“西莱子”款,其口音被称为“西莱子”腔。问问本地人何以称外地人为“西莱子”,答道:“因为他们是从西来的,故称。”显然,这种解释是欠妥的。近来偶然翻了翻零碎的史料,我才恍然大悟:龙口人称彼为“西莱子”,盖因自己为“东莱子”的缘故。
三千多年前,如今的山东半岛的大部,是莱夷人的天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渔、盐之利,使莱夷人成为东方强大的部落。商纣王之所以被周武王消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正在东方与莱夷人作战而被周武王乘虚而入。西周初期,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国,正当他悠哉悠哉地走马上任时,其部下向其发出了要“昼夜兼程赶到营丘(在今淄博市),不然,莱夷人就抢了先机了”的警告。于是,姜子牙昼夜兼程,挥兵疾进,刚刚赶到营丘驻扎下来,莱夷人也随后赶到,并潮水般地扑城。那结果,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姜子牙打退了莱夷人,建立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莱夷人退回半岛,将都城设在现龙口市境内的归城。
公元前567年,莱子国被齐国灭亡,前后历国五百余年。齐国正是在攻灭了莱子国之后,扩大了疆土,拥有了渔盐之利,才真正强大起来。
史学家的另一说法是,莱子国的都城原来在西部胶莱河附近,后来东迁到龙口归城。还有的说莱子国被灭亡之后,齐国并未对其斩草除根,而是非常人道地把其都城东迁到龙口归城,名义上还保留其尊号,并把归城周围作为采邑赐给他,使其仍然过着公侯般的生活。不论哪种说法,归城是莱子国的都城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统治者,他便把曾经拥有的西部失地称之为西莱子,由宫内而宫外而民间,逐渐相沿成习。这就是为什么惟独龙口人称某些外地(其实就是莱子国西部地区)人为西莱子,而胶东地区其他县市却绝少这种称呼的原因。有人说,东莱、西莱是以胶莱河划分的,这种说法欠妥。山东人对此的习惯叫法是胶东、胶西而非东莱、西莱。莱州人也称自己为东莱,那是因为东汉时期东莱郡驻地在莱州,但他们却从不称外地人为西莱子。
莱子国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冶铁技术极有可能是莱夷人发明的(先秦时铁字的结构是左“金”右“夷”,意为莱夷人冶炼、使用的金属),特别是东莱,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三面环海,富渔盐之利。而西莱却因为自然条件与其他因素的制约,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东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终于,西莱与东莱相比,贫穷了,落后了。“西莱子”再也不单单是个中性的地理名词了,而成了东莱人口中的贬义词。
如今西莱与东莱的差距正在缩小,东莱人对西莱人也另眼相看了。特别是能说会道素有“黄县嘴子”之称的龙口人,已经认识到“西莱子”腔更接近普通话,而龙口话却不大中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