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品有没有副作用
保健品特别是人工高科技提取合成的保健品,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主要是不利于吸收和利用。
1、一个原因是吸收率低,很多单一或部分补充大部分都浪费掉了,并且会加重肝肾等负担将多余的部分排出体外;
2、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营养的吸收是要消耗大量的酶和其他各种营养元素组成营养链才能被吸收利用,单一或部分补充都要消耗其他的营养元素,长期下来会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的缺乏。自然天然食品大部分或完全开发的保健品一般为初加工产品,虽然没有上面的两项副作用,但也不是可以长期服用的产品。
3、人体功能遵循“用进废退”的进化原则,不用则废,多用则疲。某些营养品的补充让我们身体得到了足够的营养,是因为这些营养素含量很大吸收容易够量或者不用经过吸收就能进入体内。这样的长期食用的结果就是不能离开它们而产生依赖性。
原因很简单,一个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不可能像保健品一样含量充足;另一个原因是某些功能对保健品的吸收得到加强而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则出现退化。
4、功能性保健品有一定的适应人群,不适宜人群服用副作用更是不小,保健品从理论上是处于食物与药物之间的一种产品,如果说药物要对病治疗,食物要对症使用的话,保健品则也是这样的。
二、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保健品肯定是有用的,但是为什么保健品还是给很多人带来的创伤呢。
主要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假冒的保健品你不知道,一个是你吃保健品不看保健效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症。
很多人说,保健品主要是心理作用。这一点说的很对,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保健品日常保健,对于服用者的心理素质以及情绪状态都是要求很高的。能够积极配合乐观相信的作用在调理以及治疗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他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效果。中医讲:“治病之要,首在治心”“治病之方、心药各半”,可见心态在治疗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完全靠心理作用的话能不能改善问题呢?答案是不能。
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心理学是有一定的范畴的,不是对所有人都管用。这就像算卦叫做“信则有不信则无”。在保健领域,心理学的地位自然也是不可替代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放在第一位自然有道理,心理平衡能放在基石的位置上也不能否认他的作用。
我也遇见过很多的不合格的保健品,如果他出现效果就是行业里面的一句话:“效果是引导出来的。”什么意思呢,其实说白了是它的产品不怎么样,只是会引导在心理学里这叫心理暗示。但是这种心理暗示不能够长久的,因为它的保健品毕竟不怎么样。换句话说,如果你用淀粉作为心理安慰剂(假称淀粉是保健品)使用的话,效果你是可以引导出来,可是绝对不会长久,比如缺铁的话不补铁只是单纯的淀粉安慰剂作用是很小的。也就是说效果不单单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保健品的作用不能忽视!