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吧 关注:86,382贴子:962,252

广灵方言全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里不同音。因地域产生的语音差异全世界都很普遍。一座山,一条河,往往成为语音的分界。广灵话的话音,大体可分为两个区域:灰岭以西的望狐乡为一部分,语音接近浑源话。灰岭以东的其他乡镇,和河北省的蔚县话差不多。
广灵话岭东岭西的语音差异自不待言,就是地处同一乡镇的上、下白杨,赵家坪,虽然距南村仅仅十五六里,但因其处于望狐到南村的过渡地带,村里人说话的语音、声调已经和南村人说话有了些细微的差别,如“吃了完?”(吃了吗?)。
广灵距北京的直线距离仅有500余华里,某些物体的叫法和北京方言完全相同,例如将麻雀叫做“家雀”。
广灵方言中,有许多仅仅在本县流传使用的歇后语、成语等,因其多借用本地的人和事作比喻,虽用词粗俗,但也独具特色,十分生动。用来喻事明理,精辟、传神,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同时,该讲究而且能够讲究的,广灵人说话时也很注意遣词造句的文雅,如“张飞扛上吕布的逑——得撅完啦”这则歇后语中,说话人十有八九会省略掉那个粗字。
日常生活中,同一句广灵话的用字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写出来更是五花八门。对此,本人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和思考,力求达到文从字顺。如“张飞扛上吕布的球——得撅完啦”这则歇后语中 “得撅”原来写成了“得觉”,考虑到此种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故而改为了“得撅”,这样似乎比较科学、合理。而词典上能够查到的方言用字、词,则力求书有所本。
本文按词条首字的汉语拼音字头依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秩,因为总量不是很多,故词头以下没有再细分。词条内容含方言的发音、释义、举例及笑话、歇后语、地方成语的出处、寓意等,尽可能做到全面、完善、准确。个别生僻字尽可能以标准的汉语拼音予以注音。但个别字、词的发音,如“给、黑”等字在广灵方言中的发音,无论使用汉语拼音还是假借其他汉字都无法标注,只能由读者去实地感受体验了。
有些歇后语放在相应词条之后的举例中,不另立词条,以方便检索。
本次广灵话的搜集整理,历时3年余。大部分是个人记忆里的发掘,想起一个来就急急地敲入电脑。部分词条虽然听别人说过或自己也使用过,但一时也想不起来,近从广灵县网站的“广灵吧”中得到一些,加快了本文的整理进度,特此鸣谢!
此文中,广灵话的收集、整理,或可算得上目前比较完备的了。尽管如此,仍难免有所疏漏。限于笔者的学养,存在问题肯定不少。年末岁首,我把这块雨生之砖抛出来,希望能引来专业语言学者的注意,同时供有兴趣的家乡同道有所参考,也希望共饮壶流河水长大的人们能帮助补足完善!



IP属地:山西1楼2012-04-03 15:15回复
    A部
    【按住葫芦抠籽儿】:比喻强者欺负弱者时没一点恻隐之心,残忍,心狠手辣,不留余地。
    【昂】:áng。应答语,含是、行、可以、愿意等义。语声会随说话人的情绪而有诸多变化。愿意去做,愉快的答应,语声干脆利落。不高兴去做的话,语声就会显得不情愿。注意力不集中时,语声就会显得心不在焉,漫不经心。
    B部
    【鞭杆子】:乞丐,要饭的。乞丐常拿一根鞭杆状的木棍用以防身,以免乞讨时被主人家的狗咬伤。
    【鞭杆子娶他娘——穷凑合】: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穷困,含贬义。
    【鞭杆子喝醋——穷酸】:歇后语。假装文雅。
    【不甲】:否定、否认之意。一般“甲”字发音语气较重,语声有时很干脆:不甲!有时也把尾音拖得长长的:不甲——
    【把架】:大人用双手托着幼儿的两条腿,让孩子大小便。“把”音bǎ。
    举例:过大年,响大炮,爷爷把架奶奶尿;奶奶尿的哗哗哗,爷爷笑的哈哈哈!(广灵儿歌)
    【把家】:微有小气之义,过日子严谨,轻易不借给别人东西物件。“把”音bǎ。
    【把家】:制止,别干,不要那样做。“把”读作bà 。“家”,轻声。
    【半年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IP属地:山西2楼2012-04-03 15:16
    回复
      2025-08-31 11:5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待】:没兴趣。例:不待看他去。不待去它。
      【白不咱】:不要紧,没关系。“咱”读作“咋”。
      【白不任咱】:(有恃无恐)不要紧,没关系,没人能奈何。“咱”读作“咋”。
      【白说】:说谎话。
      【白薛溜】:谎话。说谎话的人。
      【白乎nēng nēng 】:难看的白色。白忽niān niān 、白忽挨挨义同,多用来形容粘稠的膏状物。
      【波家】:别。别这样,别那样。
      【鄙诋】:①用言语或行为羞辱、诋毁别人。②受了别人言语或行为的羞辱、诋毁。③羞愧。
      【八老赵的光景——孙子混啦】:歇后语,形容用人不当,办事没计划,浪费且效果不佳。含贬义。“八老赵” :南村镇下林关村的一个财主,子孙不肖,吃喝赌抽,在他身后把诺大家业败光了。
      【不窝】:小坑。“圪窝”义同。
      【不攒宿粮】:喻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日子大手大脚,过了今天不管明天。
      【扁的】:小孩哭时嘴扁貌,含爱怜之意。例:看看俺孩子扁的。
      【穴兜】:耳刮。也叫“单耳扇风”、“带把儿瓜”,但此二语含戏谐成分,长在较轻松的场合使用。例如:给他个带把儿瓜!给他个单耳扇风!(起哄)
      【扁担】:蚱蜢。例:扁担扁担簸簸箕,簸了三年我放你。(儿歌)
      【背皮】:“背”音bēi。买东西挨了宰,分量不够。皮,口袋等包装。
      【背斗子】:在别人做龘爱时他在旁边。
      【把你娘的】:“把你娘曰杀”的省略语。
      【板雀子】:也作“扁雀子”,女性私处。
      【不产】:不只。
      【遍遍】:每次。例:你怎么遍遍都这样?
      【梆儿亮】:嗓门大。
      【邦把子】:快了,差不多了。
      例:问:你出完山药了吗?
      答:邦把子了。
      【粑粑茬儿】:难缠、难对付的人。“粑粑”,大便。
      【掰xue匠】:接生婆。骂人话。
      【鳖子】:龟儿子、王八羔子的广灵叫法,骂人话,下白羊村用的最典型。
      【把竿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称外出谋生。
      


      IP属地:山西3楼2012-04-03 15:17
      回复

        C部
        【除除】:看望、探望之意。 “除”疑为“瞅”字的地方异读音。例:我来除除你。
        【吃球毛铺玻璃】:形容吝啬。例:那(ně)贼做他吃球毛还铺玻璃哩!
        【吃球毛拿大锯解】:形容吝啬。“解”音jiě 。
        【抽风】:小孩子在一起打闹嬉戏。有时候大人间生气吵架也叫抽风。如:两口子抽风哩!
        【吃上砒信药狼——自己想死也不让别人活】:歇后语,比喻一个人的行为狠毒。“砒信”,砒龘霜的俗名。“药”,音nào ,用药物毒死人或动物。
        【尿潺子】:夜里用来接、放龘尿液的陶罐。
        【chuá 饼】:把适量白面、豌豆面、荞麦面一种或两、三种面混合,加鸡蛋、咸盐、花椒面,加水调成糊状,在锅里摊制成的薄饼。“chuá 饼”,疑为“炊饼”在广灵的异读。
        【摊chuá 饼】:制作chuá 饼的过程。
        【吃上挂面屙碌碡——好大的口气】:歇后语。喻吹牛。
        【吃扣碗粥】:喻坐监狱。旧时监狱里的小米饭是将小米放在一个个碗里,加适量的水上笼蒸熟,吃时拿出来往犯人的碗里一扣,故名。
        【缀罗】:chuõ luó。收拾、整理。例:等我缀罗完家咱俩一块儿去。
        【戳拐子】:闯祸,捅漏子。
        【出落】:chu luò 。把东西全部拿走。
        例:你看看那(ně)女人,把人家出落光了。
        【藏老瞒】:捉迷藏。
        【杵倒】:直直地面朝下摔倒在地。
        【吹别眼】:抬杠。“别”音biè。
        【草帽赶驴——夹扇带撇】:歇后语。连恭维带欺骗。“扇”:恭维,戴高帽。“撇”:欺骗。
        【掺铜货】:二百五,不够数,二杆子,随使用场合不同而具不同的含义。
        【孱头的】:做事不自量力。
        【膪】:chuài。邋遢,能力低下。例:膪的,膪货。
        【抽缠】:①打架,撕扯在一起。②两个人互相推让。
        【窜话、串话】:含地方童谣、民谣、顺口溜,说起来一串一串的,生动诙谐,往往有言外之意,故书写时,二者皆可。
        


        IP属地:山西4楼2012-04-03 15:18
        回复
          不错,有点意思,乡音话好听呀!


          IP属地:福建7楼2012-04-03 15:22
          回复
            读起来,有一股童年的味道,甚至有些我们也不注意


            IP属地:山西13楼2012-04-03 15:29
            回复
              精中之精,精益求精


              IP属地:山西16楼2012-04-03 15:40
              回复
                欢迎添加新内容


                IP属地:山西17楼2012-04-03 15:44
                回复
                  2025-08-31 11:51: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收集民间俚语俗话这方面不太擅长,兄台多麻烦了


                  IP属地:山西18楼2012-04-03 16:06
                  回复
                    我一直以为那个是“二不眼”,原来是“二五眼”啊……


                    来自掌上百度19楼2012-04-03 18:02
                    收起回复
                      真的很好,用普通话根本念不通的


                      20楼2012-04-03 18:15
                      回复
                        太赞了。我顶。


                        21楼2012-04-03 18:28
                        收起回复


                          22楼2012-04-03 19:28
                          回复
                            才人呀,


                            23楼2012-04-03 20:25
                            回复
                              2025-08-31 11:45: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山西24楼2012-04-04 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